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纪事——同学“羽乐”情
◎
锦周
当年兰州十四中的几枚同班同学,2016年以来,一直在兰空司令部附近的省体工二大队的羽毛球馆打羽毛球,将个强身健体、丰富生活、滋润精神的信条演绎得淋漓尽致,我因为长期在外地工作,没怎么参加同学们的活动,惟今年回兰州过春节,在正月初六和十一参与过两次,不过扮演的角色很尴尬——看客而已,看同学们凤舞龙腾、捉对厮杀。
20多年前,我倒是打过羽毛球,20多年后,掌握球拍的手感,被岁月毫不吝啬地透支一空,空气一样地消失,球技呢,也不知被扔进哪个乌有乡里,所以我只好乖乖地做看客。
正月初六上午九点多钟,我第一次赶赴羽毛球馆。虽然不清楚省体工二大队的具体地址,但大概方位知道,就在56路车终点站附近,而过去我是常坐了56路车,到这个地方的,为嘛?游泳啊,因为在终点站不远处有座游泳馆。所以,初六的出发亦是轻车熟路,很快到达56路车终点站,到站下了车后,开始问人,省体工二大队怎么走,问了一个二个三个人,最后来到体工队的大门。
走进体工队大门,迎面是一个长方形广场,周围坐落了三个体育馆,瞅着靠近我的体育馆顺眼,内心认定那就是羽毛球馆了,便“义无反顾”地走进去,怎地?一楼大厅尽然是昏暗的,无一个人影,倒是听到一些声音,顺着声音寻过去,发现在一个凹进去的门洞里有个双开门,透过门的玻璃望进去,里面原来是个旱冰场,一些男孩女孩正在滑旱冰,我折回身上了二楼,却是个健身馆,里面也是昏暗无光、了无人影,不对,在横七竖八的体育器械的最深处,发现了一位姑娘的身影,她正聚精会神地在跑步机上练跑步,我从走进健身馆到离开,她根本没有转过脸看我,仿佛我是空气不存在,而她在我这里却不一样,昏暗,让健身房充满力道的色彩跌入深渊,让健身器材的轮廓变身为黑黝黝的森林,而她,犹守林人诡谲古怪的孤女,在我眼前晃动着身影,她仿佛永远地坚韧地干着一件事——原地踏步,这于我讲,实在感到几分唐突又几分感佩。
我走出了这座体育馆,心想还是明智点,问问人吧,免得跑冤枉路,这时迎面走来一位小伙子,身着红色运动外套,下穿黑色运动裤,左胸佩戴着国旗徽标,莫非他是国家级的那个运动队的运动员?见他走近了,在不多想,赶忙迎上前微笑着说你好,请问羽毛球馆在哪里?
小伙指了指最里面的一座运动馆,说在那里,二楼。
我向小伙道了谢,径直向那座运动馆走去,刚上到二楼羽毛球馆大门处,走出来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士,哦,原来是我在十四中十班读书时的班长员艾,前几年同学聚会时见过面,虽然过了几年,她依然是风采依旧。
这是个身量超大的羽毛球馆,高大的天棚下,二十来个球场排成两行,向左向右排开,男女老少的羽毛球发烧友们,更是挥汗如雨生龙活虎般地在球场上搏杀着。我们班的几位同学亦是如此。
我们这个班建了个微信群,原班有58位同学,现在微信群里有30来位,岁月蹉跎,时光荏苒,大多数同学们都天各一方了,能把30来位同学聚在一起已属不易。在这三十来位同学中,员艾、虞廷乐、李淑慧、魏英萍、王幸福、冯玉平、孟庆芳、胡兰存等同学组织发起了“羽乐*中学”活动,就是定期在省体工二大队羽毛球馆打球,号召所有同学都踊跃参加,可惜,参加的同学始终不多,我因为常年在外,也不能沾此殊荣。
大年初六打完球后,同学们回家的回家,办事的办事,总之上午11点多钟就散了,我是乘坐同学虞廷乐的车去了皋兰路,来到个清静雅致的茶楼,在这里与几位画友文人喝茶闲聊,晚上一起去了一家清真餐厅吃涮羊肉,酒足饭饱后,又是人不卸甲、马不离鞍,奔向另一家茶楼,天南海北喧至子夜。
正月十一这天(公历2月7日星期二),同学们打完球,亦未散去,而是驱车奔往雁滩的一个住宅小区——格林小镇,在其东边的一家餐厅落座,就餐。真是,佳肴飘香、美酒烹兴,令在座同学豪情万丈,笑语飞扬:笑——时光荏苒、岁月悠长;道——同窗少年风华茂,半度沧桑亦对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