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永烈:清静的长假
每逢长假,我总是足不出户,悠然坐在家中,看着电视屏幕上那人头攒动的旅游景点。我家地处上海闹市,在长假期间我连百货商场也难得一去,以避开黑压压的购物人群。并非我不喜欢旅游,我已经接连推出我在许多国家拍摄的摄影选集,也出版了一系列“行走文学”纪实长篇。我喜欢打“时间差”,因为“坐家”是自由职业,我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创作时间,大可不必与“上班族”争道抢先。我“反其道而行之”,你行我止,你止我行:当“上班族”忙于在长假中出行的时候,我安居家中。等到他们打道回衙,我则准备出行。
对于我来说,长假是难得的宁静。平日不住地响起的电话机,此时三缄其口。偶而电话铃响,一听就知道是儿子、媳妇从海外打来的问候电话。因为往常频频来电的,大都是报刊或者出版社的编辑,向我约稿、催稿,而此刻他们忙于度假,也就“放松”了我。我呢,平时在编辑们的催促之下,忙于赶稿子,而在长假这难得的毫无干扰的日子里,可以安心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就拿今年春节长假来说,我和妻一起在家完成了一项庞大的“工程”:把结婚四十年来的家庭照片来了个“兜底翻”,从中挑选出两千多帧,每帧照片贴在一页A4白纸上,用电脑打上说明词(其中包括标题、拍摄时间、地点以及左是谁、右是谁之类)。然后,以内容分类,以时间为序排列,分装成十一巨册,整整齐齐安放在玻璃书柜里。这项“工程”早就想做,无奈平日写作太忙,终于趁春节长假中一口气完成。
这一回“五一”长假,则是在写作中度过。不过,这写作与往常不同。平日我忙于长篇写作,一部长篇接着一部长篇。创作的“思维连续性”往往很强,我在写长篇的时候,总是“一门心思”,很难停下来写别的东西,除非遇上特急的写作任务。这样,有时想起来要写篇短小的散文,却因长篇在写,很难分心。我往往在电脑中随手记几笔,把散文的构思记下来,待空闲时再写。正巧,在“五一”节前,我的一部长篇新著杀青,于是我利用长假自由自在写散文。我喜欢散文,因为我的纪实文学写的是历史,写的是时代,写的是他人,而我把散文称为“心中的花”,可以抒发内心,倾吐自己。我把电脑中那随手记下的一段段构思,写成了一篇又一篇散文,有时一天写一篇,也有时写两篇以至三篇,一个长假下来,竟然写了十几篇散文。一家出版社正在出版我的散文新作选。这些长假中的收获,无疑将成为我的散文新作选中的“最新作”。
我也曾经利用长假整理过往日的手稿,大批的书信,复印、分类、整理过上千篇报道……每一回长假,我都安坐家中,过得那么充实,时光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长假其实不长,七天一晃就过去。这一回,当“五一”长假刚刚结束,披着一身山野阳光的“上班族”们度假归来之际,我则手持在长假期间预订的机票飞往桂林,应邀出席在那里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书市,为我的三部新著签名售书并顺道前往越南。
2004年5月7日上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