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574期】封面故事:鄂尔多斯 狂奔的财富
标签:
鄂尔多斯城市煤炭草原内蒙古财富财经 |
分类: 文章精选 |
【总574期】【2010年16期】
【封面故事】鄂尔多斯 狂奔的财富——人均GDP全国第一的沙漠奇迹
P46
P48
P58
P64
航拍内蒙古大草原
飞机经过一阵剧烈颠簸终于降落在了鄂尔多斯机场。我们走下舷梯,脚下踩着的土地正是中国最大的煤炭富集区的核心地带。这条煤炭带东起陕西榆林,然后一路向北,经神木、大柳塔,过陕蒙边界,跨越乌兰木伦河到内蒙古上湾,折向西纵贯鄂尔多斯全境,直达与阿拉善交界的乌海。几百公里的狭长区域,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走廊。
在鄂尔多斯8.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8%是无法居住的沙漠,而70%的地层下,都埋藏着煤矿。已探明储量1676亿多吨,预计储量近1万亿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6。每天,全国煤炭所需总量的1/8就来自鄂尔多斯。除此之外还有7504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约占全国总探明储量的31.8%。我们每向前走一步,脚下都是财富。
所谓羊(羊绒)煤(煤炭)土(高岭土)气(天然气)构成了鄂尔多斯富足的资源体系。■(节选自574期《鄂尔多斯 狂奔的财富》主笔◎李伟)
也许在5年之后,这座城市的人均GDP真的可以超越“东方之珠”、亚洲的金融中心——香港。
财富的快速聚集,使鄂尔多斯处于剧烈的突变之中。■(节选自574期《鄂尔多斯
狂奔的财富》主笔◎李伟)
新城康巴什中心广场上的双马雕塑,取材于当年陪伴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
一个大时代的到来,城市和建筑往往与其互为表里。凝重悲壮的成吉思汗雕塑群代表着鄂尔多斯的历史;而广场另一端,锋芒毕露的现代建派筑群则象征着一段毫无规则的新历程。强劲的西北风掠过鄂尔多斯高原,粗粝的沙子扑打在绮丽而庞大的建筑上,那种感受异常奇妙——历史的变迁似乎全无过渡,无从缓冲,铁马金戈的大汗时代与现代文明只隔了一条几十米宽的马路。所谓崛起,就如同当年的蒙古铁骑,扑面而来,只争朝夕。
康巴什新城的建造源于2004年,它与附近伊金霍洛旗的阿勒腾席热镇、东胜老区互为犄角,共同构成鄂尔多斯的核心城区,控制面积100多平方公里。
经济的跳跃式发展,需要更多的工业园区,更大的城市,更宽的道路,更充裕的水源。在这种背景下,老城区东胜不堪重负。■(节选自574期《鄂尔多斯:财富背后的逻辑》主笔◎李伟)
棋盘井是鄂尔多斯市一处重要的煤炭工业园区。图为棋盘井煤矿开采现场
无论公共财政还是个人财富,煤炭带来了第一桶金,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那么接下来,财富该向何处去?能够持续发展的路径又是什么?■(节选自574期《鄂尔多斯:财富背后的逻辑》主笔◎李伟)
鄂市男人们的消费还是最传统的两大项,酒与车。“鄂尔多斯的红酒销量是很有名的,法国拉斐每年在中国的葡萄酒销量,有1/3是在这里喝掉的。”但他们家里都没有酒窖。李国元说:“顶级的酒在这里都用汽车拉过来,我们爱喝酒,一箱子一顿就喝光了,要酒窖干吗?南方人请你喝,之前还得讲半天,我们喝了几瓶了,有的人还不知是拉斐。”这里的消费观是保守中的飞跃,财富积累的速度使他们还没经历欲望就已经得到。
不知道拉斐是好玩的,用心谈论反倒显得小家子气。李国元说和刘一起去北京新光天地买“vertu”手机,见一个不认识的鄂尔多斯小伙子一下子买走5个,自称全家要按人头配备。他俩当时就乐不可支,“比自己乐多了”。然而他们却为买手机的地点争起来:“是赛特不是新光。”“在赛特我买的是车。”我插嘴:“赛特哪有卖车的?”他们说:“那底下不是宾利专卖店吗?”
最明显的消费是车。“到今年,鄂尔多斯的路虎已经达到2000辆以上。出租车才1800辆,所以你在大街上看到的路虎肯定比出租车多。”■(节选自574期《新鄂尔多斯人——财富生长的主观动力》◎葛维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