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叶永烈:散文 |

| |
接到长子从美国打来的长途电话,一开头,就使我不解。他问我:“爸爸,那本《巴顿将军》,还在家里的书架上吗?” 他干吗问起那本《巴顿将军》呢? 巴顿(GERORGE S PATTON, 1885.11.11-1945.12.21),美国功勋卓著的著名将领。这一回,巴顿将军竟出乎意料帮了他的大忙! 他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之后,便开始寻找工作。在美国,找个临时性的打工的机不算难,可是正儿八经地在大公司里找个长期性职位并不容易, 尤其是外国人──他在那里算是“外国人”了。 老大原本是学材料科学的。他先在美国读材料科学硕士。他的专业跟军事有关, 本来在美国算是“吃香”的专业。只是海湾战争结束之后,再加上苏联解体,美国的防经费大减,使他的工作机会也大减。他几次去参加应聘面试。尽管他连面试时该穿单排钮扣西装还是穿双排钮扣西装,都仔细考虑到了,无奈由于粥少僧多,他却一直未能被录用。 这么一来,他打消了读材料科学专业博士学位的念头。因为博士生的年薪比硕士高,找工作更困难。 好在他很灵活,马上改学电子工程专业,又拿到了这个专业的硕士。 就在这时,才去美国一年多的弟弟,刚拿到电脑专业的硕士学位,便被美国的大公司──“AT&T电话公司”所录用,年薪颇高。他比弟弟早去美国两年多,反而找不到工作,心中不由得十分着急。 这一回,他乘飞机去美国的大名鼎鼎的通用汽车公司应试。几十人角逐一个职位。 报名者绝大部分是美国人。他作为一个“外国人”,跟这些美国的硕士毕业生竞争,不见得有多少希望。 在面试时,考官并不注意他穿的西装是几排钮扣,却冷不防地一上来就问他:“你知道巴顿将军吗?” 巴顿将军跟汽车公司,简直风马牛不相干!他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却侃侃而谈,谈得头头是道:巴顿是美国著名的陆军将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这位美国第七军团司令,率领美国坦克部队横扫地中海和欧洲,威震世界。就在他战功显赫之际,突然死于车祸…… 对了,巴顿将军死于车祸,这一点跟汽车有关。于是,我的大儿子便大大加以发挥。考官露出了笑容…… 原来,老大虽然学理工科,却喜欢文学,平常在家中爱看各种杂书,也爱写作。十四岁那年,他便由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童话集。上大学时,他的文章曾在《光明日报》头版发表,并荣获共青团中央和《光明日报》举办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征文优秀作品奖。正因为如此,他不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连《邱吉尔传》、《巴顿将军》之类的“闲书”都爱看。 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回,那本《巴顿将军》在美国求职时派了大用场。 听罢他娓娓而道巴顿将军,那位考官说了声“OK”。就这样,他竟然幸运地被录用了。 其实,那位考官见他是中国人,于是随口问起巴顿将军,想试试他对于美国的历史有多少了解。在考官看来,很难录用一个对于美国历史毫不了解的外国人。至于专业水平如何,反正学校里有成绩报告单,大可不必再进行面试…… 不久,他接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正式录用通知,那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于是,赶紧给我打电话,一开头,就问起家中那本《巴顿将军》! 他在前往通用汽车公司报到时,接到公司来电话:“请乘飞机来,不必开你的汽车来。我们是汽车公司,会优惠为本公司职工提供汽车。我们不希望本公司的职工外出时驾驶别的公司出品的汽车。” 他连忙卖掉了他的旧车。那辆旧车,是他的导师以几千美元转让给他的。说实在的,倘若开着这么一辆轿车外出,确实有“伤”通用汽车公司的“面子”。 从此,他变得非常忙碌,一个月内差不多要出差四回,成天价在美国飞来飞去,甚至出差到别的国家去。因为他年轻,又没有后顾之忧──尚未成家,何况在上海时就因擅长社交而有着“公关先生”的雅号,所以要出差,总是派他去。 他给我们打来电话,一口气聊了二十来分钟。他说,他刚刚出差回来,到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去了,又去了波士。 在外面跑了一个来月。一回到印第安纳,没有见到家信,很着急,又想及五月十四日是母亲节,所以赶紧给家中打电话。 他说,如今出差太多。最初,出差坐飞机,住“希尔顿”之类五星级宾馆,很高兴,现在已经“疲”掉了。可是,刚回来,四天后又得出差。下月,还要去日本。 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他算是七级。最高的是十六级。他说,还想再念个企业管理学位。有了这个学位,提升会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