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记忆中的攀枝花
标签:
叶永烈杂谈 |
分类: 叶永烈:散文 |
叶永烈:记忆中的攀枝花

在广州街头,我曾看到高大挺直的树,盛开火红火红的花。远远看去,像一团火焰似的,非常醒目。
“这是什么树?”我问“老广东”。
“它呀,像披红挂彩的英雄,我们都喊它‘英雄树’。学名叫木棉。国有国花,城有城花,英雄树是我们羊城的城花。”
从那以后,英雄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意想不到,在四川金沙江畔,也有这种英姿飒爽的树。不过,那里的人们称它为“攀枝花”。
如今,攀枝花的大名,已经传遍全国,然而,它已不是花木的名称,而是地名。
说来有趣,这地名是这么来的:在金沙江畔的荒山野岭之中,住着七户人家。那里长着一棵攀枝花,于是,人们就把那里喊为“攀枝花”。一九五四年,地质工作者在那里发现了宝藏。喜讯传到北京,立刻派出一支英雄的队伍开往那里。拓荒者们在那里开山辟地,用劳动的双手建成了规模宏大的现代化矿区——攀枝花。
在这英雄们开辟的、用英雄树命名的地方,埋藏着一种英雄的金属——钛。
钛,当人们在十八世纪末发现这种神奇的元素时,便以希腊神话中巨人族的英雄——泰坦(Titan)来命名它。在古希腊,“泰坦精神”就是勇往直前的同义词。
钛,确实是一种具有英雄气质的金属。
钛,银光闪闪,轻盈而又漂亮。
它拒腐蚀——大名鼎鼎的强腐蚀剂“王水”能够吞噬白银、黄金,而对钛却无可奈何!有人曾把一块钛片扔进大海,经过五年后取出来,依然亮闪闪的,没有一星半点锈斑。
它不怕火——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烈火见真金”。其实,金的熔点不过1063℃,而钛的熔点高达1668℃,比号称“不怕火”的黄金还高出六百多度。当黄金早已熔化成液体的时候,钛仍能在烈火中屹立。
它坚强——它的比重比铝稍大,比铁轻百分之四十二,而机械强度却比纯铁大一倍,比铝大三倍。
正因为钛具有英雄的气质,所以它有着广泛的用途。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桂冠”称颂它。
人们赞扬它是“太空金属”、“空间金属”——钛,已经成为宇宙航行的重要角色。人们用这种轻盈而又结实的金属,制造宇宙飞船的船舱、骨架、推进系统,制造火箭、导弹发动机壳件。如今,有的超音速远程截击机用钛作为主要结构材料,占总重量百分之九十五,称为“钛飞机”。
人们称誉它是“新兴金属”、“时髦金属”——“钛坦克”、“钛潜艇”、“钛军舰”、“钛炮”、“钛枪”……种种“钛式武器”,已经在世界上出现。由于钛耐腐蚀,在化工厂、造纸厂、制药厂、漂染厂、食品厂、电镀厂、炼油厂大受欢迎,出现了各种各样银光闪闪的“钛式设备”。
人们还赞扬它是“生物金属”——这是一顶难以从字面上理解含义的“桂冠”。有一次,我到上海异型钢管厂采访,看到一种剖面近似于梅花形的异型管。一打听,那不是钢管,而是钛管,定制单位是医院。原来,这是一种“人造骨”,可以用来“顶替”人体中某些损坏了的骨头。钛耐腐蚀,对人体又无毒,更可贵的是,钛跟人体组织很合得来,肌肉会紧紧地与“人造骨”长在一起。这样,钛又获得了“生物金属”的美称。
令人奇怪的是,钛,曾经有过一顶很不相称的“帽子”——“稀有金属”。这是因为人们在发现钛之后,想在大自然中寻找它的踪迹,然而,所获寥寥无几,于是便称钛为“稀有金属”。
如今,钛再也不是“稀有元素”了。攀枝花,是一座“钛城”、“钛都”。据探测,攀枝花的钛的储藏量,占全国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世界上罕见的大钛矿之一。另外,攀枝花还有铁矿、钒矿……攀枝花,已经引起了世界的注意。
其实,那些英雄的金属,早在盘古开天之时,便已埋在金沙江畔。它们沉睡在那里。一直到英雄的队伍高举着红旗开到哪里,他们“三块石头架口锅,宿营就在山窝窝”,“天是罗帐地是床,澡堂就在金沙江”。他们唤醒了沉睡了千万年的英雄金属。
啊,我赞美英雄的金属,赞美攀枝花——英雄树,我更赞美那些披荆斩棘、战天斗地、勇往直前的英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