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辛丑三台行2:文才院的七佛并坐造像及题记

(2021-07-27 12:06:00)
分类: 绵阳金石

文才院,又名文才寺、文台寺,在三台县古井镇凯沿村凯江右岸,坐东向西。寺内有唐咸通五年(864)至八年(867)的七佛并坐摩崖造像及造像题记。民《三台县志》载有宋嘉佑三年(1058)碑记,今已不见。另存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修建文才院碑记》等。

(一)七佛并坐造像

七佛并坐造像龛左右全长13.05米,距地高0.95龛高2.74米,深1.2米。有大佛七尊,大小相近,其一全高2.35米,除底座,像高1.45米,宽1.15米,进深1.1米。

七佛并坐于龛内。在八个空缺位置各造像三尊,计24尊造像,包括菩萨、弟子和天龙八部。龛两侧各有一侍者,或为供养人像,各有一尊金刚力士。主像之外计有26尊造像,合计33尊(不含化佛)。各像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补,新近装彩,故不能完全知道原貌。

七佛均趺坐,修补程度最重。左一左二像内层佛衣绕左肩坦右肩,胸前系带,外层双肩披大衣,双领下垂。其余几佛的佛衣内层均未绕肩。佛座都是须弥座上置仰瓣莲台,雕刻有化佛、八宝、串珠、花卉等图案。佛座之间都有狮子,狮子是蹲踞姿势,口含莲茎,莲茎伸出,狮子如生双翼,狮子背负莲台,莲台上各站立三尊造像。佛像后面的胁侍和天龙八部均为中华人像,可见佛教在此已全面汉化。他们的下半身最有古意,衣纹、裙结、璎珞、天衣等原貌毕现,造像之美由此可见。造像后壁均粉饰,难见原貌,仅在最右上角看到日月和圆环浮雕。

所谓七佛,指的是释迦牟尼佛及在其以前出现的六位佛陀其中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为过去庄严劫的三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则为现在贤劫初的四佛。七佛皆已入灭,故又称过去七佛。

(二)造像题记释读

七佛并坐造像龛左侧力士旁有唐咸通五年至八年造像题记,竖长方形,宽0.52,高1.52米,连同外沿宽0.72,高1.6米。凡18列,单列50字上下,阴刻,楷书,字径1.5-2厘米不等。碑面右上部或缺1-2字,左上角又多缺1-5字,从右到左释读如下:

1.女弟子二娘女弟子王三娘、女弟子董五娘、女弟子雍九娘、女弟子雍女弟子囗囗囗女弟子贾九娘、女弟子张五娘/

2.女弟子何五娘、女弟子赵十四娘、女弟子左五娘、女弟子焦一娘、女弟子杨四娘、女弟子唐四娘、/

3女弟子陈十一娘、女弟子骞二娘、女弟子边三娘、女弟子唐二娘、女弟子姚二娘并男董廉供养。/

4.咸通八年,岁行丁亥,五月十四日,女弟子何五娘兼男杜瞻敬修第三尊毗磨沔佛一铺,设斋表庆毕,永为供养。/

5.囗万端、袁仲南、赵公侻、张太宣、雍义满、刘满社户等,永兴乡社户一十九家等,行过僧释智元施钱一百文,妆佛手,永为供养。/

6-1.囗元政、陈宪金、陈公雅、仲士迁、白维政、郑智海、赵万荣、程伯良、刘公集、/

7-1.囗尊一身,设斋表庆毕,永为供养。社户文、社户白维钦、陈元寿。

6-2.七月乙酉朔一日,女弟子王二娘兼儿子贾元亮,设斋表庆毕,供养。

7-2.敬妆饰救苦观世音菩萨一身。第五龛维咸通五年岁次/

8.咸通八年七月廿七日,杨郎旺、社户都勾当囗刘公操修妆,白行春修第五尊一身供养。/

9.弟子张乾宇奉为囗耆,囗修妆加叶一身,永为供养。白周言修迦叶一身,弟子冯师文修中尊上神九身,供养。/

10.社户张怀义,社户骞、社户唐元政、社户尹弘靖、社户姚元立、吕仙寿、弟子史幹修妆迦叶二身,并神四身,永为供养。/

11.弟子纪元亮、社户冯师汶、社户于丰、社户鲜伯成、社户何公雅、鲜季和、龚季、杨义丰、/

12.社户杜瞻、谢勤、马汉、马漠琮、户白行真、户李玘、鲜伯盈、户陈忠信、白公赏、白公庆等妆金各一。户文庆通。/

13.囗囗李太华、户陈士良、陈士元、钦法明、王友庆、雍义春、友贞、文太亮、弟子谢勤,修妆大势至菩萨一身,供养。/

14.录事贾元亮平直鲜季雄,司仓唐友信、尚怀智,户袁道弘、国才,弟子张修妆迦叶并神三身供养。张铣囗囗一身,供养。/

15.囗政惟冯,唐道囗、唐道通、唐道真、唐道仙、唐道兴、唐道侃、唐道全、唐道贤,户芳名传记万代矣。/

16-1.囗都勾当所白唐道成。书磔子人唐法宝

17-1.……当川蜀书州县官囗囗此囗记,永为供养。/

18-1.囗囗囗囗岁次囗囗九戊戌日囗囗囗

16-2.信百奉为国家帝王皇后当前囗书县宰万民修妆饰虚龛佛事遂于龛北壁囗/

17-2.被毁磨毫相光辉,今奉金上恩旨,大兴佛教,广度僧尼,许修在处福地山林,所以远近囗/

18-2.囗囗窃见灵龛囗囗圣迹,……神龙护之囗

按,1.唐懿宗崇佛,咸通年间,剑南东川梓州官民奉皇帝旨意,“大兴佛教,广度僧尼”,在凯江边凿虚龛造佛像,设斋表庆,永为供养。唐懿宗在咸通十四年迎佛骨,促进了佛教的大发展。2.题记中的“社”,左从“禾”,右从“圡”,暂识为“社”。而“社户”或为“灶户”,即以煮盐为业的人户。凯江边产盐,三台南路的古井坝因盐而兴,去年农户打井时,打到了卤水层。若如此,此石刻的意义可再重议。3.该石刻是多个题记的组合,局部嵌入单则题记,左读,整体上是否为右读,待再核实。

)《志》载宋代碑记

文才寺,县南,距城三十里,凯水滨,创自唐咸通八年,清嘉、道间历经培修。据宋《碑记》可识云:

佛寺濒江,曰文才,传云始基得地于乡之人,故名之“不文寺”。其地东岩坡间,囗可室者不过数十亩,环山囗江,万木怪石,囗玮且四出。余意天设此,以遗后之有为者。厥初之破岸岩,壁岩就而宇,为装佛像七,其徒且数百。自唐兴,咸通八年,为州治官续而重新之,故其俫远,里人皆不得而传。近事昭昭,可书则祥符初,师清远者,因其旧墟,洼者增之,隘者辟之,拔荆囗秽,树以松桧,而其胜益佳绝。远师恳恳走,朝夕以浮图之法,聚落久之材,委工囗。以是架楼厂殿,延阁蜚榭,殆为奇观。历年至天圣中,工告讫,功则令上人应原师之囗于囗,实有力焉。余性嗜山水,少苦学关辅,恨不得从而游。去年春囗囗,窃不料又幸官于乡,还归其庐而遽往游。向时云泉之美,临观之乐,豁如也。原师与余旧,一日囗以状来告,余囗其实而为之记。皇宋嘉佑三年(1058)岁次戊戌十囗月八日,通判张囗囗记,进士陈方绍书。

清代重建碑记

1.建修文才院

碑宽1.1,高1.86米,厚20厘米。有碑序5列,阴刻楷书,待重识。

自象教既兴,而招提兰若之建遍天下。其间成毁不齐,沿革异迭,虽法教否喜之数,亦人事废举之殊也。若文才寺者,面江背山,蜿蜒曲屈,居然上方名蓝也。/其切岩凿石,而森列者大佛像有七尊,其小者亦不一而足。考其残碑,实系有宋嘉祐间古刹也。近地居民有叶君凤才,悯斯寺久毁而徒有其名也,囗囗囗/之念而兴复古之思。爰是依托萧君荣贵倡首,公孙会数人募化附近居民,仁人长者持簿收金,建立妙宇,焕然维新。并募王君书林与叶君凤才,共施常囗,/奉侍香烟者,护守院场,盖系无僧住持故也。夫天下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若斯寺之昔毁而今成也,固有藉于神ling之呵护照囗,而囗有囗囗囗囗/者之鼓舞助资而乐成也。期年庙成,爰为之勒石,以志其盛事,录其姓名,俾后之继善者,亦将有感于斯而奋兴云耳。

会首:王书林、萧荣贵……(下略)

大清乾隆五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立

2.大清乾隆五十八年文才是仲春月上浣立

信士戴显煌,同缘蒋氏,助钱六十两七十三文

男四子,孙十人,吉旦

文才院简史

文才院,在三台县城南三十里凯沿村凯江右岸。其创始于崇佛的唐懿宗咸通年间,咸通五年到八年(864-867),由梓州官民奉旨修建而成,有观音及七佛造像,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宋真宗祥符年间1008-1016),清远和尚架楼扩殿,修阁建榭,到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重建工程告竣。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通判张某受清远和尚之邀作碑记,进士陈方绍书。到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近处居民叶凤才、王书林、萧荣贵等倡首募化远近善士,重建了文才院。嘉庆、道光年间,屡有培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才元戏楼拆除,七佛造像遭到破坏。1999年,文才寺被公布为三台县文物保护单位。

据王雁卿《云冈石窟七佛造像题材浅析》一文,七佛造像渊薮久远,在公元前三世纪始建于阿育王时期的山奇大塔雕刻中便出现了。在2-3世纪犍陀罗艺术中出现了完整的七佛造像,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馆里就存有这一时期的七佛造像。佛教传入我国,在新疆克孜尔石窟中三四世纪早期洞窟中有七佛壁画和造像残迹。我国现存有纪年的最早的七佛造像在云冈石窟,为太和七年(483)。文才院的七佛造像,年代相对较早,在不多见的七佛题材造像里,它是值得我们珍视的。

辛丑三台行2:文才院的七佛并坐造像及题记

辛丑三台行2:文才院的七佛并坐造像及题记

辛丑三台行2:文才院的七佛并坐造像及题记

辛丑三台行2:文才院的七佛并坐造像及题记

辛丑三台行2:文才院的七佛并坐造像及题记

辛丑三台行2:文才院的七佛并坐造像及题记

辛丑三台行2:文才院的七佛并坐造像及题记

辛丑三台行2:文才院的七佛并坐造像及题记

辛丑三台行2:文才院的七佛并坐造像及题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