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事八卦天天评 之 小心冯导告你

(2006-09-17 23:53:57)
分类: 时事八卦天天评
(2006.9.18)
法庭院深深深几许?杨郭堆烟,张钰无重数。保田钦差游冶处,小刚不见夜宴路。
看完《夜宴》,秃哥觉得最靠谱的一个人是张靓颖,基本上发挥了应有水平,把影片结尾处的一曲悲歌唱得披肝沥胆,荡气回肠。至于其他人,葛优还不错,只要看过《活着》,就不该再对此人的演技有任何怀疑;章子怡比以前的自己有了突破,但还是缺少大气的美;周迅老了,大银幕放大了她的衰老;吴彦祖长得比演得更有内容;黄晓明仍在脸谱化地阐述角色,还是个雏。
祖国各地新闻同行正在以抨击《夜宴》为乐。按照看超女的思路,秃哥觉得这背后必定有黑幕。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因为冯小刚同志年初的时候骂过记者,当时在场的记者都没反应过来,被冯导占尽了上风。所以,大家无需商量,用意念达成共谋,全都憋着站在对事不对人的高度上,给《夜宴》挑刺儿。其实,冷静地想一想,《夜宴》里半文半白、半中半洋、半古半今的对话,是不是惹来笑场,又有什么关系。渲染此景,疑似恶搞,搞得冯导于大江南北上下抵挡,频频与媒体驳火。用一点古韵,加一点洋腔,既能掩饰一场大制作的某些苍白,又能普及一些中华古典诗词和西洋十四行诗的韵脚,大家笑笑就罢了。再计较下去,小心冯导告你。
秋来气躁,法庭去报到。庭院深深,装不下前来断案的几多文化人。那边,徒弟郭德纲来了,师傅杨志刚缺席,在把调门调低了以后,曾经妄言闯祸的小郭,也蜕变得可爱和真实一些了。这边,张钰以一敌三,黄健中、张纪中、于敏三老协力,个中是非,法庭已有公论。张钰说她这下要考虑退出演艺圈了。秃哥认为,这是三十六计里的上策,于人于己,都早该如此。
《钦差大臣》艺术总监李保田与《钦差大臣》对簿公堂,虽胜负未卜,却已创造了左手告右手的奇景。文化之大观,历来无奇不有。没有合同的互相告,有了合同的也互相告,可见艺术无高下,合同无止境,告状无边界,中国文化界的法制建设还任重道远。刚刚发布的《“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里提出,“要增强法制观念,提高维护文化权益的自觉性”,其针对性,或就在于此。《钦差大臣》的左右手互搏,旁人轻易看不出个究竟。但愿在法庭之上,能辩一点真理出来,搏一点规则出来,判一个先例出来。否则,就不过是一场情感丰沛、戏道深邃的炒作,让关心此事的看客们空把金樽对月愁,白忙一场无厘头。
对炒作的喜好和惧怕,在时下的文化圈里如双兔傍地走,经常辨不出雌与雄。这边,导演杨义巢与演员肖琼的性交易纠纷,正走在去法庭的路上,央视也忙不迭地与杨导划清界限,看来树大亦怕招风。那边,央视主持人文清刚刚把沪渝等地多家媒体告上法庭,据说是失实报道侵害了名誉。再那边,甘肃最顶尖的作家陈玉福,告了陕西最顶尖的作家贾平凹,说是陕西尖尖的《1号贪官》抄袭了甘肃尖尖的《1号专案组》。陕甘相邻本无事,一纸庭票把你传。
从法律的角度讲,个案与个案不可简单类比,不怕案子多,只怕断不清。从文化的角度看,越来越多的纠纷当事人奔向法庭,一来说明文化人法律意识渐强,二来佐证文化圈内炒与被炒,好名与恶名,低调与高调,正变得莫衷一是,波诡云谲。这些花哨的新闻,这些嬉笑怒骂的人物,倘若长期遍布于版面,充斥于镜头,不知是传媒之喜,还是受众之忧?这么多文化人涌进深深庭院,在状纸与应诉书上直抒胸臆、展露文采,不知是法庭之喜,还是文坛之忧?
雨横风狂九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法眼问花花不语,乱言飞过秋千去。欧阳修笔下的庭院里,哪有这么多的乱言交加,哪有这么多的纷争?这些浮云纷扰,抢镜头,霸麦克,塞版面,撞眼球,倒把更多的扎实艺术与从容人生给遮挡了,把法庭之外的大好春光与秋色给耽误了。
文化法庭业务繁忙,凸显文化圈之浮躁,以及规则与标准的缺失。速成名,成大名,成不了美名成恶名,成不了恶名就立马改名。《夜宴》初映便遇到质疑,拍电影的冯小刚有点想不开,拿出搞艺术的艮劲儿与质疑者争辩。可放电影的就比较想得开,似乎有了点纷争,票房反而更高。法庭上的浮躁,只是冰山上最鲜艳的一抹白色。潜龙在渊,暗流湍急,水面下的躁动危害才深。
等什么时候,连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年度最热门唱片、内地最受欢迎歌手、当季最畅销书、好男儿三甲、超女总冠军以及最著名之非著名相声演员等等名号,都要由法庭来判定,那深深的庭院,恐怕就要一眼望不见厅堂,满院人塞,却只闻空落的悲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