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行书风”今又来

(2005-06-19 13:37:03)
分类: 我的文集
  去年八月份今日美术馆策展并主办的“首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大展”(提名展),引起业界人士的强烈凡响。一年后,“流行书风·流行印风”以更新的姿态与众谋面——“流行书风”首次以全国大展的形式出现,同样引起了轰动。然而,在获得盛誉的同时,批评的声音也一直未曾停息。针对这一状况,本报特约记者采访了“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大展总策划人、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宝全。
  
  书坛起波澜:何谓“流行书风”
  
  记者:对于我们这些书法圈外人士来说,“流行书风、流行印风”是一个全又十分陌生的概念,您能否给我们进行一些解释?
  张宝全:“流行书风”不是一种书体或流派,而是中国书法发展到今天发生的一种新的语境变化,是一种新的书法观念作用下使中国书法在坚守传统的同时,把现代艺术的一些手法,如抽象、构成、解构等融入了中国书法的创作,从而形成具有当代审美面目的书法创作潮流。可以说,“流行书风”是传统书法元素与现代艺术元素相融在一起,形成的当代多元的书法景观。我个人认为它是当代中国书法的代表面貌,是中国书法在明清复兴后近一百年间的又一次复兴的标志。
  
  记者:最初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发起“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大展?
  张宝全:对当代一些书法展览的遗憾,尤其觉得缺乏创新。特别是中青展停办之后,这种状况更为明显,青年人失去了表达创新的机会。具体的缘起,是一次在王镛先生家谈起当代书法的困惑,包括说到一些人士反对“新”与“变”,认为那是青年人传统功力,差盲目跟风,甚至跟出了一种令人担忧的“流行书风”,我当时提议今日美术馆就用“流行书风”做展览。大家眼睛一亮,都说叫“流行书风”好。因为我们知道“流行书风”并非象一些人批语的那样没有功底、没有传统,像王镛、石开、何应辉、沃兴华等流行书风代表人物,他们传统功力深厚与博大,在当今书坛是有目共睹的。
  
  记者:很多人认为“流行书风”是出于炒作,所谓“流行”与“创新”是因为书法功底差,才去做外在的东西。对此您怎么看?
  张宝全:这种观点集中代表了传统书家对流行书风的态度。很多人说,横不平、竖不直,没有功底、没有传统,都是“流行”、“玩”的态度。所以才有了“流行书风”的说法。事实果真如此吗?我认为不是。现代书法随着表义功能的弱化,视觉审美的趋向越来越强烈,因而在书法结字布局上,在不颠覆传统的框架内,注重了线条构成的视觉意义,因而生出一些“险”、“奇”、“丑”、“怪”的造型效果,挑战了书法在表义状态的单纯、平稳与规距。
  
  记者:关于“流行书风”的争议反映了什么深层问题?
  张宝全:我认为主要表现了传统和现代审美的冲突。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庸,强调和谐和均衡,中国传统书法在这方面的表达可谓尽善尽美。当代艺术审美里的许多东西与传统有很大不同,当代艺术更强调营造对立和冲突。流行书风在坚守传统的同时,融入了当代艺术的审美,  在视觉效果上引起冲击。流行书风从去年首届提名展到今年的二届征评展,从筹备起就反响很大,在专业媒体,如《书法导报》几乎每期都有争论。这个现象本身就很值得重视。当代书法史也许就是由一个个事件和一个个展览来构成的。
  
   “流行书风”:今日美术馆的第一个品牌
  
  记者:面对争议,今日美术馆将引领“流行书风”向什么方向发展?
  张宝全:“流行书风”是今日美术馆打造的第一个学术品牌。首届流行书风展的时候,很多作品在变化、求新方面还略显拘谨,这一届展览涌现出许多很有实力的新人,尤其是“湘军”的崛起,让评委们大为吃惊。要知道,之前他们中很多人是名不见经传的。“流行书风”是既要强调传统,又要努力走出来,以前著名的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可引为借鉴:“(面对传统)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功力打出来”。
  
  记者:近日新闻界传出著名演员张铁林将要收藏大展的全部作品?是否确有其事?您是出于什么考虑?
  张宝全:去年流行书风首展时,张铁林就曾提出部分收藏的愿望。此次开展时他在外地拍片,是开幕后的第三天回的北京。看完展览后,他和我说想将此次展览作品全部收藏。我们谈的很好,张铁林是个书家更是个高水平的收藏家。他收藏的手札在收藏界是颇富盛名的。其中今年春天在上海巨资买下的赵之谦讨论《国朝汉学师承续记》39通手札等作品堪称国宝,甚为珍贵。首次全国征评的流行书风参展作品放他那里,我觉得能放心。
  
  记者:举办一次全国大展,除了学术上的考量之外,无疑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您是如何协调这些的?有没有考虑今后长期做下去?
  张宝全:今日美术馆有今典集团这一后盾作为支持,资金运作基本不成问题。另外,由于影响日渐扩大,“流行书风”展览也并非完全赔钱。如我们出版的《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大展画册》,投资大约十六、七万,开幕当天在现场就售书6万元多元,加上展览期间和之后的售书,肯定会有盈余的。另外,今年大展的作品若被整体收藏,也是收藏界、特别是张铁林先生对流行书风的认可与支持,加上图书销售,算下来不仅不赔可能赚了不少。所以,今日美术馆会将“流行书风、流行印风”进行到底的,
  
  敢为天下先:今日的姿态
  
  记者:今日美术馆举办的一些展览,很多具有较大争议。上次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还专门讨论了你们。在北京,这是很多美术馆没有做到的。今日美术馆之所以如此,是敢为天下先,还是处于别的方面考虑?今日美术馆日后展览的方向将侧重于哪些方面?
  张宝全:今日美术馆不仅关注中国书法的发展,对当代艺术应当说更为关注。今日美术馆定位就是“今天”。我们举办了很多有影响的当代艺术展览,如“二手现实”、“青年美展”以及和联合国及社科院联合主办的“我们在一起——民工同志当代艺术展”等等,被国内外五十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引起很大轰动。作为民营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具有体制上的灵活优势,没有太多艺术之外的顾忌,我们愿与同道们共同努力,来共同推进中国艺术发展的历程。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前北京美术馆的状态?今日美术馆下一步大的展览计划是什么?
  张宝全:在国外,公立的美术馆大多是公益性质的向大众免费开放,而中国国立美术馆则还没做到免费开放。注重了场地的租卖,这当然都是钱逼的,因为没有钱,不仅难生存维持也不宜。民营美术馆、画廊体制灵活,也有做得很好的,但更多的是急功近利,这很让人担忧。今日美术馆刚刚起步不久,之所以有影响,主要还是因为专注学术的姿态,我们不敢说自己做得多好,但我们会沿着这条道路努力下去。今日美术馆明年的重要策展计划中还有一个书法双年展,“双年展”在国际上通行的意义是前卫艺术和实验艺术的代名词。今日美术馆书法双年展和流行书风的不同是,流行书风是在中国传统书法基础上融入现代艺术的东西,是中国传统书法发展到今天的标志。今日美术馆的书法双年展则是用 “文字”与“书写” 这两个元素构成的当代艺术展。作品既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空间的,行为、装置、录象、观念等均无不可,我相信这个展览将会有更大的影响和覆盖面,参展艺术家也会涵盖国内、国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