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了评论和留言,让我知道了很多人的点点滴滴,有的人即使留下一行字,也能透露出他的某些信息,一个人的感受能与那么多人分享,真是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叫我觉得不好意思的是,这里的很多人还很关心我,而这种关心是我无法回报的,不知说什么才好,我会继续把这个博客写下去,为你们--只有当你们厌倦的时候,我再停止。
记得有个贴子希望推荐一些书,那么,这里我就推荐两本哲学入门书,一本浅显一些,是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另一本是罗素所著《西方哲学史》(上下两册),杜兰特的书我看了一遍,罗素的我看了两遍,书上划了很多小道儿道儿,以便下次浏览时再翻翻,以我的经验,杜兰特的书可一气读完,而罗素的书最好慢慢读,读到哪里算哪里,如果把读到的内容忘记了,还可以翻回去再看看,我在厦门读第二遍时,花去一星期时间,每天读十小时以上。
我认为哲学书是一类很特别的书,它的娱乐作用明显减少,但它有个极鲜明的特点的其它书无法代替的,那就是为人类的理智标出了一种尺度,如果你对不是对某一个人好奇,而是对人类整体感到好奇,那么哲学书无疑是个很好的角度,可使你拥有一个很广阔的视野,通过阅读,你可以大概地知道,对我们这个世界,人类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当然,哲学书并不能告诉你真理,古代哲学家知道得很少,其知识也不太精确细致,但他们却对真理有信心,很多人就人类的活动范畴来讲,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至少他们自信能把当时最准确的知识一一学到弄懂,然而这一点却完全地难住了现代哲学家,现代哲学家面对的知识太多太难,已超乎了个人智力的极限,古代哲学家对于实用知识是不太在乎的,因为只要愿意,他们很容易掌握那些知识,正是这一点令现代哲学家叹气,因为实用知识空前地发展起来了,这使得哲学相对地被视为一种不太实用的学问,我自己便把它视为一比较困难的娱乐活动,读读哲学史,还会有点乐趣,要读专著,就比较麻烦了,况且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也读不懂,我在上面花掉了三年时间,现在只在头脑中留下很少的东西,当时我也在看数学书,两下一对比,觉得还是看数学书划算,你可以知道的很少,但可推出很多推论,所以我放弃了阅读哲学书,最多只读一读介绍性的文章。
网球已学到第九次,每次都是练习一小时拉球,感觉每一次都有点进展--夜里在网上不遗余力地向北京的朋友们一一推荐,号召大家一起学,我觉得这是一种室外有氧运动,我觉得在球场聚会总比在饭馆和咖啡厅要好,至少,在边儿上聊天的人可以晒晒太阳,对于打球的人来讲,如果不选择比赛,而是拉球玩,至少可以活动活身体,(要比赛就比较难,得苦练一年以上),另有一点,打网球的费用并不高,四五个朋友租个球场,每小时30块到50块,零食饮料自带,平摊到每人身上,就是在那里泡上四五个小时也花不了多少钱--这么充足的理由也没能完全地说服我的朋友们,唉--混到现在,才觉出能够坚持一项室外有氧运动有多么重要,算了算,我有十三年没有这种运动了,顶多是发神经病一样虎头蛇尾似的锻炼个十来天,然后便完事儿大吉,这完全是懒惰,结果身体坏得完全不听使唤,每天写作两小时便像是要晕过去似的,要振作精神只能靠浓咖啡、浓茶以及每天两三盒的香烟,真是受害不浅!
打球的时候,时常生自己的气,因为身体完全不受控制,要跑跑不到,要停停不住,要站位判断不准,要加力加不上,明明是眼睁睁地看着球飞来,挥拍过去却打了个空,跟有病似的,受不了!
为了可以适应打网球,我决定每晚加一小时跑步,已跑了五天,现在仍是腰酸腿疼,不知什么时候这疼痛才能停止,以前估计是半个月,现在觉得一个月都不一定,这叫什么身体!妈的明天接着打!疼死我算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