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仙区信义镇观太场高灯寺发现宋代石刻

(2020-04-08 23:12:47)
分类: 石刻遗馨

“杀乌鸡,祭马鸣,高灯寺扎大营。”这句流传在游仙区信义镇的民谚,让高灯寺名声在外。

高灯寺,又名烧灯寺,在游仙区信义镇观太场外南边,高耸如云,为一方主山,百里皆可望见。清咸丰十一年,战乱延及绵州东乡,居住于周边的百姓聚居于山,结果被蓝大顺军队攻破。“蓝军”会股于此,营垒旗帜满山。

寺在山巅之西侧。关于此寺的历史,方志无载。相传在康熙年间,填川移民到来后,发现此处有明代小庙,但已残破不堪,便重修了小庙,并于乾隆十八年建寺。最近,笔者登山访寺,发现寺中有一宋代造像及题记,可更新已知寺史。

造像在一单石上,石为砂质岩,近似长方体,宽53,高68,厚20厘米。石左下角斜向裂开,随原状拼合。石脚以上前缘均有缺损,越往上缺损越严重。正面凿龛,龛宽37,高56厘米,为穹顶龛。龛内为一尊坐椅单像。椅为直搭木靠背椅,无扶手,椅上搭布,直边,前沿下垂近落地枨(chéng)。椅上一人,结跏趺坐。头身俱清瘦。头饰及面部残损。身披右祍交领大衣,在胸口形成V形,双层。外披袈裟,右下角揽至左肩腋前,与左肩披搭之巾作结。双手扶膝,共持一串念珠,珠串自然下坠,居中一颗尤大,亦或为绳结。整体来看,龛主或是一个僧人,或居家修行之人。

该石左右两侧为造像题记,均为6列,单列12字许,阴刻楷书,字径1.5-2厘米,多数漶漫,有“大宋景德三年岁次丙午九月”“绵州魏成县()福里人也”等百余字。

景德是北宋真宗的年号,一共使用了四年,以瓷器闻名的景德镇就是以这个年号命名的。景德三年,即公元1006年,距今千有余年。

此北宋石刻,是绵阳宋代石刻的重要一员。它的发现,对地方文物、文史的发掘具有重要意义。

游仙区信义镇观太场高灯寺发现宋代石刻

游仙区信义镇观太场高灯寺发现宋代石刻

游仙区信义镇观太场高灯寺发现宋代石刻

游仙区信义镇观太场高灯寺发现宋代石刻

游仙区信义镇观太场高灯寺发现宋代石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