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金石】唐垂拱三年绵州万安县令高怀义墓志铭

标签:
高怀义高昱唐碑 |
分类: 绵阳金石 |
绵阳金石传拓人王海军收藏有唐垂拱三年(687)绵州万安县令高怀义墓志铭拓片,为陕西省西安某友赠送。拓片尺寸55×55厘米,唐小楷,凡34列,满列33字,计1060字,字径约1厘米。云:
【大唐故绵州万安县令高府君墓志铭并序/
公讳怀义,字仙客,渤海蓨人也。农帝循机,奄八埏而抚运;伯夷司秩,居四岳而开邦。洪/勋之胤克昌,盛烈之门必大。故有钓璜垂庆,营丘成二霸之基;应箓延祥,漳浦建三分/之业。怀珠继武,磐石交辉。鲁卫鄷郇,咸分珪璧;荆吴梁楚,并裂山河。忠孝无得而称焉,冠冕可略而言矣。
五代祖翻,后魏侍中、太尉、假黄钺、录尚书事、齐清河孝宣王,即神武/皇帝季父也。
高祖岳,齐尚书令、太尉、录尚书事、京畿大都督、太宰、假黄钺、清河/昭武王。或绩著升陑,或功参战牧。丹书铁契,家连北极之辉;朱绂翠緌,位列南台之贵。
曾祖劢,袭爵清河王,改封乐安王,北朔州行台侍中、尚书右仆射、开府仪同三司,随杨、/楚、光、洮四州刺,皇朝赠定、恒、赵、井四州刺史。金贙分符,银蝉燿冕,王濬冲之履/道,羊叔子之宣威。小山之地虽迁,大国之封尚在。降丝言而赠职,泉路生光;奉玺/诰而追崇,门荣改照。
祖士廉,皇朝雍州司马、太子右庶子、侍中、特进、吏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太子太傅、上柱国、申国公,食真封九百户、安州大都督、图形/閟阁、赠司徒,并、汾、箕、岚四州诸军事、并州都督。诏谥文献公,配享太宗文武/圣皇帝庙庭。寓量深凝,机神俊发。家禀成山之气,人膺巨壑之灵。邓禹荣班,先临特进;/郭淮良将,即授仪同。贺彦先之见尊,侯长公之授业。图功臣之象,岂谢岑彭;祠太祖之/庭,未慙程昱。
父至行,尚辇直长、杨州都督府兵曹参军。骊泉吐燿,自育明珠;凤穴腾辉,/还生美玉。司禁中之辇局,典要府之兵机。均有志于赵岐,拟无年于管辂。
君,即公之长/子也。资和杰出,含粹挺生。内韫琼瑜,外抽桢干。藩羊则幼龄能对,槛兽则弱岁无惊。挥/豪多顾鹊之奇,披卷得怀蛟之学。彩符王衍,绝影风尘;趣洽山涛,何情吏隐。年十有七/补弘门馆学生。高第,授豳州参军事。郄诜多艺,俄膺擢第之荣;孙楚宏材,遂就惟杨之/列。以上元二年授宋州司士参军,俄迁潞州司户参军。肇践雄州,俄司望局。梁郊辇务,/汴流无截锦之奢;潞壤毗风,黎邑绝分缣之競。以垂拱二年授绵州万安县令,人屈一/同,位隆千石。驯鲁翚而布政,屈庞骥而宣风。忠信徽猷,掩龟城而擅响;清廉雅誉,溢犀/浦而驰声。降太原之凤祥,下重泉之鸾祉。庶均离意,方变俗于瑕丘;遽比留璠,倐游魂/于江夏。春秋卌有四,以垂拱三年五月三日终于万安之官舍,粤以其年十月廿五日/归葬于京兆之某原。素筵迎吊,时留白鹤之宾;丹旐来归,奄及黄牛之地。胜城永闭,齐/寝长堙。箫鼓动而松柏愁,云日晦而山河惨。爰雕翠石,式贲玄扄,俾陵谷之有迁,庶兰/菊而无沫。其铭曰:
神农睿族,伯夷英绪。命氏疏姜,效功封吕。上卿奔宋,司城入楚。豪杰鹏骞,英贤凤举。文/宣履运,神武乘时。海滨有截,朔野无思。国膺灵眷,朝命宗师。山河盛业,钟鼎洪基。剖竹/杨郊,苴茅楚甸。桂闱承渥,柏梁参宴。鸟策书芬,麟台纪绚。澄陂不测,断山孤见。爰生珠/玉,必复公侯。环林晓践,丹地晨游。毗风鶠岳,赞务凫洲。声传俗咏,誉动甿讴。石犀江汭,/碧鸡岩右。邑乃功先,州为课首。翚驯展化,鸟巢延各。代去人亡,年来迹久。滕公旧域,原/氏新阡。芝兰化矣,松柏依然。笳悲杨柳,旆惨风烟。龙吟贙呴,何代何年?】
志主高怀义,字仙客,渤海蓨县人。溯其先世,先有神农氏以姜为姓;伯夷受封吕侯,以吕为姓;吕尚受封于齐国;后世高傒受封于高邑,以高为姓,为渤海高姓的始祖;后世高洪为渤海郡守,下传高茂、高瑞、高褒、高韦、高承、高延、高纳、高达、高隐、高庆、高泰、高湖、高谧、高翻十余世。
天祖高翻,字飞雀,后魏时赠太尉,谥孝宣公,是北齐神武帝高欢的季父。
高祖高岳,字洪略,清河王,高欢族弟。早年随高欢信都起兵,后留守邺都辅政,官至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封清河郡公。北齐建立后,进封清河郡王等,后被文宣帝疏远,再后被赐死,谥号昭武,后又追赠太师。《北史》有《清河王岳传》。
曾祖高劢,字敬德,袭爵清河王,改封乐安王。齐亡入周,依例授开府。入隋,为丞相,拜楚州、光州、洮州刺史等,开皇中卒。《隋书》有《高劢传》。
祖父高士廉,即高俭,早年是隋朝治礼郎等,入唐为雍州治中。协助发动玄武门之变,升任侍中等。贞观中,任吏部尚书、许国公,奉命编撰《氏族志》,改申国公、迁尚书右仆射,拜太傅,追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文献,陪葬昭陵,配飨太宗庙庭,追赠太尉。《旧唐书》有《高士廉传》。
父高昱,字行至,高士廉次子,去世于永徽元年,年仅28岁。因短寿,生前仅为扬州大都督府兵曹参军,在兄弟六人中属于后进。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有《唐高昱墓志》。
志主高怀义是高昱长子,生于贞观十八年(644),十七岁补弘门馆学生,因学业优秀,授豳州参军事,上元二年(675)授宋州司士参军,迁潞州司户参军,历雄州、望局,于垂拱二年(686)授绵州万安县令,位隆千石。垂拱三年(687)五月三日终于官舍,寿四十四,十月廿五归葬京兆之原。
高怀义任所绵州万安县,即后来的罗江县。雍正《四川通志》载:“罗江县,汉【涪县地之潺亭】晋【置万安县于梓潼水尾,属梓潼郡,后移县治于此】宋齐【因之】西魏【置万安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金山郡】唐【属绵州。天宝元年改曰罗江县】宋元【因之】明【属成都府】”据蒙文通《汉潺亭考》,东晋梓潼水尾之万安县,在今盐亭县,至梁大同元年,立盐亭县而万安县废。绵州之万安县,原为潺亭县,西魏改为万安县,隋属金山郡,唐属绵州,天宝中改称罗江。(按:绵州、罗江志书言晋置万安县,西魏复曰万安。蒙氏之考与此抵触,待各位细查)
(龙游县满山、绵阳昨非指导。李戴于2018年10月18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