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乐山冷源洞题刻初探

标签:
富乐堂冷源洞桃源洞富乐山摩崖题刻 |
分类: 石刻遗馨 |
富乐山,宋代摩崖石刻的天堂,其富乐堂一带,更为高密度之处。先试着记述,错漏之处,敬请指正。
入富乐堂大门,中行为宝盖峰下富乐堂,右行为碧云岩摩崖造像题刻区,稍上有香泉井,左行则为冷源洞、桃源洞、宋哲元墓园。
玉镜湖边,高2余丈,宽3余丈的巨石脱山体而出,左出青龙,右踞白虎,磐石庇护之下,冷源洞存焉。冷源洞坐东北向西南,面阔进深均4、5米,高2米余,前户阔,洞内幽凉,后壁多矿垢,白红黄绿褐之间,泉山龙口,常年不息,下积成池,味道甘冽,求者甚众。石床石枕在洞右,洞顶则前低而后高,前平而后糙,受千百年灵泉浸润,竟成石钟乳包浆,包浆之内藏着6则宋代题记,加之洞外古迹,冷源洞实为寻古探幽之佳地。
1.洞额题刻
横款阴刻“冷源洞”三字,汉隶风格,抹绿作底,字径约10厘米,尾款竖排“南宣”二字。
2.民国柱题
洞口左立石柱,双钩刻“冷源洞古梵音新”7字,似半幅门联,落款“县人辛如尹熙题”。尹辛如,1893-1957,名熙,绵阳人,工诗善画,一生嗣教,晚年好佛,第四子为书法家尹昌言,有孙尹大安、大力、小林等。
3.宋明柱题
洞口外左沿嵌石柱,正面刻字3列34字,汉隶风格,明代。“玄默执徐岁余月望日,西曹/陈父、太史金皋同老门生河/上张鲲来。地主文峰俞夔刻石。”侧面是南宋乾道年间题刻,可见:“李宏父、喻元锡、李秉国、杨济甫、宇文子英。乾道二(年)五(月)十二(日)来。”
明代题刻小考:金皋,金献民子,字鹤卿,号谷庵,正德六年进士;俞夔,俞廷贵之子,字舜臣,号文峰,正德十二年进士,曾任四川按察佥事,四川按察副使;张鲲,字子鱼,禹州人,明正德十二年进士;西曹,兵部或刑部别称;玄默执徐岁余月望日,即壬辰年四月十五。综上,当为正德十四年壬辰公元1519年。(订正: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时张琨任四川提学副使)
4.清代残碑
残碑剩右侧,额余“州正堂”三字,碑文内容主要涉及保护富乐寺竹木,云:
署绵州直隶州事即补州正堂加五级纪录囗为晓谕事。/照得州属东乡一里富乐寺,系属古刹,自汉至今,二千余年……前/美丽,其水秀山环,诚为绵东之胜境。前经/本署亲诣查勘,其殿宇巍峨,神像森严,履斯境者,莫不心旷神怡,但地居囗囗,往来/行人易于潜迹,以及寺邻不法之徒常来该寺游玩,任意砍伐寺中竹木,他如妇女寻/取柴草,儿童牧放牛只,其中贱踏骚扰,不一而足,种种恶习,殊堪痛恨。兹据该住持囗/玉禀恳示禁,前来除禀批示,外合行出示严禁,为几示仰该住持并各佃户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尔等务宜时加稽查,共资保护,倘有前项不法之徒在彼砍伐竹木,及寻取柴草、牧放牛只者,许该住持及佃户人等立即扭禀赴案,以囗重囗,决不姑息……
5.二像并坐摩崖造像
冷源洞外左石壁有摩崖造像6小龛。高处阳雕二重檐阙亭,檐角挂瓶形铃,阙下方孔空置。稍高处为火焰纹主龛,宽约2尺,高2尺余,二像并排趺坐,双层桃形头光,或为释迦、多宝二佛。二佛并坐,在北魏至隋流行,难道此龛造像有这样老?稍右下有一龛世俗人像,趺坐,施禅定印,长衣对开,头顶束单髻,包头巾,或为供养人像。低处有二龛,一龛仍为二像并坐,简雕无饰,一龛仅雕头部,身体部分尚未凿岩,或是未完工雕像。冷源洞对门山崖上多古造像,或单像或五像,却无二像并坐龛。
6. 宣和元年题刻
宣和题刻,行楷,单列19字。云:“宣和元年己亥二月三日,前住持德节开此岩记。”此年为公元1119年,是冷源洞开凿的时间佐证。
7.南宋题刻
洞口顶残留题刻,刚劲舒展,楷书,行文竖排似左起,有“嘉定”、“正月”、“衡受卿吏”、“以事留廉泉”、“今”等字可辨。
8.会饮题刻
近洞口正中直接刻字,6列30字,或6字或4字1列,6人名讳用行楷,下款隶书,可能为宋刻。
“税茂实、程子中、/李梦锡、杨勉仲、/杨材父、黄德儒。/右六人甲/戌春五日/会饮此山。”
9.领导出差顺道游览题刻
洞顶摩石刻字,楷书,2列20字。
“成都松涧徐囗(注:敖頁)公事游此。/戊寅季夏六月八日书记。”
10.相挽发呆题刻
洞顶直接刻字,行楷,6列6行37字。
“赞皇李自强、华/囗、惠平仲,河南/宇文仲,恂希、范/彦和,相挽坐此/良久,恍非人间。/时己卯六月既望。”
11.被遮盖的题刻
洞内四周作了修整覆盖,未见题刻,在洞顶一角靠墙头位置,露出一则题刻的上部,3列6字:郑瑶/雅贤/来游。
12.桃源洞北宋题刻
相传富乐寺一带,旧有如意观,为汉末游仙李意期修真之所,富含仙逸文化;又相传刘备曾在冷源洞避暑,在桃源洞召开军事会议,在香泉井品茗。
桃源洞在富乐堂左,冷源洞上不足5分钟步程处,同属左绵名洞。在2008年地震中,洞穴塌陷,仅存门户,已不能入内参观。在入口左壁,有篆体“桃源洞”三大字,下部题款已湮灭不清。洞口正面底部有一则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题记,方志收其文:
“富乐寺,山西僧蓝丛立,中有道观,其虚寂得方外趣。邻溪俯崖岸然,窍石中开,冷冷瑟瑟,如闻佩环声。监郡章君次公、巴西长舒舜臣仲芳来游,遂墨其彪。时庆历甲申上元前一日志,莆田黄希雍刻。”
(李戴于2015年7月25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