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855,664
  • 关注人气:86,4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年第19期“抗震救灾专刊之二”:我们都要一个家

(2008-05-27 15:34:22)
标签:

抗震救灾

文化

分类: 每期封面目录

2008年第19期“抗震救灾专刊之二”:我们都要一个家

2008年第19期 总第481期 2008年6月2日出版

我们都要一个家
13亿同胞心灵正被洗涤

第一线独家追踪    抗震救灾专刊之二

 

 

我们都要一个家
文/舒可文
  5月12日,地震突然打断了我们的正常生活。这些日子,震惊、焦急、悲伤带动着的救援、捐款、献血构成了中国人普遍的应急生活状态。


【第一时间】

我想有个家
文/袁越
  在汶川大地震过去两个星期后,让我们把目光从灾区倒塌的楼房转向难民安置点的帐篷,那里住着500万四川人。他们虽然侥幸活了下来,却暂时失去了家园。

家园没有消失
文/李伟
  在很多灾区百姓身上,我没有看到无法控制的悲伤,
  他们都在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我看到了中国人最坚韧的品质和隐忍的力量。


漫长的告别
文/唐汀

 
“要的就是这句话”
文/晏礼中
  “我正在菜地里干活,感觉被人从后面推了一把,就摔倒了。我爬起来,发现没人推我,是地在晃,我站不稳,又被晃倒了。我抱着锄头,跪在地里喊阿弥陀佛,旁边水田里的水在咕噜噜地冒泡,有种可怕的声音从地下发出。我一开始以为是核武器来了,但抬眼看到旁边的弥勒殿、大雄宝殿和山上的房子都像筛子上的积木一样,哗啦啦地都垮了,我这才反应过来,是地震了。”


人性深处自己割出来的一道痛
文/美圻
  “怎么捐了款,还是不能安慰自己的心?”很多人都这么说。


我的5月12日
文/刘仪伟
  我知道,我的今生将永远无法将2008年5月12日从记忆里抹去。


眼泪
文/马未都
  天灾这种没缘由的生离死别,亲人们要承受大于平常不知多少倍的痛楚,我深深地理解他们,只是无法表达。


爱的风险
文/王小峰
  这次汶川地震出现拿孩子说事的做法,对3个孩子的心灵侵害就是雪上加霜,因为他们赶上了一个传媒发达的年代。


不管怎样,从善如流
文/苌苌
  生活改变很快,生活瞬间改变。你坐下来吃饭,而你熟悉的生活结束了。


12日到25日,身边的面孔
文/吕忆涵


余震中的民间成都
文/洁尘
  我的确是一个成都主义者,我为我的乡亲们感到骄傲,为他们的达观、幽默、镇定、低调感到骄傲,我为自己是一个成都人感到骄傲。


想让儿子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文/曾焱
  她要通过义卖,告诉儿子做一个中国人的感受。


雪门寺:娃在家就在
文/魏一平摄影/蔡小川
  由德阳向西,过什邡继续朝西北方向前行25公里左右,到达蓥华镇脚下的雪门寺村。这个与震中汶川仅隔一座高山、直线距离仅20公里的小山村,在1000多年前曾是理学大师云集的修身之地,“程门立雪”的故事主人公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就曾在此讲学。5月22日14点半,汶川大地震10天后,我们来到这里。虽然现在已经看不到一间完好的房子,但村民们并没表现出外人想象中的大悲大恸,或许只因为与镇上和邻近的村子比,“从地震中死里逃生的娃子还算不得少”。


口述:“地裂缝了,人与人之间的缝合上了”
口述/吴清平(北川县陈家坝小学语文教师)文/李菁
  1991年从江油师范学校毕业的吴清平,是六年级1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地震发生时,他和全校50多位老师,带着726个学生、156名幼儿园孩子,成功脱险。


席爸爸和他的35个孩子
文/葛维樱
  地上散落几张扑克牌,46岁的席真强坐在一群小学生中间,被一个小男孩揪了好几下耳朵。“就碎娃子最灵,打牌都是我输!”孩子们嘻嘻哈哈笑成一团,“席爸瓜!”“好了,全部睡觉!杨耀民记纪律。”刚才还东倒西歪的男生们马上各自钻进被窝,10个大一点的孩子头冲一个方向,两个6岁的夹在脚头,冲另一个方向。“谁不把眼睛闭紧我都知道。”席真强拣起扑克牌,轻轻关上门走了出来。


罗汉寺的第30个婴儿
文/马戎戎   摄影/蔡小川
  救灾物资还在源源不绝送来,桂逢春却看到了其中的危机。她说:“城市功能还没有恢复,80%的房屋不能入住,现在受灾群众可以说是在靠全国人民的援助过日子。现在媒体天天报道,全国援助的热情高涨,但热情总有低落的时候,不可能永远靠援助过日子。所以不能只顾眼前,要统筹,要想以后。”


我们是一家人
文/李菁
  “这次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外界的爱。每天都有志愿者来看我们,北京的、上海的、广东的、浙江的,我都说不出他们的名字。”


家,依然在
文/李菁   摄影/黄宇
  失去了爸爸妈妈,但不会失去我们的爱。


家没了,校园还在
文/葛维樱
  5月24日下午,绵阳市新北川中学校门外,姐姐黄铃恳求极为生气的老师们让已经失去家园的弟弟回学校。站在姐姐身旁,前一晚刚从里面偷跑出来的黄希眼巴巴看着,两手在书包后面用力拉扯。书包里除了书本,还有一件全新白T恤,“新衣服是学校刚发的,我本来想回到北川,找到爸爸再穿”。后来他进校门前换上了新衣服,“回学校也应该穿”。


震后少年的心灵拼图
文/贾冬婷   摄影/关海彤
  “真像是一场梦。”
  蒙太奇效果的大头贴让4个15岁女孩的笑脸美好而缥缈,向利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翻看。她昨晚又梦到和她们在一起了。大地震中倒塌的聚源中学教学楼把5个好朋友埋在废墟下,2人死亡,1人失踪,1人截肢,只有她完好地被救出。


口述:孩子,老师来了
口述/魏文明   文/李晶晶
  魏文明,“80后”的一代。他是学大教育成都双楠校区总监,地震后的第3天,进入到重灾区——青川县木鱼镇。他带着这里的孩子,重新找回了失去的笑容。


邓婕眼中的孩子们
口述/邓婕   文/孟静
  采访在邓婕、张国立家中的小花园中进行,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一声声唤她“妈妈、妈妈”,邓婕说:“宝宝别闹,妈妈上班呢!”这是她收养的两个孩子,与震区的孩子们比,无疑,他们是非常幸运的。
  5月17日,全国妇联联合杨澜发起了“汶川大地震孤儿救助专项基金”,川籍的邓婕、重庆籍的蒋勤勤和心理专家金韵蓉参加了第一批的“母爱在行动”。


为孤儿选择家庭:孩子的利益最高
文/陈超
  “过去,我们的收养过程大多是为家庭选择孩子,地震灾难过后应该反思的是,如何为这些孤儿选择家庭。”中国社工协会儿童希望救助基金的总干事吴建英对我说,“地震孤儿遭受到不同寻常的心理创伤,在收养家庭的选择上需要更谨慎。孩子的利益是最高的,中国的收养观念正面临转变。”


到都江堰救助孩子的心灵
口述/许小安  文/贾冬婷
  灾后3到6个月,从世界各国经验看,是最危险的阶段。灾难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还在刺激中,处于麻木状态,一点生活重新趋于稳定,发现无家可归,悲伤就会日益清晰,变得孤独甚至自伤。
  我们心理救助团队在这里的短短几天,让孩子们把恐惧、悲伤释放出来,但这只是心理重建的开始,更重要是建立长效机制。


【文  化】
话题:有一种观看,我们已经陌生

文化:在雅典看展览

时尚:不是环保袋,也不是It包

建筑:老夫聊发少年狂

家居:一屋子的废物

流言:把姓名留给真正伟大的作品

思想:真正的善行

书与人:莱辛看待世界的方式

【科  技】
健康:气泡饮料瘦身术

生命八卦:鸭嘴兽传奇

【专  栏】
投资物语:“受灾股”还是“救灾股”

军事夜话:北斗卫星也是“大买卖”

个人问题:谁来说第一个笑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