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不讲,单讲道德层面上的信用和承诺,大概不会有人对食言无信、三反四覆的人竖大拇指,说好,真棒,那不是有病嘛。
人讲信用往往会付出形形色色的代价,会使自己的利益受损,尽管受损的程度不同,否则,信用好讲,承诺好守,且与人的个人利益无瓜葛,那就用不着将讲信用的人视为道德楷模,将讲信用的行为拔高到道德层面,去大力褒奖了。
中国历史上讲信用,守承诺的范例很多,尤其是赵氏孤儿故事中的程婴和杵臼,就是坚守承诺的典范。当时的赵国忠臣赵奢被屠岸贾陷害致死,临刑前,赵奢托门人程婴和杵臼保护好自己的儿子,以将来为自己报仇,程婴和杵臼含着眼泪答应了,结果,程婴献出了自己的儿子、杵臼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使赵奢独子的生命得以保全,19年后赵氏孤儿在程婴的帮助下,终于报仇雪恨,把屠岸贾及其同全杀了。值此,赵氏孤儿中的主角——程婴和杵臼的事迹,历经岁月磨蚀而光采不泯,成为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典范。
讲信用的人的可贵之处范例很多。例如,甲在某件事上与乙达成了某项承诺,这时又出现了丙,许与甲诱人的利益,虽然甲在内心对丙的信任充满感激,却出于信用原则、道德操守,依然坚守了与乙达成的信用承诺,在甲执行与乙达成的承诺过程中,乙对甲或出于误解或出于其他方面而多有苛责之举,甲为了不使自己的声誉受污,忍辱负重,继续坚守承诺不动摇。此例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但是,能够像甲那样不忘初心,坚如磐石,是难能可贵的。同时,大多数情况下人的承诺是有期限的,期限一过,随之解除,而去与他人达成新的信用承诺。
总之,讲信用,守承诺,是维系大至社会、小至家庭单位良好秩序和情感的十分重要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