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575期】封面故事:悲情波兰

标签:
波兰俄罗斯空难总统斯摩棱斯克机场华沙卡廷王鸿谅王恺蔡小川杂谈 |
分类: 文章精选 |
【总575期】【2010年17期】
【封面故事】悲情波兰——波兰、俄罗斯实地寻访今昔
P52
P56
P72
·坠毁在斯摩棱斯克的那架图-154总统专机上,满载着波兰的政要和社会精英。遇难者名单,几乎等同于一个总统班底,包括参、众两院的副议长、国家安全局局长、安全部和外交部副部长、总统办公室成员和多名议员。如此猝不及防的惨剧,一个国家究竟要如何应对?
·华沙的答案令人惊讶。
·面对本刊记者的采访,波兰前内务部长亨利·马耶夫斯基和前总统办公室主任克什斯托夫·布什都表达了共同的疑惑。
·当地时间4月15日9点30分,本刊记者飞抵波兰首都华沙,距离4月10日8点56分的空难已经5天,举国哀悼还在继续。
·当4月7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和波兰总理图斯克已经在卡廷共同举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高规格悼念活动之后,4月10日,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依旧带着众多波兰政要和精英前往卡廷,去参加一场波兰单方面的纪念活动,也就不难理解。就像安德鲁说的:“纪念对波兰人来说,如此重要,以至于他们不可错过——卡廷70周年,这是波兰的日子!” ■(节选自575期《悲情波兰》主笔◎王鸿谅(发自华沙、克拉科夫))
·事故原因何在?是大雾天气造成的悲剧,还是老机型的图-154带来的故障?军用机场的局限性,还是飞行员的失误?一连串的无解之题。
或是真如波兰前总统瓦文萨所说,是总统给飞行员带来的压力,使得4次地面警告失效,最终导致了第五次迫降的失败?
各种角度,都无法完全解释清这场悲剧的起因。
站在斯摩棱斯克军用机场边缘,看着头顶那些被飞机翅膀折断树枝的高大树木,我们也和周围前来悼念的俄罗斯民众一样,觉得这是一场命运的悲剧。■(节选自575期《波兰总统之死:斯摩棱斯克机场现场探访》主笔◎王恺
·遇难者的数字陆续统计出来,59岁的波兰前内务部长亨利·马耶夫斯基告诉本刊记者:“我就那样盯着电视,屏幕下方的字幕不断显现出遇难者的名单,这个名单还在不断加长,除了总统夫妇,我认识的其他朋友们的名字也陆续出现,那种感觉太悲痛了,难以置信。”每一个熟悉的名字,都会让亨利迅速闪现一段记忆。
·华沙城实在不大,与北京无法相提并论。市区克拉科夫大街连接起了最繁华的区域,与之紧邻的毕苏斯基广场,就是城里最大的集会场所。广场四周没有任何围栏,绿地和树木的面积,远远超过水泥地。葱绿的草地上,弥散着植物的清爽气味。4月17日12点,战后波兰最隆重的一场悼念仪式,就在这里举行。■(节选自575期《空难之殇:波兰人自己的记忆》主笔◎王鸿谅(发自华沙、克拉科夫))
·从斯摩棱斯克到卡廷森林,仅十余公里,不过据说坐火车要一小时,非常奇怪的慢速度——70年前,从斯摩棱斯克的秘密监狱以及附近几处集中营被处决的波兰人的尸体,也是这么缓慢而隐蔽地经过铁轨运往森林深处的。就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拒绝乘坐火车。
我们的汽车只用了半小时,就到了卡廷森林。一路上都是高大的俄罗斯松树,荒野中,时常可见松林中闪烁着白花,乃这个季节唯一开花的梨树。山毛榉和松林都还没摆脱冬天的衰败,不过都高大而粗壮。
司机开玩笑,松林之雄伟,是因所有松树都在争夺阳光。突然,一片松林矮下来,被周围的森林烘托出稀疏而渺小。卡廷到了。
·在很多年里,卡廷在苏联和波兰都是禁忌。■(节选自575期《卡廷之痛:70年的记忆和阴影》主笔◎王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