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期一会”(2009-10-12 13:18:57)
上周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实在空闲,于是开通了这个博客,并且给它取名为“一期一会”。
很快一个朋友要来捧场,于是轻描淡写地告诉她:“你搜一下一期一会就行了”。接着她打来电话,说搜不到。怎么会呢?于是我亲自搜了一下,结果真让我震惊:“一期一会”的博客竟然有10页!天哪!天哪!还以为这是个稀缺的名字~
~~ ~~~~~
不知道别人为什么用这个名字,我只知道很多年前看到一篇文章关于一期一会的文章,喜欢,就把这个词用作屏保。大家看了,纷纷解释,最多的是“期待相会”;我笑着回应是“定期开会”。
看到这个搜索结果,让我有一种把我知道的那个一期一会写在这的冲动,翻箱倒柜,找到了那个硬皮摘抄本——
《一期一会》 作者:赵波
一期一会,是一个美丽而忧伤的词。它是说天地间的人和万物生灵,总会有一个时辰彼此相遇、相会,尽管时间是相当短暂的。有时一生中,这相遇只有一个短短的瞬间。因为太短暂,而惊鸿一瞥,有时根本不知道,就已经错过了。
这个词是一位从日本归来的画家说起的。从感觉上说,我不喜欢日本,但是日本这个国家的民众是复杂的,在很多事情上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比如他们生活细节上的精致,比如他们对于生的灿烂和对于死亡的超然、平淡的态度。
朋友说起一期一会,是因为当时讲到他最近参加一个大展的装置作品。那个作品的题目是《绵绵不绝的对话》。说到这个作品,画家就先提到一位日本老人,一个生前一直以写俳句为生的老人。俳句在日本和短歌一样是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深受日本人民的欢迎。画家和老人成为忘年至交,他喜欢老人写的俳句,他常常用日文朗读它们,翻译成中文意境就要差好多。有一句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因为梅花开放,月亮变黯淡了。
前不久,画家在非洲考察,顺便说一句,这是一个不爱随波逐流的画家,他偏爱自己内心自由的体验。在非洲他和当地人无法作语言上的沟通,他们却照样吃饭、跳舞、唱歌,快快乐乐地过着简单的生活。生活简单,很多东西就成了多余。
然而就在这时,他接到老人儿子打来的电话,说老人已告别人世。老人80多岁了,但他的离世依然让画家感到很难过。他从非洲赶到日本,特意为老人做了一个装置作品,参加大展,同时也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个装置作品是用一块老人生前使用了多年的镜子作为主体,平铺在地面上。镜子作为人生命的见证,它已与人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关联,含有很多信息。在镜子旁边铺满了鲜花,像平时画家与老人对坐着谈天时一样,那两个蒲团坐垫放在了一起。
照过老人生前容颜的镜子此刻面向天,等夜色升起,月光便会照进镜子里来,落在那些鲜花上,这一切便成了绵绵不绝的对话。谁也不知道月光下这一切在诉说着什么。当然要等月亮正好照到镜子,便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但这恰恰解释了一期一会这个词的含义:月亮总会有一个时辰正好与镜子的光重叠,它们在那一时刻便是相遇、相会,这一曾经有过的瞬间便会成为永恒。
上文摘抄的时间:1998年7月24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