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叶永烈:散文 |
叶永烈:加盟博客的感想(修改稿)下
我很久都不去新浪网了,最近看到很多人在自己的博客谈新浪博客,就去逛了一下……
刚登上新浪的BLOG,自然就会想到这些问题。这不,新浪BLOG首页就让我哭笑不得。为什么呢,因为首页有个栏目,叫“热点博客”。
我真想打个电话去问一下,什么叫热点博客?为什么同在首页的“人气博客”第一名没有列入“热点博客”?难道有什么不同吗?
我随手在“热点博客”中进入了叶永烈的博客,这可能是因为我一向喜欢读叶永烈的文字吧。但是,进去以后发现,左下角的计数器只有2600多,最新的一些文章的点击数也就十几二十,少的只有四五个点击数。
我不是以点击数论英雄的人,我翻看了叶永烈的博客文章,甚为喜欢,到底是老叶。
但是,我奇怪的是,这样的博客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来是个“热点博客”啊。
仔细一看,可能新浪的这个栏目应为“名人博客”才对,虽然其中大部分名字我不熟悉,但我想新浪确实应该是用这个栏目来呈现名人的效应。
问题在于,名人就名人,新浪强打名人牌也不是秘密了。但是新浪这种羞答答不肯写明“名人博客”,而代之以“热点博客”,就有些滑稽了。或许,新浪原本以为名人就一定等于热点吧。
叶永烈的博客显然给了新浪一个响亮的耳光。名人也好,作家也好,未必就一定是热点。现在很多文学大师的作品,有的只印刷了几千册,甚至不算名人。
叶永烈算名人,也算著作等身。我喜欢他一些作品,几乎完全依靠档案就写出一本本报告文学和专辑。因为这些档案其实人人可以查阅,和几少数人有资格采访不同,这种用人人能获得的资料写作,其实就是博客精神。
博客作者,99%是平常人,他们无法甚至没有资格如大媒体的名记者(如闾丘露薇和吴晓莉)那样拥有采访资源,博客可能在图书馆未必能进去一些特别的阅览室。但是,好的博客就善于运用人人可以得到的资源,调配成自己的独具一格的内容,这就是博客精神……名人其实未必是博客,余秋雨起个别的名字开设博客可能什么都不是。
一个博客,最起码的就是,当你的文章除了自己没人点击,也依然继续,才是真的博客。
新浪可能不愿意正儿八经宣称自己其实就是名人博客,或者是戴了博客帽子的名人,而是用热点博客羞答答包装起来,其中的心态其实很值得琢磨。
我想,博客的火热会慢慢淡下去,淡下去后就会有大量的真正的博客留下来。他们并不按照所谓的商业模式来运作,而是真正地开掘自己的所见所闻,就如一个平常人挥洒自己的一切。这个角度来看,芙蓉姐姐其实是很有博客精神的。
因为每个人总有知音在这个世界上,互联网就是把知音最大限度地整合在一起。因此,拥有大批知音同好,也就不是名人和流行歌星的专利了。
到了互联网,余秋雨实际上是不如芙蓉姐姐的,因为后者才是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人,就如现在千千万万个博客那样。
所以,新浪也就没有必要羞羞答答的,你就继续你的人气吧,偶像名人还是能引来很多粉丝的。干脆,就把“热点博客”正名为“名人”博客。多好!
这篇《羞答答的新浪和叶永烈的BLOG》的作者,谈了许多值得记取的意见,不过他疏忽了重要的一点:“叶永烈的BOLG”在新浪博客上“开张”才三天呢,难怪点击数还只有2600!
这篇《羞答答的新浪和叶永烈的BLOG》迅速地的互联网上传播,许多“博客”加以转载。“羞答答的”新浪网显然注意到这篇文章,在翌日——11月6日,把我的博客的名字出现在新浪新闻频道的主页里。新浪新闻频道的主页是点击率极高的网页,因为在中文的新闻网页之中,办得最好的就是新浪新闻频道。我在几年前就把新浪新闻频道定为主页,每天必读。由于我的博客的名字出现在新浪新闻频道的主页上,一下子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点击率扶摇直上。光是11月6日那一天,点击率就超过四万!其中一篇文章日点击率超过五千,被列为那天新浪博客的“人气文章排行榜”之首。就连我的小儿子也在美国旧金山看到了,用Skype与我通话,说博客挺不错。由于点击率升高,有人甚至在我的文章的附言栏里粘贴起广告来,真可谓无奇不有!
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很赞同“didadiao”的这一见解:“一个博客,最起码的就是,当你的文章除了自己没人点击,也依然继续,才是真的博客。”
有人说,博客是一个人的杂志。确实如此,建立博客个人网页之后,我既当作者,又当编辑。既要写文章,又要配照片。有的照片前些年是用胶片拍摄的,还必须用扫描仪扫描或者用数码相机翻拍,再一次次加以缩小,才能粘在网上。网页要经常更新。办好这“一个人的杂志”,也并不容易。
加盟博客,使我有机会浏览网友们各式各样的博客。博客是大众化的网络世界。不论是天真烂漫的小学生,还是皓首银发的长者,你只消在博客网上注册,就能获得一块属于你的网络天地。只要你喜欢写作,你就可以在博客上找到一个自由发表的园地。据统计,博客的作者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是普通的写作爱好者,而非专业作家。我不由得记起,我正是在十一岁的时候,投寄一首小诗得以在报上发表,从此培养了我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以至把写作作为终身的职业。如今的青少年有了博客,可以把自己的作品随时随刻贴在网络上,比我小时候的条件要优越得多。博客已经成为渲泄写作情绪的广阔园地,也成为培养千千万万网络写手的大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