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马太/蝴蝶/鲶鱼效应”的解释

(2005-03-22 20:42:19)
标签:

鲶鱼效应

蝴蝶效应

马太效应

分类: 经营管理
最近看一些财经文章,经常能看到"马太效应"、"蝴蝶效应"这个的词。说实话,马太效应是什么我只是意会,蝴蝶效应是什么我知道,因为看过电影《Butterfly Effect》。

马太效应:
《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由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蝴蝶效应:美国气象学家罗伦兹1963年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曾经提过:"一只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的蝴蝶轻拍它的翅膀,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由于蝴蝶的拍翅运动导致周围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四周空气与其他系统也产生相应的变化,一连串牵动大气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气象的改变,气象学家称此现象为"蝴蝶效应"(ButterflyEffect)。
 
鲶鱼效应:一位精明的挪威船长,为了使沙丁鱼不致于在运输途中死亡,以便卖出个好价钱,在捕放沙丁鱼的鱼槽里放入了一些生性好动的鲶鱼。由于鲶鱼东游西窜,将“死水一潭”的沙丁鱼惊动了,它们见到这异常的同类很畏惧,生怕被它们吃掉,便一改懒得游动的习性而紧张地快速游动,一舱水搞活了,待船到岸边时,这些沙丁鱼一条条都还是活蹦乱跳的。(最近很多企业都“空降”了职业经理人,包括俺在的公司,即是鲶鱼效应啊,不过鲶鱼被沙丁鱼弄死的,也不在少数。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