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永烈:孪生趣闻

(2007-01-22 19:40:23)
分类: 叶永烈:散文

叶永烈:孪生趣闻

 

叶永烈:孪生趣闻

 

 

我翻阅着一本罕见的影集。里面的照片,总是双双对对,面目酷似,有的像同一个人拍的两张照片。原来,这厚厚的影集,是孪生现象的重要研究资料。每页除贴两张照片(或合影)外,还一一写明孪生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情况等等,既是“户口簿”,又是“病历卡”。

我是在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遗传研究室里,看到这本有趣的影集。双生子研究组 方先生拿出上海徐汇区的孪生人名册给我看,光是新乐街道便有151对;漕北街道有85对,其中有两对是三胞胎。他告诉我,孪生是常见的,平均88次生育中,有一次生双胎。虽然我国究竟有多少孪生人尚无精确统计,但是照此比例推算,则有近千万之多!

我细看着孪生人名册,发觉绝大部分孪生人的名字是对偶的,如保国、保民;文豪,文杰;小玲,小;耀强,耀刚……孪生子,孪生女,也有孪生一男一女。

老方告诉我关于孪生人的重要科学概念:有的孪生人是由同一卵子分裂产生的,叫做“同卵孪生”或者“单卵孪生”;有的则是由两个卵子产生的,叫做“异卵孪生”或者“双卵孪生”。同卵的孪生人,更加相似。

我在那本相册上,看到每页都有“苯硫脲”一栏,不解何意。老方解释说,把苯硫脲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滴在被检查者的舌根上。正常的人,马上就会辨出苦味。也有的人不知苦,称为“味盲”。凡同卵孪生人,要么都是味盲,要么什么都不是。同样,要么都色盲,要么都不是。异卵孪生人则不尽一致。

我还注意到“耳垢”一栏。这也是孪生研究的项目之一。原来,人的耳垢分两种,一种是干耳垢,老方看了一下我的耳朵,马上断定是干耳垢,因为耳垢干而碎;另一种是湿耳垢,粘,有油。凡同卵孪生人,要么都是干耳垢,要么都是湿耳垢。眼睑也是如此,同卵孪生的,要么都是双眼皮,要么都是单眼皮。就连指纹、掌纹、足纹也极其相似。

同中有异。同卵孪生人的发旋方向正好相反,一个左旋,另一个必定右旋,犹如镜象,称为“镜象对称”。我很有兴味地看到相册上同卵三胞的照片,这三胞两男一女,名字叫张国华、张国民、张国珍,出生于195345,上海宝山县人。哥哥的发旋朝右,弟弟左旋,妹妹的发旋居于正中!

像册上有两张照片,酷似一人,同生于1960年,姓名却分别为“沈勇”、“鲍伟民”。老方告诉我,这是一对孪生子,出生不久,他们的父母只想留一个,便把另一个送人作寄养子。

于是,这对孪生子从小分开,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无锡,彼此间没有联系。然而,在1974年,上海的那一位得了精神病。由于精神病是遗传的,医生便向他的父母询问家史,这才知道还且位孪生兄弟在无锡。不久,医院派人去无锡调查,获知那位孪生兄弟也发了精神病,兄弟俩发病时间只差一个星期!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巧合的现象呢?1953年,罗马大学孟德尔研究院吉列德博士在对15000多对孪生人进行调查之后,从遗传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提出了崭新的概念——“时间遗传学”(Chronogenetics)。他认为,孪生人从父母那里接受了相同的遗传病信息,到了一定的时间,这相同的遗传病信息发生了作用,于是他们便在几乎相同的时间里患同一疾病。吉列德博士创立的“时间遗传学”,得到各国遗传学家的赞同。如今,中国科学工作者也正在进行这一研究。沈勇和鲍伟民从小分离,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却同时患同一遗传性疾病,可以说是“时间遗传学”的重要例证。

我记得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写过一本名为《科西嘉岛两兄弟》的小说。这本小说描写孪生子——路易和路贤的趣事。有一次,路易在巴黎郊区与一个人决斗,被枪弹击中胸部。此时路贤在800公里以外的科西嘉岛上骑马,却忽然感到胸疼!小说当然是虚构的,但是,近年来国外发表了许多类似的报道,称这一现象为“孪生人的神秘联系”。

我问老方,你以为是否存在这种“神秘联系”?他没有正面答复我的问题,却举了一个例子:上海有一对姓张的孪生姐妹。有一次,妹妹坐长江轮船经过南京时,梦见姐姐说想吃田螺。于是,妹妹就买了田螺,来到上海闵行看望姐姐。姐姐一见田螺,非常高兴,说自己前几正在想吃田螺呢!还有一次,姐妹俩发了工资,各自都去买了裤子。姐姐在上海南京路上买的,妹妹在上海淮海路上买的。回家一看,两人买的裤子的款式、颜色,完全一样——她们事先并没有商量过呀!

孪生人之间惊人的相似,使人们感到兴趣。不过,相似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相似的“遗传因子”,并不一定导致相同的人生道路。我在相册上看到一对孪生子照片,下面注明,哥哥现为复旦大学哲学系学生,而弟弟却是文盲!人,终究是“社会的人”。人生道路不光取决于“遗传因子”,还取决于社会环境和个人的努力。

现在,关于孪生现象的研究,已经引起了科学界的注意。日本已经成立了孪生研究所,美国一年一度举行孪生人大会。在我国各地,也已经有一些科学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孪生问题。

老方告诉我,研究孪生现象,除了在遗传学上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之外,还有一定的现实作用。比如,“时间遗传学”便指出孪生人遗传病的“同步”关系,因此当其中的一个发病,医生应马上对另一个采取预防措施,往往可以减轻病情或不发病。

令人感兴趣的是,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开展,“一胎化”越来越普遍,孪生的比例也有所下降。据统计,孪生一般头胎较少,而三、四胎居多。普遍生一胎,那么,不再会是88次生育中有一次双胞,将会提高到90多次甚至100次以上的生育中才出现一次孪生。这样,也更有利于节制人口,发展生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