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叶永烈纪实文学 |
叶永烈:爱之病·爱滋病·爱资病
内容提要:二十年前我写了爱滋病将传入中国的预言小说《爱之病》。遗憾的是,当时这部十万字的中篇小说被扼杀了!
十二月一日,是“世界预防爱滋病日”。屈指算来,今年的十二月一日,已经是笫十八个“世界预防爱滋病日”。
在整整二十年前,我写了十万字的以爱滋病传人中国以及中国科学家如何与爱滋病作斗争的中篇预言小说《爱之病》。遗憾的是,这篇应《羊城晚报》之约而写的中篇预言小说《爱之病》,无法发表,原因是当时中国没有一例爱滋病人,发表这样的小说会引起国外媒体误会,以为中国有爱滋病!
一九九九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叶永烈文集》时,我在笫二十八卷收入了这篇预言小说,并把《爱之病》作为这一卷的书名。
一九九五年,我曾经发表过关于中篇小说《爱之病》遭到扼杀的经过的文章,现在照录于下:
也正巧,几天前,十二月一日是第八回“世界预防爱滋病日”。这样,使我想及我的一篇题为《爱之病》的预言小说的遭遇……
由于“世界预防爱滋病日”的到来,我从最近的报纸上读到一连串关于爱滋病的最新惊人数据:全球的爱滋病患者已达四百五十万人,有一千四百万人染上了爱滋病病毒,而每天有六千多名成年人和五百多名儿童受到爱滋病病毒感染……
最令人震惊的是爱滋病在中国的传播。原本爱滋病被视为“西方的妖魔”,与中国无关。我国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中国已发现爱滋病患者为四十三例,爱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五至十万人!这几年,中国发现的爱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呈激增的趋势。
看罢这些关于爱滋病传入我国的报道,使我感叹万分,我不由得想起我在科幻小说《爱之病》中的预言,竟不幸而言中!
一九八一年春,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发现了一种奇特的“超级癌症”。这年秋天,这
“超级癌症”。在美国蔓延,无药可治。一九八二年九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命名这种新发现的传染病为“ACQUIED IMMUNE DEFCIENCY SYNDROME”——“后天性免疫力缺陷综合症”。英文开头字母“AIDS”,先是被译成“艾滋”,后来被译成“爱滋”。
我凭着科幻小说作家的敏感,注意到这种新发现的、危害广泛的“爱滋病”,并断言爱滋病必定会在中国敞开国门年代,成为中国的巨大威胁。在一九八五年,当《羊城晚报》约我写连载小说时,我就以爱滋病大举侵入中国为题材,写成十万字的“预言小说”,取爱滋病的谐音《爱之病》作为篇名。
我的关于爱滋病的预言也被证实了。
小说指出,爱滋病并非只是“爱资病”,只在资本主义国家传播。随着中国打开国门,对外开放,成千上万的外国人涌入中国,中国不再是“安全地带”。爱滋病的红灯在中国亮起。
小说写了这样的故事:中国卫生部决定在北京建立爱滋病研究所,在新疆沙漠深处建立爱滋病医院,并成功地用中药制成“反滋一号”治疗爱滋病,引起世界的注意。外国派女特务潜入沙漠,盗取“反滋一号”配方。我公安部门在逮捕女特务后,宣布无罪释放,而我卫生部则宣布中国无偿培训外国医生并公开“反滋一号”配方,因为战胜爱滋病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在这方面中国不实行技术保密……
这篇小说寄给《羊城晚报》之后,他们以题材新颖、故事精采,而且立意很好,打算连载。就在连载前,他们把稿子送广东省卫生部门审阅。这一“审”,变糟了!卫生部门说,我国迄今没有发现一例爱滋病患者,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多么优越,而这篇作品却写爱滋病已经传入中国,发表后会引起“误导”,引起“新闻混乱”!
就这样,这篇小说被“枪毙”了。尽管我声辩既然是小说,那就意味着是虚构的,不存在引起“新闻混乱”的问题,可是毫无用场。无奈,我只得抽回小说。
还好,中国毕竟是一个大国,有很大的回旋余地。我把小说转给《成都晚报》,于一九八六年七月至九月连载。后来,这篇《爱之病》收入我在一九八七年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选。
一九八七年,我还曾应邀赴广州,策划把《爱之病》改编成话剧。只是限于经费,未能搬上舞台。
从写作《爱之病》到今日,十个年头过去了。这篇小说已经被列为中国最早以爱滋病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当年小说中所“预言”的爱滋病大举侵入中国,早已被证实。就连用中药治疗爱滋病,也被证实——在纽约的一位中国医生由于用中药有效地治疗爱滋病而门庭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