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教育平民教育家教 |
分类: 中小学教改 |
Being老师介绍了一篇文章《穷人的孩子不要学文科》,这比以前的说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好像更进了一步,强调学好数理化的重要性也并没有建议“穷人的孩子不要学文科”。另外类似的说法,也可以在职业教育的宣传中看到,建议穷人的孩子多学点实用技术。也就是说,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当普遍的。
我们还是回到这篇文章来看,提出这个观点的一个支持性因素是“穷人的孩子”需要“快速挣钱”,另一个支持性因素是对文科的一些疑惑和质疑:
二、在外国,文史哲本来就是富贵人家子弟玩的,因为他们不用为生计奔走,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干的事,如果德国作家歌德、哲学家叔本华,都是富人子弟,而一个普通人家的子弟就不行。
三、文科入门容易,但成大气很难.”
这些话里面可能有很多隐喻和劝诫:
1、有钱以后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没钱就要先考虑怎么挣钱。或者更尖锐的说法是:没钱你不要学文科,学不起。
2、报考文科还是理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将来的命运。
3、学好数理化,走到哪儿都不怕。
4、文科是什么?文科是富人和富家子弟的游戏。
5、文科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6、文科没有章法,没有规则可循,在文科取得成就靠才气和运气。
7、文科是个慢功夫,是靠时间和阅历慢慢熬出来的。
8、学文科的挣钱不容易。
……
从中,我们看到的一些重要的事实是,对于
1、什么是文科,
2、文科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3、文科要解决哪些问题的认识,
4、文科在企业和社会上的应用情况,
5、文科学习的规律,
6、当前文科人员的生存境况和发展趋势等等,
传统文科、“大文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
以及
7、文科、理科的关系,
8、文科、理科融合——“文科理科化,理科文科化”,跨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
9、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小学新课改、大学通识教育改革,
10、探究式学习、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11、学习科学和个人成长,
12、社会性学习等等,
教育改革、学习科学和网络学习的进展和探索,
包括
13、中底层技术人员过剩,中高层技术和管理人员不足,
14、所谓的国际化人才、本地化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性人才,
15、所谓的能够超越专业和技术来看问题,
16、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买方经济等等,
企业和社会环境变化背后的教育内涵是什么?和对教育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整个社会还缺乏足够的讨论和认识。
作者主要从就业的角度看文理分科,可能看到的是一个当前的、静态的文理分科,而且很不全面,比如商学院、法学院等的情况呢:
此外,从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来看呢,
从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呢,
从学习科学和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我们又会得出什么看法呢?
我想,有待我们认识的问题还比较多,现在是展开讨论,而不急于下结论的时候,欢迎大家讨论。
前一篇:开普敦开放教育宣言(草稿)
后一篇:嘟嘟日记——日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