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鱼:为何而来?

(2007-03-15 10:28:59)
分类: 编辑手记
-----------------------
本文摘自网友阿鱼的博客
-----------------------
  当听说黛玉摇身一变成了妙玉的时候,我心里突然生出了一丝悲哀:难道一旦身为红楼梦中人,就只有青崖撒手皈依佛祖这一条出路?
 
    买了一期有关陈晓旭
事件的《三联生活周刊》,刊物里提到一种说法——人是有三种活法:一种是物质上的,一种是精神上的,一种是灵魂上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都只活在物质上,一部分人除了物质之外,还需要从文化艺术上寻求精神的满足,另外还有些人走得更远,他们要进入灵魂的层面,选择一种信仰,才能够活得坦然平静。
 
    这种说法实际上跟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模型很像,只不过更感性一些。马氏认为:人的需求有五种,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除了生理需要是必须的,其他几级并不是逐级跃进的,对某些人来说,可以兼而有之,也可以略去一二。
 
    我想我大概是属于那种需要从精神上获得满足的人,然而思考越多,头绪越乱。当儿时的一些愿望一一实现,为什么自己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如愿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为什么又会慢慢感到厌倦和疲惫?明明从心眼里鄙视那些只为名利奔忙的庸人俗物,可是一旦自己在现实面前感到弱小,又总对自己的信条产生怀疑?一直渴望着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可为什么又非要远远离开父母,宁愿一个人在外漂泊?……
 
    我之所以感到一丝悲哀,不是为黛玉的遁入空门,而是无奈的发现,原来我之所以一直不那么快乐,是因为我早已失去目标。从前,我弹琴唱歌,梦想做一个校园歌手,我快乐;我疯狂恋爱,发誓要守候她一辈子,我快乐;我码字挣钱,让父母不再为高昂的学费发愁,我快乐;甚至在我连续两年考研的过程中,我都不曾像现在这样消沉失落,只因为那时我有着再明确不过的目标:一定要考上!那个时候,我是痛并快乐着。
 
    可是现在呢?当生活陷入周而复始的套路,一天天按部就班,我才发现自己已经习惯了去随波逐流。既看不到未来,又没有衣食之忧,既不愿在工作中投入太多,又在闲暇时无心用功。从前我会对自己说,你要努力,要让她过上幸福生活,如今目标的骤然缺失,反倒让我自己的生活六神无主。
 
    如果真有上帝或佛祖,我想要问你:究竟是为了什么,会让我在这尘世中走这一遭?这漫漫人生之路,我究竟是为何而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