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意

(2006-09-14 01:43:04)

今儿老放生日,老朋友们聚在一起说笑,说一些过去的事儿,谁跟谁好过,谁在哪一次酒局上出过洋相之类,靠,要是以前时候不折腾,哪儿来的欢声笑语,若是大家不说,我都快忘了,原来大家都成了有一点私人历史的人了,这些历史现在说出来大家只是一笑罢了,但当时,件件全是给人以冲击的事儿,不过那事情的中心无非也就是谁与谁没说到一块儿去而已,几年过去,大家现在不是过得很好吗?

在网上翻看旧日新闻,看到一些诸如战争之类的人祸,虽然是小规模的,但也挺累的,大人孩子们真能瞎折腾啊。

叹气。

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但人类仍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除某些特别的场所外,人多的地方大家尽量穿得正经一点,陌生人之间不要随便搭话儿,比如打炮的时候不要笑场,比如对于那些为他人做出过贡献的人要尊敬等等,这些约定,多半是某种尝试失败后的妥协,比如,不跟别人争论他的信仰等等,人们对于某些二律背反的事物(都很合理却又截然相反的意见),尽量采取悬置法,而不是非要争个你死我活方才罢休。人们慢慢理解了,正是这些千差万别,才使这个世界看上去有一种新鲜感,当然,这些差别也会带来一些苦恼与痛苦,但也因此,人们也有了达成共识后的快乐,一个再荒谬的主意,只要有两个人在同一时空内同意,就会使人感到欣慰,从两个单身汉一起去嗅蜜,到两个科学家用不同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或是两个人同时相信同一个上帝,这便是人生的主要乐趣——发自内心的同意,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高兴呢?同意与不同意,人生的所谓美好,就建立在同意与不同意之间的平衡感上,那些性格随和的人多半是受人欢迎的,因为他们懂得意见只是意见而已,同样,非常极端的人也受人欢迎,因为他们能把一种主张坚持到底,并且,能够在自己身上,生动地体现那主张——这些杂七杂八、林林总总的各种意见加在一起便是地球文化,它曾经是非常地域性的,封闭的,但随着信息的快速流动,各种主张便混在一起,曾至能在一个人身上和谐相处——最令人欣喜的是,人们已不再为二律背反而战斗了,有关文明的最基本的共识已达成:人人最基本的渴望是生命安全,想必人们不会轻意地破坏它,在这个基础上放眼未来,人们感到有了一点保障,什么叫野蛮?依照一种强者逻辑,叫做“你不同意我,我就击垮你、消灭你,因我确有这个力量”,而弱者则以宁死不屈相抗争,在人类历史上,这一逻辑正面信息是,曾使强者显得颇具胆识与英雄气概,而不服的弱者显得很悲壮,而负面信息是,使强者显得仗势欺人,而弱者却被受欺凌,惨上加惨,甚至无法发出诉苦的声——我希望这种野蛮离人类越来越远,使人们可以终于领悟,主张终归是主张,而人生终归是人生,相互对立的不是人生,而是仅仅是主张而已,我想,所谓人类大同理想也不过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并不一定非要大家想的都一样,若是有这么一种大同法儿,我觉得人世间还是挺有意思的,现在,由于人类在智力的努力及成功,使得对于物质取得有史以来从未来有过的胜利,解决了人类吃的穿的住的用的这些最基本的需要,乐观地想,由于物质不够而致使的你死我活的斗争该告一段落了吧,占有物质多的人多了,富人多了,抬头不见低头见,再傻的人也该看出,富人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吧,也许大家也就没那么嫉妒了,穷就穷点吧,还少操心了呢,呵呵,也许远离野蛮就从这里开始吧,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也别什么八荣八耻了,这么长的口号谁记得住?健康与心情好万岁就得了,这想法有人同意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