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蒂姆·哈福德说,我们经常屈服于整齐思维的诱惑,但一定程度的混乱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有时整齐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混乱反而能让我们获得自由。
文/ 夏兰
哈福德说,早在1980年,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托马斯·马隆区分了归档者和乱堆乱放者这两种人。归档者喜欢给他们的文件建立形式上的组织结构。相反,胡乱堆放者任文件在他们的办公桌上四处堆放。大部分人都以为,胡乱堆放会耽误事儿,而归档是非常职业的做法。但实际情况是,爱整理、爱归档的人经常被泛滥、无用的文件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是过早分档造成的恶果。文件一来,归档爱好者就要决定该如何处理。把它们留在桌子上显得不整洁,就要把它放在某处。但大部分文件没有长期价值,归档等于把文件柜当废纸篓使。你不知道将来会用到哪些文件,人们在整理时创建的文件夹只在当时有意义,几个月或几年后连它们的创建者都会感到莫名其妙。
乱堆的人把桌面当作临时的文件存放处,桌子上的一堆文件并不乱,而是有逻辑的。你刚用过的文件在最上面。好的材料总是在手边,便于取用,用过就扔。乱堆放的人时不时地会抓过一堆文件,查看一遍,然后把其中的大部分扔掉。当他们给材料归档时,他们理出的档案很小、很实用。
哈福德说,办公室的管理人员不应该让员工整理桌面,因为你看看那些很成功、效率很高、很职业的人,他们通常都很混乱,因为他们在处理混乱的信息流。美国记者格林菲尔德说:“爱因斯坦、亚历山大·弗莱明、林肯都是邋遢鬼。但他们给了我们相对论、青霉素和美利坚。”
归档爱好者之所以日子不好过,是因为时过境迁之后,他们做的分类就不管用了。这表明整洁只有在文件或邮件有着显而易见的结构时才有效。你的桌子很乱,但财务记录可以很整齐,不是因为财务记录更重要,而是因为账目是可以预测的。
1726年,年轻的富兰克林决定在笔记本上记录他自己的进步。他列出了勤奋、正义、冷静、克制等13种品德,他的计划是依次在这些方面自我提升,做不到就涂一个黑点。这个办法很管用,黑点变得越来越少。富兰克林把这个做法坚持了一辈子。结果他取得了非常杰出的成就,不仅发明了避雷针,还绘制了湾流的地图,建了图书馆、消防队和学院。他是美国驻法大师、宾夕法尼亚州州长。但他有一个缺点,或他自以为他有一个缺点。他列举的第三种道德品质是整齐,让物品各就其位,要做的事情按部就班。其他美德他都一个个地拿下了,但唯独做不到整齐。他认为如果他能做到物品摆放整齐,他能变得更成功、更高效。“但外人都能看出,坚持使用文件柜就能使如此丰富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这种想法很荒唐。但许多人跟富兰克林持同样错误的看法,我们都是推崇整洁的人,桌面整洁时就佩服自己,桌面凌乱时就感到不安。整洁也许很有用,但并不总是一种美德,混乱会很有魔力。”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希望把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呢?哈福德说:“整齐有序只是为了减轻我们的焦虑。它可能只是一种狡猾的做法——明明做的是无用之事还觉得自己很忙。”
许多人以为混乱会让人变得焦虑,这是颠倒了因果。“你的桌子什么时候最乱?是在你最忙的时候,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时候,你觉得自己要不堪重负了。这时我们把自己的不堪重负怪罪于混乱。而实际上混乱是你的处境造成的,而不是你的处境的起因。”
哈福德赞美的混乱远不只是工位上的混乱,他在书中更多的是讨论其他类型的混乱——即兴发挥、矛盾、粗糙、随机、不完美、模糊。头脑中的混乱,如跨学科,能孵化洞见,有助于生成联想。数学家保罗·埃尔德什不停地更换合作者和研究计划。他造成的混乱让一些人受不了——半夜他要是饿了,他会不停地敲锅,直到主人给他送来食物。但这也使得他六十年间每六个星期就能写出一篇论文。
2012年德科集团的一项调查发现,有57%的员工根据同事桌面的状态判断他们的人品。2011年的一项调查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雇主不喜欢给工位凌乱的员工升职。哈福德说,在面对混乱的世界时,我们应该抵抗我们厌恶混乱的本能。政策制定者经常用简单的目标来驯服复杂的系统,结果是造成意想不到的混乱。
(图片来自网络)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