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我为你而来
----------写在新书宣传之旅即将结束之际

《像候鸟一样飞》一书是2015年5月开印的,五月九号在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店做了首发式新书分享会,启动了随后一周换一个城市的宣传节奏。
上海,杭州,厦门,深圳,广州,北京,徐州,常州。。。。。七月五号从北京回到南京,七月十八号在徐州参加江苏图书订书会之后,八月还要回到上海参加上海的图书节文化活动。
南京是文艺青年大本营,先锋书店总是最热闹的,现场的互动也最热烈。嘉宾也最多多达十几位,从北京来的音乐人洛兵,到南京的文化人都市放牛,朴尔敏,黄荭,老克,江南,宋羽,松哥,赵元,韩俊,子君,赵健,八音盒,叶熙,大家济济一堂,让五月初的那一天在记忆中有了夏天的味道。那天活动完了,还在老韩的后棠聚到很晚,也使初次合作一排即合的洛兵韩俊田东三位北京南京音乐人有了七月在南京青果的正式演出。

上海之前我挺担心的,因为地点选在一个刚开张的画廊,天山西路距离市区也比较远,但是因为画廊的主持扫舍是我多年的朋友,和她在1912书香南京活动上也有过合作,那次她主持我和书籍设计师朱灜春的一个对话。让互相比较了解的朋友主持,嘉宾又邀请了上海的三位资深大拿:旅欧诗人摄影师李笠,钢琴家孔祥东,乐评人电视节目制片人孙孟晋一起参与这个活动,我还是觉得满意,就算地点没有书店热闹,但活动的质量还是可以得到保证。
事实和我预想的一样,那天不是最热闹,但是却格调很高,上海的画家朋友周杰,邬一敏,摄影师何肇娅,王益辉,诗人李一苇,还有从苏州等地赶到上海来的朋友,我最早在上外的英文老师于飞等所有来宾一起共享了那走心的两个多小时,不论是我,还是嘉宾李笠,孔祥东都倾诉了内心的很多隐秘想法,不管是对于上海,北京这两个城市,还是对于现在的男人女人,东方西方。
我在上海的朋友梁晖家住了一个星期,她陪我去看望了恩师陈村。她家有三只猫,当当小莫和面条,都有点怕生,只有最小的面条如果抓到还可以抱一会儿。但是也会很快如面条一样从手心里滑掉。
从上海南站坐火车去杭州原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在杭州我住进了青年路上的一个新华之星旅馆,因为我做杭州新书分享活动的悦览树就在旁边。住在这条街的好处是散布时很方便就可以走到西湖边,看着那些千百年来不变的风景,内心总有一种神奇之感。特别是当我再次坐进西湖上的船,由船工划着船到湖心深处,而我想起我在自己新书中关于栖息地杭州那一节正好就选了一篇《湖中女鬼》的时候。
杭州我熟悉的通策集团的吕建民和吕笋两个朋友多年前就在西湖边的黄楼聊过很多,后来吕笋真的和朋友合作了几家芸薹书舍。但因为他的书店附近正在修地铁的缘故我还是选择了资历老一点的悦览树。
悦览树是一家24小时的书店,是在老的新华书店之中又开辟了新的咖啡区域,活动主持蒋瞰也是书店的主管,但是活动是在咖啡区域,所有书又是必须和老的书店那一块合作,活动规划不是特别通畅,那天来的很多都是我微信微博上的朋友,幸运的让我通过面对面从而获得了几位相知缘分颇深的读者。比如美女judy,我们一见如故,当天活动结束一起在老朋友杨绍斌的陪同下又做客芸薹书舍,晚上去南山吃饭,第二天她开车来酒店接我,一起去了一家时尚的花园式餐吧午餐,又送我去高铁车站。这样美好的相遇真的还是要感谢杭州。
杭州分享会的嘉宾评论家夏烈教授以前只是在微博上知道,这次一见才发现那么年轻,还帅。感谢正在参加学习班的他从北京特意在活动前夜赶回杭州。还有西湖杂志的主编吴玄先生,他说他在北京的那些年很多次与我在很多人的场合相遇,我都有点心不在焉,好在这次终于在杭州我们得以正式相识。另外一位嘉宾就是小说家杨绍斌,也是我在新书里写到杭州某篇九曲十八弯当年陪同我和朋友在吴山等地喝茶玩的黑城,这么多年过去他的外形并没有太大改变,但是职业生涯却经历了十年地产从商之后再回到古玩和写作这样的一个过程。六月的时候他的新小说集也在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想起来也不胜感慨。
杭州还有一位老朋友那就是媒体人,作家孙昌建,他本来也是那天的嘉宾,但因为公派任务临时不能参加,只能提前在他自己的公众号上位我的新书写了一篇读后记《赵波这样的波》,名字非常大胆香艳,其实文章还是很正统的,十几年前他所在的报纸就登过我的文章,这么多年过去,无数的事情发生,那么多的生活有了变化,但是,好在老朋友都还在。
多少年后,也许人们像回忆当年的萧红张爱玲一样回忆起如今的我们,谁能知道哪些又何尝不是历史的一部分呢?至少是某些人的个人史。一定会有人记录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牵强附会。
虚幻与纪实,曾经或者如今,有时候某一瞬间,浑然不觉其实是一回事情。

厦门我住在鼓浪屿上朋友丁的私宅。
那十天经常在夜晚一个人坐摆渡夜轮从市内回岛上的经历特别难忘。
五月底六月初的厦门的空气是潮湿闷热的。
上一次居住在厦门两个月是在七月八月,反而印象中不是潮热的,避开正午的烈日,晚上的风甚至是凉快的。那次的厦门都写在书里了。狐尾山或者湖滨北路,一条叫筷子的金毛犬,土笋冻,我美丽的金牛座护士妹妹华妞这次依然抱着百合和蔷薇来到我的新书分享会厦门纸的时代书店海沧店现场,在变化多端的时代里发现那些没有丢失和没有发生变化的才会让我感到心动,还有感动。
和三年前一样,我又去了厦门广电中心做了两次节目,一次是和林式娃娃音台湾美女的下午茶节目,还有一次是蔷薇的下午聊天时间。三年前我上的是夜晚的热线节目晚安厦门,主持人鸿益,这次没有遇到。
我的责编帅哥孙衍这次来到了厦门现场,算是整个宣传中的首次亮相,安排他住在我朋友别墅的一楼,我的楼下。据说军队出身的他完全受不了东南亚木家具里散发出来的浓郁沉香,他被岛上好客的蚊子和家具香气搞得失眠了。后来几晚点了蚊香开了空调好点了,每天早晨自恋的他就给自己拍背影,拍各种剪影发到微信朋友圈,我戏称他为“起床仁波切”,在海沧活动上他见到了我在厦门的所有朋友:作家须一瓜,张宇,最早在厦门做电台热线的于大英,电台的雪鹏,诗人草梅,张云良,藏羚羊,健美的律师夫妇,摄影师老沈等等,分享会开始的时候大雨同时在窗外开始下,雨声甚至淹没了话筒里的声音。
还好,厦门朋友的热情保持到了最后的时刻,雨阻挡了人们同时也挽留了他们。
活动完后我们疯狂自拍合影,在纸的时代书店大大的落地窗前留下的大背影合影非常完美。那天晚上律师夫妇带我们去吃的潮州餐馆也很好吃。后来我带孙衍去厦大转一圈走过画满壁画的防空洞之后想吃大排档,明明近在咫尺就有好的,却被黑车拉到曾厝垵海边一家黑店,这事就不提了。
总之厦门之旅是完美的,在鼓浪屿岛上遇到诗人常客介绍我认识的常州老乡美女,雨中和草梅她们撑伞拜访几个女诗人开的茶吧,连别墅里管家的阿姨的热心都是完美的。她有过几次早晨或者傍晚陪同我在鼓浪屿岛上散布,甚至越走越远,连她也迷失了回家的方向,这个事情都是在回忆中让我开心和微笑的。谢谢所有的他们。
深圳是我十八岁最早远行的地方。
关于那一次的经历也收在我的书里的深圳一栏。
后来每次来到深圳都有扬眉吐气之感。
如同6月6日在百花一路深圳物质生活书吧的分享会上,嘉宾作家钟二毛说的假设,假设我当年没有离开深圳,而是留了下来或者嫁人去了香港今天的我又会是怎样的光景?凤凰生活周刊的主编诗人郭蔷说那样的我还是会经过一番折腾最后回到写作,也许这就是命运。
是的,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
深圳的分享会所在地书吧的主人是现在同时做帆船赛的商界精英晓昱女士,很多年前我们就在书店见面,谈到以后要在这里做一次活动,到今年终于如愿以偿。除了钟二毛郭蔷,开酒吧的郭翔推荐为我活动前暖场演出唱民谣的女孩,画家丁玲,晚报的凉子,南京来深圳做聚橙网的金陵,我的发小殷慧,还有市区和东莞的朋友也都赶到了现场。主持人书店的文学青年丁易之年轻却读书很多,非常难得。活动结束摄影师牛牛和郭蔷带我去他们杂志以前的同事做的小津影像书吧小坐,可以看电影的同仁小吧,小小的,安静的。
最后一天金陵来接我去深圳时尚人士聚集的书城楼下的咖啡吧午餐,又认识了书城的主人,她也希望我在书城能做活动,以后应该有机会吧。
深圳是商业气氛最浓的城市,最现实也最重效率,多年后,这一感觉已经冲淡了很多,在华侨城等一些朋友们开的民谣吧胡桃里物质书吧,也让我分不清身在何处,分享会上二毛的发言和他写的很中产阶层的书名,会后来不及打招呼马上赶下一站的记者姿态都让我有此种感觉。
从深圳到广州一路天气都同样闷热。
广州我住在活动所在地古粤东山青年活动中心,他是一家青年旅馆和影音厅楼上老天堂酒吧结合在一起的,空间不大,但是作为青年活动的空间还是挺丰富的。
我体验了一周的活动中心的生活,非常喜欢女主人惠子和女当家能干的小米。惠子在她的荔枝电台节目中上传了某天晚上和我在楼上现场采录的节目,据说当天推到首页点击量就过了五千,她的女儿是我看见过的和常州干女儿可可一样可爱精灵一般的女孩。每天和员工们一起吃着阿姨做的可口饭菜,睡觉的时候爬到二楼的榻榻米,一楼散放着我的行李箱什么的,还有可以让我工作起来的沙发和小柜子。卫生间在旁边,公用淋浴,很居家的一个地方,小小的,但五脏俱全,七天就让我回到年轻的岁月里,在欧洲做背包客的时期。
感谢新周刊的创办人封新城为我介绍来了女主编陈艳涛女士,她做嘉宾做第一个,立刻为我们六月十三号在古粤东山下午的分享活动开了好头,因为她用另外一种眼光,来看我和另两位嘉宾作家侯宏斌和黄佟佟所代表的三种风格,一番评述非常有意思。南方报业出来的宏斌和娱记多年精彩文章不断特别会启发人说出心里话的佟佟她们的发言则让我想到很多自己多年前被网络暴力攻击的旧事。
广州分享会大概是最八卦的一场了,有我的,也有我们眼中别人的,好在大家都是自己人,来的读者因为是在青年活动中心也大都单纯,说的时候畅快,坦荡,没有什么可以遮掩的东西。
除了嘉宾,让我印象很深的朋友是斌斌和假行僧网站的美女妹妹素猫,都是联系了很多年初次相见。斌斌在后来的一天又做司机带我去看了西关的风景,吃了特色小吃,因为住在东山,这样东山少爷,西关美女几乎就全见到了。那天再接上佟佟,我们还开了很久的路,在机场那边的花莲别墅区拜访了我的偶像,多年前的老友黄爱东西。分享会前,我刚到广州东西就找到一篇十四年前我出版第一本长篇小说《混合起司》的时候她给我写的文章,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在写书,她也还在写专栏,住在远离闹市的地方过自己的生活,看到她的家,看她抽着烟,说很多生物和人的各种,我内心都会感动,感动于她对女人的好。她说如果身体好些,她原本是一个可以爱女人的人,我信。她身上有巫女的气质,而且心胸宽广。我很爱她。广州让我开心的除了活动顺利开展,再就是在东西家里度过的那一个下午和晚上,一起去采外表色情纷纷艳艳的水果莲雾,她带我在院子里转悠看各种各样她种的树开的花,晚上一起在家里吃的那一餐广州味道浓郁的晚餐。还有我们仨写作女人互送的书,相互赠送的话。佟佟有时候接到家里催她回家的电话时突然失魂落魄的表情那一切都是可爱的。
说到在广州友人家里吃的饭,不得不提曾无艳,这位以前《希望》杂志的资深编辑,不但替我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最早发表我随笔的黄金时代杂志社以前的编辑伍春明(现在已定居新西兰),还让我在一个中午时分来到她家,见识到她和她的一堆吃货朋友在家中的聚餐。
我推门进来的时候主人正在厨房大汗淋漓地做菜,从炒粉,炒海鲜,炒猪肝,鱼片粥,家常炒肉到各种我说不上来的酱,摆了满满一桌。主人还在厨房忙乎,而我们这些客人就围着客厅的长条桌不停地吃,不停地说。还不停地拍照发微博。
好吃的人记性是不是很差,所以怕吃了会忘,才要不停地拍照,让镜头记下自己都吃了些什么好吃的,回去以后在饥肠辘辘的日子里可以用镜头来回味。
曾无艳家最大的好处是一楼的无敌露台,饭后恰好下了一阵大雨,雨停以后空气阴凉,我们吃饱喝足坐到露台上喝茶,住在旁边的摄影师曾忆城带着小女儿也过来,还有美女小丫和幸福的师奶coco,杨莹 ,那天聊天很愉快,曾无艳的女儿送了我一块上面印着巨蟹座的普洱茶,耳边听着很美的小提琴协奏曲。这样的广州生活其实和南京很像,接地气又闲散,有时是某人谈论基督教在无助时给她的心灵指引,还有人想写一本关于单亲妈妈的书。师奶交流一下做甜品的经验心得,或者互相夸赞对方的老公样子长得帅,主动被动地找出手机里男人的照片给我看。
经过年轻时的折腾,朋友们各自回到了一种真正的生活之中,不再为工作耗尽心血,而更多地只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开心,真正地简单生活着,未来的日子共祈平安健康。
6月15日我在白云机场飞到了北京。
住到了摇滚闺蜜姜昕家。
十几年前我们一起在北京混过很多个夜晚,飞过很多个白天。逛过很多个服装街,喝过很多个酒吧咖啡店。曾经因为她我买了位于望京的房子。和她做了邻居。那段时间很短。
她就离开了那个房子,后来的后来发生了太多故事,我的房子也在09年卖出去了。
现在我们又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天。
非常美好难忘的二十天。
我自己做的第一场北京活动是6月18号晚上六点与海客读书俱乐部在建外soho彩虹吧举办,海客总舵手杰克让我认识了一大帮来自海客的骨干成员,后来很多加入了我的两个私人朋友微信群,包括做咖啡的刘伟,天津的星相专家,银行的yuehui等等,我更高兴的是这次活动与嘉宾王小东先生幸会,和相识多年的dj老友黄凡重逢在北京,还有做艺术画廊和服装设计的美女谢蓉和张书林以及五湖四海来到北京的青青,医生朱燕,做营养餐的等等知己朋友,因为阅读我和他们似乎从来就认识,那份相知相解的亲切让我感动,从活动开始到结束。
和姜昕一起参加了六月二十七号下午在爱琴海单向街书店的我的新书分享会。除了她,还有我的北京女人帮成员雕塑家向京,画家陈曦,袁伽,作家陈彤,袁梅,制片人冯郇,音乐人洛兵再次为我坐台。还有创办南风窗和中国周刊的媒体人作家朱学东,摄影师陈旭人人,北大梁子,诗人高星,媒体人陈进,王海涛,赵政钧,游泳的云等一起来和北京的读者以及微友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下午。
北京毕竟是我呆过十年的地方,如果每个饭局都去参加,每天晚上都可以排的很满。
我见到了久违的作家艾丹,那天晚上他朗诵了艾青诗选。
还和喻红继续在拍属于我们俩的一个摄影计划。
女人帮的聚会上姜杰郭芳申玲和新婚的吕越都出现了,加上向京桃子喻红陈曦我热热闹闹再次重逢团聚。
第二个女人聚会则是把姜昕叶蓓乔颖陈彤陈旭人人弄到了一起。话题上天入地。
这些都是属于北京的生活,过去十年我的生活就是这样穿插在热闹与寂寞中过去的。
用二十天的时间重温了我的过去,现在在写此文的现在,又重新回到了南京的家。
青岛路美食街楼上,各种香味让我感到饥饿,电视开着,我听着体育台的一些体操解说,眼前不再有老姜家里那只最帅气的男猫vivi,我的腿上手上到处都留下了和他玩闹时留下的爱的印迹。他每天都在等待我和他玩会,我喜欢和他玩,逗弄他肥肥的肚子。看谁的反应快,一不小心被他的爪子打到也乐此不疲。
所有的那两个月在各种不同的城市漂泊的生活结束了,还有七月和八月要做的事情在等着我。一切还会起程。一切还没有结束,vivi留给我身上腿上爱的痕迹在提醒我,生活还要继续,爱如同不会厌倦的风,一直在变化,但又始终伴随在我心里,不曾远离。
谢谢所有的爱我的人,谢谢所有我走过的城市。
七月十一日,是我的阳历生日,我最想得到的生日礼物就是这个七月通过你的手,把我的新书《像候鸟一样飞》这本书在京东当当亚马逊商城上的购买链接发送到你的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让更多感性的善良的多情的人们读到它,看到它。因为你们,我的世界不再孤独。
我的私人购签名版书的微信zhaobo615
新书公众号Bobozhao711
希望此文或转发微博链接: 京东商城购买页面http://item.jd.com/11685925.html
亚马逊购买链接: http://www.amazon.cn/dp/B00X5I6GZM/ref=cm_sw_r_si_4_dp_ZVzsvb17CRA97?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这七年我只写了一本书,所有想说的都在里面了 。
再次鞠躬感谢这么多年来的提携之恩。
2015-7-7
与南京大学旁
ount: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