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事八卦天天评 之 推销员之死

(2007-09-21 22:39:52)
标签:

娱乐/八卦

分类: 时事八卦天天评

时事八卦天天评 <wbr>之 <wbr>推销员之死帕瓦罗蒂来过三次北京。在我眼里,每次的他,都像是换了个人。


1986年初夏的一个上午,我溜出人大附中的课堂,坐了几站332路,在北展剧场的售票窗口前,摸出5块钱——那是我两个月的零花钱,买了一张帕瓦罗蒂独唱音乐会的票。三天后,《北京晚报》登出紧急启事说,应广大观众强烈要求,演唱会改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对“广大观众”是福音,对我则是噩耗。因为这不仅导致我又逃了一次课去换票,还让我那张北展剧场第9排的票,一下子变成了人民大会堂一楼后区第15排。


还没等我遗憾个够,帕瓦罗蒂就来了。那一年,这个大胖子人正半百,气力旺盛,住香山饭店,喜北京烤鸭。在我那个高消费的“5块钱之夜”,每当某支咏叹调或民歌悠荡到华丽的高音,他就会下意识地偏离话筒半步,让自己的原声直扑后区的最后一排,把我这类换票者的一丝郁闷,扫荡干净。那也是中国观众第一次见识到他对白手帕的依赖——某次出场,走到半路的他,又突然掉头折返。原来是著名的白手帕不慎落地,老帕一丝不苟地回去拣手绢了。


帕瓦罗蒂在他1986年的这趟首次中国行期间,到底唱没唱过高音C,一直都是个谜。那是个台上台下都很简单、羞涩的年代,“炒作”一词尚未诞生,每一个谜都平静地就是个谜。15年之后,我再一次和帕瓦罗蒂面对面,实际距离比1986年近了若干排,心里的感觉,却远了N多公里。在那个2001年极为躁热的午门之夜,帕瓦罗蒂很有节制地固守着面前的话筒,用戏谑的声线与多明戈、卡雷拉斯飙歌,转播摇臂上的摄像机一贴近他,那落腮胡子之上,就会绽放出几秒钟灿烂的笑容。


拿着赠票入场的我,很宽容地注视着他那不停擦汗的可爱模样,把观察他如何在高音处不动声色地减力,作为当晚最饶有兴味的娱乐。此前一天,他们哥仨刚刚从北京飞到汉城去唱了一场,然后又连夜匆匆赶回。与其说这是大师风采依旧,不如说这是劳模做派十足。华丽的午门之夜给人留下的印象,比遥远的1986年“五块钱之夜”要少得多。从音乐本身看,此时的帕瓦罗蒂,已经基本放弃了对歌剧角色的再创作,转而完全根据大众和电视导演的口味,挑选那些最适合转播需要和娱乐记者们落笔的曲目。


在多明戈固执地坚守在歌剧院里、卡雷拉斯顽强地奋战在病床上的日子里,帕瓦罗蒂把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献给了无休止的奔波和商演。最近十年来,全世界的乐迷们见到高音C之王已非难事,听到高音C则彻底成空。得了癌症之后的帕瓦罗蒂,早早地就把演出合同签到了2009年。有人说他是想为四个心爱的女儿多赚些钱,更多的人则开始抨击他对现场观众的懈怠。当然,最多的,仍是掌声和票房。


掌声和票房——这是他的勋章,也是他的硬伤。意大利人骄傲地把他称作“意大利文化的传播者”,欧洲人则普遍把他视作对抗北美通俗文化的一杆雅俗兼具的旗帜。但在艺术的小众范畴内,帕瓦罗蒂的晚年其实知音渐失,抱憾者甚众。他的身体和嗓音,都使歌剧院的经理们无法再向他敞开大门。唱片公司则无可奈何地一次次重新发行着他的老唱片。在他颓然去世的这个初秋,北京城里的掌声和票房,是预留给张学友的——他在丰台体育中心的演唱会因为票已售罄,而刚刚临时加出了第二场。


2005年深冬,帕瓦罗蒂第三次来到北京,这是他全球告别演出的一站,演出地点在首都体育馆。我对2001年的那个不忍之夜仍心有余悸,于是选择留守在电视机前。这离他最远的一次,也成了我看他最清楚的一次。他整场都坐在一把巨大的沙发椅上,因为吃力,而不得不把吟唱的风格由高亢饱满,改为细腻低回。然而这从来就不是他的强项。


看着屏幕上这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垂垂老者,听着那努力想让听者满意却已失去了根基的声音,我想起了阿瑟·米勒在《推销员之死》里刻画的老威利。威利做的最后一次推销,是给自己买了生命保险,然后,为了荫及子嗣,而径直赴死。帕瓦罗蒂是个自始至终热爱生活的人,绘画、美酒和美食,与他肥硕的身躯互为因果。但他的艺术生命,却意外地因为偏离了本色,而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他后半生的“职业”一栏,其实更该填上“推销员”三个字——推销歌剧,推销意大利,推销自己。


推销员帕瓦罗蒂,让更多的大众与歌剧贴近了些,而他自己,却离真正的歌剧越来越远。那些在他生前不断称颂其推销之伟业的人,是在爱他,还是在害他?那些把老帕从歌剧院推向体育场的人,是在爱歌剧还是在害歌剧?这恐怕也是个谜。谜底,我们可以从身边很多类似的人和事的身上去寻找。


至于帕瓦罗蒂,今夜,他终于可以安睡了。他那因为演出质量欠佳而票房逐渐走向低迷,又因为票房低迷而促使其经纪人不断加演、以至于总也不见结束的告别演唱之旅,终于奏出了最后一个五味杂陈的音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