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八)《奋斗》——风格

(2008-05-11 01:44:22)
标签:

奋斗

文化

直到第一次看全片时,我才惊出一身冷汗。

真正的风格这东西说起来有点玄,但却是存在的。

 

举例来说,我看过赵宝刚以往所拍片子,再去现场看看他拍几场戏,便可想象到他大致会拍成什么样子,一般来讲,不会有惊奇。但《奋斗》的最后的结果让我吃惊,因为有些戏被他改造后出现了我没想到的意思,从中可看出真正的风格——有一场戏,向南与杨晓芸吵架后找华子,俩人不幸又和华子妈吵了嘴,只好离家出走,在小奥拓上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向南醒来,要赶去上班,却发现自己迟到了,他和杨晓芸谈恋爱时,曾自信地说起自己从来不迟到,现在他恍如做梦般地对华子说,他以前从来没迟到过。这场戏说明向南是个有原则的人,只是因杨晓芸吵了一架后,忽然之间感到生活有些异样,感到他的可靠人生被什么东西击碎了,戏里有很深的意味——社会挤压人,使人生面临挫败,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一点一滴的。表现这一点时,赵宝刚让车停在一个城市的小广场上,车外是高楼大厦,透过镜头,还可看出夜里下过雨,雨滴挂在车窗上,这是一个普通的雨后的早晨,然而我们的主人公经历了一夜的折腾,却使得这个早晨具有一种深刻的象征意义。接下来,华子走出车外显得很落寞,面对向南的感叹“我们是不是完蛋了?”,他嘴硬还说着“我觉得咱们还没开始呢!”

这场戏会使那些敏感的观众感到一种非常复杂而微妙的趣味,他们的人生是否有这样一些时刻?匆忙及不经意间,人生中有些看似坚固的东西发生了动摇。

我从未想到这场戏会拍得那么有意思。

这才是我说的风格——他的拍摄把我的台词里的文学性显示出来。

 

这场戏,我以前估计会被他拍成过场戏,因我不相信他能理解一种类似《纽约客》小说中表达的细致趣味,我观看前已做好导演很难理解编剧心血的准备,但他用事实扭转了我,使我觉得,若是再写出这样的戏,还得找赵宝刚拍,因他给我惊喜,几句台词内包含的意思居然被他用画儿完全表现出来了。

类似这样的戏,每一集赵宝刚都能贡献出一两场,积累起来,形成了一个可观的数量,粗心的观众一般不会去注意这样的戏,他们一般比较忽略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或者是仅仅会观察到一种娱乐方式的刻画,然而,一部作用却正是靠这些东西建立起它的内在价值,冷静的分析,客观的描述,不动声色地揭示生活的内在意义,我们所掌握手段并不全是娱乐及赢利的的手段,我们更喜欢创作,只因创作才能使作品具有风格,而真正的风格是无法摹摹的,就连作者本身大概也无法弄清他是如何形成自己风格的,惟一可以显示的是,创作者会想得深一点,真诚一点,宽容一点,努力一点,然后等待风格自己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