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锦周:旧事旧影(二)

(2019-02-20 22:25:25)
标签:

兰州十四中学

76届班10班

韩柏琴

农场

郑锦周

分类: 人物传记
锦周:旧事旧影(二)

                                                                     旧事旧影(二)
                                                                 锦周
       1975年我十五岁。10月20日,初冬,兰州十四中76届十班、九班、八班的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分乘几辆解放牌卡车,前往位于榆中县和平镇(那时叫和平公社)的学校农场去学农。
       至今依然记得出发是在早晨九点多钟,父亲帮我将行李带到学校,几个班的同学陆续到齐以后,就坐车出发了。那个冬天,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虽然有凛冽的寒风,那太阳,却不像夏日那样夺目刺人,如母亲的眼睛,慈祥温和地俯瞰我们。
       来到学校农场后,九班、八班被留在了农场,而我们十班的同学又上了车,向一个叫张家河生产队(现在应该叫张家河村)的村子出发。到达目的地后,五十几位同学被分成十几个小组,分散住进了一些社员家里,女班主任韩柏琴老师和一位姓刘的男老师,以及几位同学则住进了几间独立在一个山峁上的无院墙遮挡的房子里,那儿成了我们的指挥部。
       每天早晨,分散在村子各处的同学来这里报到,吃早饭,然后集体跑早操,跑完后再在这里集中,接受老师分配一天的活儿,下午收工后在这里集中开总结会,还有,这里建了个集体食堂,大锅大灶的,同学们的早饭午饭晚饭都在这里解决。
       我和王越、李新、王贵强三位同学组成了一个小组,住进了一户有着很大场院的农户家里,我们的房间是偏房,长不过三米,宽大约两米五六,一个土炕几乎占据了房间的大部分面积。每到晚上睡觉时,能听到社员在房子外面给我们的土炕烧火添柴,过一会儿,会感到一股暖意从床褥底下向上升起,暖慰我们的身体,而乡村的冬夜,不再给人以冷峻逼人的感觉了,月亮,星星的光泽,会弱化想家的念头。
       到达张家河生产队后,用一个红色硬皮日记本和一支圆珠笔,记录下当时学农的情况和心情,也画了些速写。现在看这些日记,错别字随处可见,叙述等于是一本流水账,不过记录的情景却是真实的,每次翻看,都会由此及彼,唤起与此相关的其他的许许多多的记忆,这样看来,这些字,于我个人是有价值的。画也一样,是幼稚的,但是同样会勾起我对画画前,画画时和画画后的一些情景的记忆,现在面对这些画,心底里直念得词是:善哉善哉!甚幸甚幸!
       画首先是从我们四个人的宿舍开始的,然后波及到住所周围一些地方。
       今天在这里,只从日记中象征性地摘取几行内容,画也选了一部分,算是将春节期间翻看这些东西时的心绪公开了事,也算做个小节,同时,也以这样的方式向逝去的少年时光做一珍重地回眸。(锦周2019.2.20)



锦周:旧事旧影(二)

锦周:旧事旧影(二)

锦周:旧事旧影(二)

锦周:旧事旧影(二)

锦周:旧事旧影(二)

锦周:旧事旧影(二)

锦周:旧事旧影(二)

锦周:旧事旧影(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