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阿尔卑斯山奇怪的生长危机 编译 肖黎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有研究表明阿尔卑斯山正在——延伸。一些地质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山体衰退的信号,但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它正值旺盛生长期。争论由此展开。
就在10年前,如果你向地质学家问起阿尔卑斯山的情况,他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你说,它属于年轻山脉,正处于旺盛的生长期。他也许还会进一步解释说,它的生长动力来自于非洲和欧洲两个大陆板块开始于60年前的碰撞。他甚至会为你详细描述这一过程:在碰撞的作用下,地壳在水平方向上缩短,岩石受到挤压,所以变形或破碎,于是巨大的断层出现,使得地壳板块有几百公里重叠在一起。这一重叠最终形成了阿尔卑斯山的地势起伏。在这种情况下,山峰的增高(勃朗峰及其邻近高峰平均每年升高1毫米),连同变形和近来的地震活动,都是这一持续碰撞的结果。但是,这种说法却与科学家们近10年来所积累的观察、测量结果不相符合。
非典型断层……
今天,我们已经证实,阿尔卑斯山,至少其西边的部分,水平方向上已不再缩短,而是恰恰相反——在延伸!不久之前,还有很多地质学家对这个惊人的现象持怀疑态度,而现在,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将他们区分成若干阵营。
当时,由于科学家们深信西阿尔卑斯山在挤压作用下缩短,因此将这些正断层看作了简单的地方性的例外!但皮埃尔·提卡尔却要把问题弄清楚。1995年,他要求在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求学的克里斯蒂安·苏(Christian Sue)创作以此为题的博士论文。当年的博士生如今已成为地质学家,在瑞士纳沙泰尔大学(Neuchatel)任教,他回忆说:“我们的目的是鉴定裂口的类型,这种裂口在西阿尔卑斯山导致了地震。我意识到正断层数量极多,尤其是在那些地势最高、变形最为严重的地区”。当他的论文结束时,事情似乎已经很清楚了:西阿尔卑斯山不再缩短。然而,科学家们仍持有怀疑态度,因为这一消息震动了原有的看法。直到2000年初,传统意见才在种种迹象面前开始动摇。曾在法国尼斯大学工作埃里·克加莱(Eric Calais)讲述说:“我们与格勒诺布尔、尚贝里和蒙彼利埃的同事们一起,在阿尔卑斯山上建立了一个地质测量网络。开始,只是简单地想对与非-欧大陆板块碰撞相关的缩短的严重程度进行测量。若干GPS长期测量站被设立在法国里昂略北的地区与波河平原(Po)的都灵之间,在西北/东南的线路上,沿着曾经认为的缩短方向。”测量是持续进行的,24小时不间断,365天日日如此。因此,科学家们随时都可以了解到每个测量站的位置及其相对移动,对地壳运动的状况自然也有所掌握。“结果很清楚:中部高峰与波河平原轻微远离,西阿尔卑斯山因此不再缩短,”这位今天在美国普渡大学(Purdue)工作的地质学家接着说。
开始于500万年前的现象
具体说来,测量表明法国里昂与意大利都灵之间的距离每年增大0.5毫米。终于,就在最近,克里斯蒂安·苏和他的学生德拉库(Bastien Delacou)及尚帕涅克(Jean-Daniel Champagnac),仍然是借助地震和相关的断层研究,指出地壳的这一延伸对西部和中部的阿尔卑斯山同时产生了影响。但是,重点在于它仅仅关系到山脉的最高峰。根据这三位地质学家的说法,这一现象可能开始于500万年前……今天,延伸的事实看起来是非常明显,以至于没有人再对此产生怀疑了。但它是如何开始的?关于这个问题的激烈争论从未停止过!大量争论集中在鉴别有可能产生地震的活跃结构上。
克里斯蒂安·苏和他的同事们认为,这种延伸更有可能是阿尔卑斯山“提前退休”的预兆!解释如下。最高的山峰同样是扎根最深的。在压缩作用下,地壳在向高处隆起,但是地下部分也会增厚。山体的地下基础随着地势的升高厚度也在增加。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0公里,但西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厚度达到约50公里。我们只在这个地壳厚度极大的地区观察到了正断层及地壳的扩张。其实,正如克里斯蒂安·苏解释的那样,高的山脉处于不稳定平衡。“它的保持取决于‘有限’力量与‘体积’力量之间的关系。‘有限’力量是由大陆板块碰撞(这里是欧洲大陆和亚得里亚海地块)造成的压缩而产生的力量,‘体积’力量与山脉的重量相关联,有深入拉伸地壳的倾向。如果前者持续大于后者,压缩占了上风,地壳便会加厚;但是当体积力量占上风时,山脉便会以Gravitaire的方式延伸并下沉。”我们称之为“展开”或“Gravitaire倒塌”。这一恢复平衡的现象活跃在安第斯山、落矶山和喜马拉雅山,早已为地质学家所熟知。但阿尔卑斯山同样也属于这种情况吗?“正断层位于山体最高部分、且大部分是由沿山脉轴垂直延伸所造成的事实,也支持了这一假设,”克里斯蒂安·苏肯定地说。是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释勃朗峰及其邻近山峰现在的升高呢?通过简单的反作用:高山的根由于较下层物质轻,因此随着侵蚀减小对山体的垂直压力,它们会被阿基米德浮力向高处托起。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