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安笔谈 之 来者如斯

(2006-11-25 22:28:42)
分类: 广安笔谈
广安笔谈 <wbr>之 <wbr>来者如斯
自从今年一入秋,斯柯达汽车的广告就铺天盖地袭来。上海大众明年开始生产斯柯达这件事,现在,地球人基本上都知道了。我家地库的保安,前两天指着我那辆斯柯达的车标说,“大哥,看见您这车的广告了。以前老搞不清这绿了吧唧的,是啥牌子。”

其实更多的人,一直把斯柯达那绿了吧唧的车标,与满街的星巴克咖啡的标志搞混。每当同事或友人提出这种疑惑,我就对他们说,人家咖啡店造汽车,也并非痴梦啊。你没见造冰箱的、造摩托的,现在都一夜间就改造小轿车了吗?赶明儿,要是真见到星巴克牌轿车,也没啥稀奇的。

看了北京国际车展,你就会觉得,真是什么都可能发生。豪华天价车的热销,被议论得很多,从国外赶来的汽车巨头们好象也为此有点激动。我倒觉得,这不过是车界的一抹支流,顶多是一小股湍流,不值得大惊小怪。真正让人担忧的,是几乎所有的国内外厂商都在表态,要多推新车型,要增资扩产。这情形,很像几年前的一幕。只不过那时的阵势,没今天这么大;那时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没今天这么强——管它几年后会不会再一次产能过剩呢?既然眼下看上去很美,那就先美着。

北京车展今年温度很高,也上了层次。大家都乐观其成。有位学者趁势发了高论,说中国汽车市场即将迎来新一轮井喷,中国即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我注意到,“生产基地”后面,这几年常见的“之一”俩字被去掉了。这两个字一省,话的分量就变了,味道也怪怪的。

满眼的斯柯达广告,让我这个斯柯达消费者的心理感觉也怪怪的。此前这么多年,中国只进口了不多的斯柯达原装车。现在,合资已成,厂房正建,新车待出,广告遍地,让我等斯氏拥趸有了“找到组织”的感觉。即便仍开这辆9岁的老斯,不换明年上海版的新斯,也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斯柯达服务了。但是,汽车消费者里,矫情的人很多。有的人专挑最流行的车买,有的人就愿意剑走偏锋,拣稀罕的车开。

我属于后者。一个在交管局工作的朋友帮我查了一下,说跟我同型同色的斯柯达,全北京城里只有三辆。我已为此而兴奋了N年。虽至今尚未遇见过那另外两辆,但很相信一点:这个城市里还有两位驾驶员,也正在乐此不疲地找我。

斯柯达,是汽车界地道的“老字号”,论品牌的年纪,凭100多岁的高龄,排在全球第三。今年夏天,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开踢,我无条件支持捷克队。除了喜欢内德维德和高佬科勒,还因为座下这辆老斯的钥匙孔上,就清晰地镌刻着“Made  in  Czech”。1990年代,身为捷克工业传统的实力派代表,斯柯达车厂被德国大众收购。后者让百年老斯焕发了青春,时下也随波逐流,开始了新一轮扩充产能的冒险。明年开春,上海斯柯达下线之际,俄罗斯的斯柯达新厂也将举行奠基礼。那里的斯柯达爱好者们也要找到组织了,也要失去剑走偏锋的快乐了。

深秋某日,我的手机上前后脚收到两条短信。一是北京市政府发给所有北京市民的,说是感谢我们“在中非论坛期间对一些必要的限行措施的理解和支持”。二是我常去的那家斯柯达专修店发给我这个老客户的,说是可以去领几张北京车展的票,以方便我等去观摩上海斯柯达的新车。

我觉得那前一条短信太客气了,为中非友好做点贡献,是咱份内之事。况且,“车多路少”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借这次集中限行,探索一下汽车与其外部资源怎么协调,挺好。这后一条短信太周到了,让我对该店顺利成为上海斯柯达的指定专修店充满了信心。国外的汽车厂商,有一半以上的利润来自售后服务。作为一个喜欢做个性化汽车消费的市民,我并不希望上海斯柯达卖得太好,搞得满街都是。但我希望这种靠售后服务赚钱的路数,能在未来的中国,遍地开花。

我的担心也许是多余的。不仅上海斯柯达不太可能卖得满街都是,恐怕绝大多数汽车厂商拿出来的各型各款,也都不太可能一统天下,充塞满街了。多品牌、小批量,这是厂家规避投资风险的一种必要手段,也是一个逐步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上的必然方向。这次北京车展上到底有多少款新车?因为“新”的尺度不一,所以到现在,我也没见到一个准确而权威的说法。可能还没等大家最终数清楚,上海车展就将接踵而至了。

毫无疑问,那将是又一次数不清楚新车数量的盛会,是一次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大Party。不过,大家花钱买的毕竟是汽车,而不是车展。所以,车展上虽秀色可餐、臭汗可闻,但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平常日子里的车事。

我眼下最关心的是,就是座下的这辆斯柯达已步入晚年,该考虑安排它老人家退休了。至于谁来接它的班,我和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一样,已经过了轻易被一场车展秀就忽悠得不知所以的阶段。国外来的百年老厂,虽品质精良,但有可能水土不服。国内新生的后起之秀,虽声势夺人,但有可能外强中干。选车如相亲,没什么道理可讲。啥时一下子和谁对上眼了,对一个汽车消费者来说,那就是最大的道理。

那家斯柯达专修店的老板,当然希望我再买辆新斯。我正在跟他谈判。如果以后修车全打五折,我就再续10年与斯柯达的情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