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天我们将使一大批阳澄湖大闸蟹成为烈士

(2009-10-09 14:26:23)
标签:

大闸蟹

阳澄湖

美食

分类: 北京流水

明天我们将使一大批阳澄湖大闸蟹成为烈士明天我们将使一大批阳澄湖大闸蟹成为烈士明天我们将使一大批阳澄湖大闸蟹成为烈士明天我们将使一大批阳澄湖大闸蟹成为烈士

小斌弟弟从南方空运回来一批正宗大闸蟹,明天我们十个左右战士将请家门口的某九头鸟餐馆替我们蒸煮。

然后开吃。

我是巨蟹座之人,平时风格颇有些横行霸道,随心所欲。和大闸蟹有得一拼。

很喜欢吃同类。

一边吃一边想,一定要消灭自己身上的大闸蟹遗风。

对自己要温柔一点,要横到外面去横。

千万别伤害自己。

还有就是别招摇,弄得名声很大人人都来吃你,岂不是很痛苦?

阳澄湖大闸蟹,对不起。

我们实在好你的色,架不住你的勾引。

love!

附录一文:选自《巴黎情事》

大闸蟹和牡蛎

  食物最讲究的是它的本味,最好是做法简单但又能吃出美味,从这一点看,我最喜欢两种美食,一个即是中国的大闸蟹,阳澄湖的金毛蟹为其中的上品,金秋十月食之,桂花飘香,人慵酒酣。

  在家里吃也方便,把几只二三两重的河蟹洗净后放入双层蒸锅,盖上盖后用大火蒸上十五分钟即成。把姜切成丝,置入加了少许白糖的优质西湖陈醋中,食用即可。

  我曾经特意赶往阳澄湖,在湖边的船上餐厅中大食蟹和白虾,渔民刚刚把它们从湖中捞上来立刻就成为老饕们口中的美食,那个鲜和嫩是不用说的了,说了现在还会流口水。

  回江南老家的时候,有次被朋友接往一个叫隔湖的地方,一个画画的朋友就住在湖上的一艘小木船上,正是秋高气爽,照例还是我的最爱:虾、蟹还有特别肥美的鱼,其实这三样有一样已经可以吃得非常满足,三“鲜”加在一起反倒是有损口中味蕾,有些糟踏美味,但朋友之谊只会让他们把好东西统统端上来,船上的狗也知道来了客人,摇头摆尾甚是高兴。我们在船上的正舱吃饭,脚底下有板可以活动,稍稍推开一角,底下便露出湖水,把吃完的虾壳蟹脚往那湖水里扔,马上有鱼游过来争先恐后地接,非常好玩。

  在船上吃饭的好处,除了新鲜,就是景色好。湖色苍茫,吃饱了,大家就着湖水洗手洗脸,非常方便。然后马上可以开船,你不用走出去,眼前便已换了一面又一面的风景,船上的人目眩神迷,忍不住会开始唱歌。

  说完中国的最美味大闸蟹后,我要说说另外一种美食,也就是牡蛎。牡蛎被称为海底牛奶,在我国沿海城市也可找到,但法国人爱吃牡蛎是最出名的。

  有人说,牡蛎的外形像女性的生殖器,而吃进嘴里的滋味则像男性的精液,所以它们是很多好色的法国人的偏爱。我不太同意这种说法,对我来说,牡蛎味道的鲜美,如妖如魔,没有什么可比,杨贵妃是想“日啖荔枝三百颗”,我如果是杨贵妃,每天只希望有几个牡蛎吃也就知足了。

  读过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的读者,也许会记得如下一段描写:“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巴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颇壳扔到海里。”

  当时读的时候我没想到,有一天我自己会在巴黎用同样的办法生食牡蛎,亲自品尝未曾遭受污染的牡蛎的鲜美。在巴黎跟着法式美食家尝了很多美酒很多美食,但我最钟爱的还是牡蛎,酒足牡蛎也饱的时候,我说起莫泊桑的小说,可很多法国人都差点忘了他,因为莫已经太古典了。

  我刚到巴黎的第一天,就被带往5-7,rue de la bastille,那是一个著名的法国传统饭店,可以看见系着白围裙的服务生以欧洲经典影片上服务生出现时的姿势,托着盘优雅而绅士地走来走去。在那里我第一次尝到牡蛎,牡蛎的外形很怪,像扭曲的丑八怪贝类,要用一种特殊的刀来开启它们,门口有专门的人不停地在开牡蛎。新鲜的牡蛎不需要蒸,也不需要任何调味品,它们像三文鱼一样下面垫上冰、旁边有新鲜的柠檬就被请上餐桌。牡蛎天生带着一点咸味,加一点柠檬,用专门配的小勺把能吃的都从壳内分离,连汤带肉进入嘴巴,你只需体会它入口的清凉和鲜美,简直没法用语言说出。那种浅灰色的软体动物,吃它会上瘾。

  在巴黎吃了几个餐馆的牡蛎,后来又去巴黎旁边以生产葡萄酒著名的波尔多小镇,去了波尔多那边的海边,我看到一根根竖起的杆子,原来就是牡蛎生长的地方,它们附生在海里的木杆上,为了没有污染,养牡蛎的区域禁止游泳。

  我当然又在海边吃了很多更新鲜的牡蛎。

  因为它们的营养价值高,我的嘴角很快长起了两个包。

  告别巴黎的时候,我的朋友们叫我“牡蛎小姐”。

  我觉得,miss oyster叫起来实在非常动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