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美篮球之间隔着几个菲律宾?

(2016-08-07 20:23:12)
标签:

杂谈

文/刘怡

这支仍处在换代和调试状态中的中国男篮,面对经验和即战力都高上几个档次的对手,所须考虑的已不应是拘谨的“输几分”,而是要进一步理解现代篮球的战术趋势。中国队,任重而道远。

http://mmbiz.qpic.cn/mmbiz/c2Sib3Mp7pONQOictHMsohiae2vIaTRyqYVslhFztibEuRuiafh4XbIsI99obWPPgJZ7woPGM1TFaRppktaAb3XHeb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两周前在菲律宾采访时,我为当地年轻人对篮球和NBA的狂热感到震惊:凌晨一点多,马尼拉的街头水泥球场上依旧挤满了赤裸上身、脚穿人字拖的中学生,他们挨个练习单打,挡拆和换防做得有模有样。出租车司机兴高采烈地和我聊起世纪初那支由安托万·沃克和皮尔斯领衔的凯尔特人队,并对杜兰特转投勇士队的决定发表了一番评论。即使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巴拉望岛,每一所学校、每一家渔业公司、每一支消防队都会有自己或大或小的篮球场,摩托车手身着各种冷门球衣呼啸而过,甚至连5、6岁的渔家孩子也会在椰子树上钉上一个篮筐,轮流用旧皮球练习投篮。

http://mmbiz.qpic.cn/mmbiz/c2Sib3Mp7pONQOictHMsohiae2vIaTRyqYV5PgS2tPXwPMqfr9RBjy8w6lIwl9NHKHVjedbmhlDvCfNdv06mPuVj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但在去年的长沙亚锦赛上,归化了前NBA球员布拉奇的菲律宾男篮依旧以67:78不敌中国队,与冠军失之交臂。2013年马尼拉亚锦赛决赛中,他们在主场输给了伊朗队。而在今年7月举行的奥运会男篮落选晋级赛中,坐镇亚洲购物中心球馆(在马尼拉帕赛市)的菲律宾队连续不敌法国和新西兰,彻底丧失了前往里约的机会。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因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和心理压力导致的国际大赛战果,与是否热爱这项运动并无直接关联,亦不完全取决于该项运动的普及程度。如克劳塞维茨所言,主观设计与现实环境之间的“摩擦”,可能改变许多事情的最终走向。

站在这个角度,我们本就不曾指望这支中国男篮能在奥运会上爆冷掀翻由全球最顶尖篮球运动员领衔的“梦12队”。在不久前和美国队的两场热身赛上,男篮一共输了99分,清楚地昭示了两队在实力上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之大,已经使偶然因素丧失了发挥作用的空间。最终,在今晨结束的首场小组赛上,中国队输了57分,比热身赛略多。但在整整20年前,当宫鲁鸣指导率领那支由巩晓彬、胡卫东、刘玉栋等“黄金一代”领衔的男篮对抗“梦三队”时,同样输了整整63分。换言之,男篮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固然没有明显缩小,但也未曾显著扩大。易建联的稳定输出,郭艾伦的一条龙式过人得分,赵继伟晃倒保罗·乔治,依旧能使我们发现这支平民男篮的闪光点。

http://mmbiz.qpic.cn/mmbiz/c2Sib3Mp7pONQOictHMsohiae2vIaTRyqYVX5X6z7t34t6xu0vSNaLoPcJOq8R8t8KhPDLSibroZQ9AkC5LsTUspa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某种意义上,是姚明这位不世出的天才抬高了我们对男篮的心理预期。“移动长城”在亚洲的巨大优势,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与美国队的31分历史最小差距,都使我们把这种带有偶然性的天才现象当成了理所应当。我们对2010年世锦赛的“跪进八强”和2012年奥运会上的五战皆负百般挑剔,同时汲汲于寻找那个能够重复历史的“姚明接班人”。从2007年初入NBA的易建联到今年夏天在第二轮被选中的周琦、王哲林,每一个稍稍崭露头角的中国内线都会被当作“姚明第二”加以追捧;但一旦其未能达到舆论设定的预期目标,批评和质疑也会是数以百十倍计的。想想易建联在回归CBA赛场前遭遇的那些调侃和嘲讽吧,再看看周琦和王哲林在今天比赛中的迷失——这两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在正式踏上NBA赛场之前,就已经陷入了患得患失的心理陷阱。

http://mmbiz.qpic.cn/mmbiz/c2Sib3Mp7pONQOictHMsohiae2vIaTRyqYVGjT32VluCDMjML3rLmX6QsXlEicxYKxjkM3icOWkzbmW1iaRHgStjJuk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姚明崛起之前,内线主导的打法在中国男篮的历史上并不是常态。1996年那支杀入奥运会八强的“黄金一代”,靠的是技术流的“小快灵”。邓华德时代赖以称霸亚洲的“疯狗”套路,则是以高强度的外线防守和动态进攻为特征。换言之,依靠“亚洲长城”的进攻技巧硬凿内线,本来就是由于天才出现而因势利导的偶然现象,不足以奉为圭臬。更何况,即使是人才储备远为雄厚的美国篮坛,近年来也在遭遇“内线荒”——区域联防合法化、防守三秒的引进以及禁止Hand-check(手部接触防守)规则的出台使得传统上由中锋坐镇的篮下空间变得极为逼仄,空间的丧失开始影响到阵地进攻的效率。在2014~15赛季联盟得分效率统计榜上,曾是90年代四大中锋起家之本的篮下背身进攻仅列倒数第二,每回合只得0.85分。少数运动能力出色的年轻内线,大多数时候承担的也是抢板、卡位、护框等苦力工作。看看“梦十二”阵中仅有的两位正印中锋吧:德安德列·乔丹属于标准的蓝领球员,进攻技巧出色的考辛斯则在6年职业生涯中从未闯入过季后赛。最近两年争夺总冠军的勇士队和骑士队,没有一支是以内线作为攻防枢纽的,内线衰落的趋势可见一斑。

http://mmbiz.qpic.cn/mmbiz/c2Sib3Mp7pONQOictHMsohiae2vIaTRyqYVMS78vWWTR2pnwtzaic1ZL0jiaS2Q2ITAiaMQljmiaQnvGjz5v7k2ib80JW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新一代“小球”战术,在外线赢得空间。通过全场紧逼和抢断获得更多球权,继而实施挡拆、为射手创造尽可能多的无干扰投篮机会,是金州勇士队的成功之道,也是三分球战术在最近几年的美国篮坛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今天的中美之战中,凯文·杜兰特三分球8投5中,凯里·欧文5投4中,都是“三分军备竞赛”向国际赛场扩散的标志。相比之下,中国队两位核心控卫赵继伟和郭艾伦的三分球分别是5中1和1中0,只有依旧稳健的易建联是4投2中。与其纠结于能否出现下一个姚明,在战术趋势上和现代篮球潮流的契合才是中国队面临的大问题。

http://mmbiz.qpic.cn/mmbiz/c2Sib3Mp7pONQOictHMsohiae2vIaTRyqYVevB4yEbbJuuReezaQVTcRvEic1GDgvM19ic1sxKS8ibHxbbZynf817dB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由“内线为王”改打小球,并不意味着可以像一些名宿所说的那样,简单重复2000年之前的“小快灵”。彼时,以欠佳的防守和落后于欧美平均水准的攻防速率催生出的“小快灵”,虽有娴熟的个人小技巧作为依托,在国际赛场上依旧无法与一流强队相抗衡。而以勇士队和“梦十二”为标杆的新一代小球,首先是以攻防转换速率、对抗能力和战术纪律作为基础。而战术纪律性和执行能力,也是宫鲁鸣指导在2014年2月重新出掌中国男篮之后,希望向年轻球员们灌输的理念。

http://mmbiz.qpic.cn/mmbiz/c2Sib3Mp7pONQOictHMsohiae2vIaTRyqYVsSfBBXEv51vDbl8MAlhSso1A0YDB8qbLNJRibMVL0aCu39z7ibpclt3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这种转变并不容易——2015年亚锦赛上,中国队一度表现出了与潮流相符的风貌,从外线施压、控制对方出球线路、硬延阻到补防中的换位,隐隐已经有了小球的影子。尽管对三分球的防守依旧存在问题,但在全亚洲已是首屈一指。然而一年之后,无所适从的面貌似乎重新出现了:部分是因为年轻球员对个人在国际赛场表现的患得患失(希望打出好状态吸引NBA球探的注意),部分则是因为赖以称雄亚洲的破挡拆换防、无球跑位、两翼三分球和内线牵制作用,在身体乃至战术素养都高出一筹的“梦十二”球星面前完全丧失了优势,尤其是内外线在防守配合中完全脱节。

http://mmbiz.qpic.cn/mmbiz/c2Sib3Mp7pONQOictHMsohiae2vIaTRyqYVT4NLib2ZdGEUGMl2SF5I0CBXmzV5vXUpokgJ8HiaibwPfH6vciavpI17e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比较起来,只有那个既经历过“移动长城”的辉煌、又曾在后姚明时代的过渡期饱尝人情冷暖的易建联,依然发挥出了自己的正常水平。闯荡NBA的起起伏伏,乃至重回广东队之后的再适应与再出发,都使这位已过而立之年、职业生涯进入中段的球星可以摆正心态,在每一场比赛中扮演好自己的战术角色。这种心理状态上的稳定,恰恰是周琦、王哲林乃至需要继续积累经验的外线们应当学习的。无论如何,姚时代已经远去,以现代篮球潮流为准绳重塑中国男篮,依旧任重而道远。

(图片来自网络)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