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癌症诊断五大新策略(一)

(2011-11-16 14:34:24)
标签:

杂谈

http://s12/middle/470bc190gb1d4540331fb&690

病毒迫使癌肿现形

 

    借助间谍病毒,渗入患病部位碱基、发送内部识别信号。最近,这项颇具创新性的诊断技术的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蒂莫西·克莱普(Timothy Cripe)研究小组采用这种方法,成功诊断出小鼠体内的肿瘤。研究人员从基因上修改了疱疹病毒,使其仅在癌细胞内复制并且携带荧光蛋白质编码基因。目标癌细胞会分泌出荧光蛋白质,后者在病毒接种几天后就可以从血样中检测出来。研究人员从90%以上携带肿瘤的小鼠血样中检测出荧光蛋白质,而健康小鼠体内荧光蛋白质浓度则极低。通过这种方法甚至还能发现直径仅几微米的肿瘤(相当于人体内直径几毫米的肿瘤)!

 

有利于早治疗

 

    如果这一成果在病人身上得到验证,那么该项诊断技术的检测能力至少等同于成像技术和生物学样本(大肠癌病人粪便中的血液、前列腺癌病人血液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蛋白质)分析技术,而且费用相对较低,可靠性却更高。这种诊断法的另外一个潜在好处是,所采用的疱疹病毒能够摧毁被病毒侵袭的癌细胞,因而还可能具有治疗作用!不过,由于这种方法无法确定肿瘤的位置,所以应用起来并不容易。它可能被优先用于具有已知基因缺陷或者已经患病的高风险人群的诊断。如果用这种技术诊断出癌症,医生就能及早判断从何处着手治疗。

 

 

(11月号 总第74期 癌症诊断五大新策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