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乐享云南之三(开远、建水古迹)

标签:
冰泉桥见龙桥乡会桥文笔塔建水 |
分类: 云贵渝藏 |
9:55到达开远城南的“冰泉桥”,为三孔石拱桥,孔中大两小,一侧壁上书“光英赤壁”,另一侧见到一“泉”字,桥拱边缘为两圈阶梯式的造型,增加了桥的外观表现。桥墩下部为楔形,以减少水流对桥的冲击,其中一侧桥墩上长出了三四层楼高的树林,桥与自然融为一体。
桥面为长条石,平整光滑,桥两侧设护拦,约半米来高。我小心踱步到河心的石滩上,留影为念!
http://s16/mw690/001iD2Ndzy7gH119LTp8f&690
据《云南古桥建筑》介绍:旧称冰泉桥,位于开远城南的泸江河上,清顺治十一年(1657年)知州方逢圣倡议,杨北、徐兆升捐资修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重修,为三孔石拱桥。石砌船形分水桥墩,通长70米,宽7米,桥面距水面约7米,两侧用条石砌低围栏,建有凉亭供行人乘凉,今凉亭已坍塌。http://s13/mw690/001iD2Ndzy7gH11Gg0Icc&690
http://s14/mw690/001iD2Ndzy7gH11Yurred&690
一段废弃的铁路讲述了历史的久远,路旁一树掉光了叶,反倒觉得矍铄,铁路、车站、老树,还有蓝蓝的天。
http://s2/mw690/001iD2Ndzy7gH12DkYh71&690
http://s12/mw690/001iD2Ndzy7gH12K5w72b&690
http://s11/mw690/001iD2Ndzy7gH132KJc6a&690
http://s7/mw690/001iD2Ndzy7gH13kXwqf6&690
12:27达到建水的团山火车站,站台为中西结合式建筑,主体为单檐歇山顶建筑,外出廊,正中为西式窗及山花。
http://s12/mw690/001iD2Ndzy7gH5uMVZx4b&690
http://s1/mw690/001iD2Ndzy7gH14uZCE40&690
从团山火车站向东,13:00到达建水寻桥的第一座桥,是为马家营见龙桥,主体为三拱石拱桥,中置过亭一坐,桥形与开远的冰泉桥极为相似。
据《云南古桥》介绍:见龙桥,位于建水县西庄镇。始建于明弘治年间,原名“永安桥”,因站在桥上可看到黄龙寺的龙潭水,而易名。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张九锡倡议重建,为四孔石拱桥,引桥下有一孔为泄洪道。引桥、拱桥通长83米,宽4.5米,两侧有护拦。两端有石狮石象,抱鼓石上有精致的浮雕,桥身镶有石碑四块,桥上建有桥亭,内设神龛。
http://s3/mw690/001iD2Ndzy7gH14O2Y2e2&690
http://s13/mw690/001iD2Ndzy7gH14Y9Fa1c&690
桥下河中长满了水草,茂密而青翠,芝芝摘得一枝,告诉我:看样子好象多肉呀!
我说:确实有些象,但是没有多肉那么肥那......
http://s4/mw690/001iD2Ndzy7gH1e4zuz53&690
继续向东是为“汤伍桥”,桥下各就各位,不偏不倚!
据《云南古桥建筑》介绍:汤伍桥,建于建水县西庄镇,建于清代,为五孔石拱桥,桥长32米,宽3.5米,桥面路水面约4米,两侧有石护拦,石砌船形分水桥墩。
我们下到河底时,正好遇见当地小哥在河里洗藕,见我拍照大方的冲我开朗的笑了,纯朴而自然。
继续前行是为乡会桥车站,此站较团山火车站规模更大,典型的法式建筑,政府对期进行了简单的维护,游人可以在其中小息,铁路边种上了格桑花,在灿烂的阳光下异常漂亮。
http://s13/mw690/001iD2Ndzy7gH5C7qLq2c&690
http://s6/mw690/001iD2Ndzy7gH5CQAzH15&690
冬日的云南就是这样舒服,一段铁路、一片鲜花、一缕阳光,呆呆的坐着就很惬意。
http://s6/mw690/001iD2Ndzy7gH1eXPfv35&690
http://s6/mw690/001iD2Ndzy7gH1eLUy125&690
http://s5/mw690/001iD2Ndzy7gH1fx7Le14&690
http://s14/mw690/001iD2Ndzy7gH1fbhgx7d&690
芝芝有时兴起,夺过我们的相机一阵逛拍,发现她眼中的美景。
http://s11/mw690/001iD2Ndzy7gH1f3Bsmea&690
http://s14/mw690/001iD2Ndzy7gH1fcfFP8d&690
http://s10/mw690/001iD2Ndzy7gH1fYaohb9&690
http://s13/mw690/001iD2Ndzy7gH1uv5CY0c&690
http://s6/mw690/001iD2Ndzy7gH1u8xGR25&690
桥内有拓碑的小伙,我一直想玩玩这拓碑的"活",可是一直没有付之于实际行动,看看什么时候实施。
http://s15/mw690/001iD2Ndzy7gH1uN9p42e&690
继续前行,是为永济桥,又名“小石桥”,位于建水县西庄镇,建于清代,为五孔石拱桥,通长50米,宽3.2米,桥面距水而约6米,两侧有护拦石,两端有抱鼓石,石砌船形分水桥墩。
再向东即为建水双龙桥,游人如织。2013年春节已访过此桥,所以不做过多停留,远观,拍照一张继续下一站。
http://s14/mw690/001iD2Ndzy7gH1v6sUZ9d&690
去建水城南文笔塔时,路边偶遇一桥,是为黄牛桥,据《云南古桥建筑》介绍:黄牛桥,位于建水县西庄镇,始建年代不详,为三孔石拱桥,长30余米,宽6米,桥面距水面约5.5米,石砌矛形分水桥墩。桥下已经完全无水,属于没有实用价值的废桥。
在建水城南郊远远的就看见山上的文笔塔,高耸入云,如果不告诉这是一座塔,估计有人会误以为这是一座烟囱。
车可以开至半山,弃车,步行,基本无路,典型的喀斯特山体,行约10分钟便到塔下。此塔造型虽简,但是高耸入云,人与之较就太渺小了,一座型制很特别的塔,少见!
此塔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塔呈八面体,塔体为青石砌成的实心石塔,下部呈四方八棱形、中部方形,顶端呈扁状。塔身不分级,通体无檐,无装饰,只可分为塔基、塔体和塔顶3个部分。塔基周长与塔高相等,塔基周长31.4米,塔高31.4米,为圆周率数值。塔身由底向上逐渐收缩,顶部较小,长条状,似笔头。 远远望去,凌空拔地而起,犹如一支巨大的文笔挺立于天地之间,故名文笔塔。
http://s8/mw690/001iD2Ndzy7gH1vMzSnc7&690
风零乱了我的发,我欲与塔试比高!!
http://s15/mw690/001iD2Ndzy7gH1vFgNU9e&690
http://s6/mw690/001iD2Ndzy7gH1vPWSx15&690
http://s3/mw690/001iD2Ndzy7gH1wfHnYa2&690
别了文笔塔,从建水城外而过,城就不进了,估计必定是人多车多,堵!上了高整向抚仙湖进发,到湖边时已经比较晚,错过晚霞,期待明日的高原明镜。
晚宿于抚仙湖边的柏田渡假酒店,在半山上,一间房升为了套房,房间很大,但是早餐很差,人也多,没吃的,以后不住这家了。优点是安静,离抚仙湖近。
下期《2017乐享云南之四(玉溪、楚雄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