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事八卦天天评 |
(2006.1.2)
一个人,可以用自己的一只手,揪着头发,把自己拎起来吗?
北京青年报改版已两天,读者大哗。坚持了十几年的“浓眉大眼”不见了,改成西式排版,很像晨报,很像竞报,很像一财,很像秃报,很像很多报。这凸现了北青今日的疾患:一贯领风气之先者,如今只能以追赶潮流为乐。
当然,模样次要,内容为王。多丑、多俊的版式,看惯了都是好的。北青报刚进行了史上规模最大的改制,试图一挽被京华打压、被新京窥伺、被其他群狼蚕食的竞争位置。但北青式微的症结,不在于对手太多——竞争只会让北青这种市场化的团队兴奋,也不在于资金不足——瘦死的骆驼尚比马大,而在于人。老北青的创业中坚团队,如今花分两枝:一半流失于对手,一半衰老于岁月。正向北中、北老成长的北青,近年来人才进出口贸易呈严重顺差,大批骨干或在北青集团内被遣去主持法晚、科技等外围阵地,或转投竞争对手以谋高职,或退而修身养性、鼓捣花草美食房产。去夏虽有20新岗位5000人竞聘之盛景,但来者多为乳臭未干的名校毕业生,学历上去了,阅历下来了,读懂北京这座城市的能力空前失调。这家报纸在多个重要报道领域,如文化、体育、国际、财经等,如今囊中了无大将,才气与锐气消散,昔日左右京城舆论的大势与大气顿失。这样的团队,无论把版式设计得多么好看,把内部组合捏鼓得多么高效,都无法提供高人一筹的一线素材和一流见识。当年要闻版上牛比老记冲杀一线的劲头已被N多对手学去并超越,当年新闻图片大开大合的视觉棱角已荡涤于无形,当年文化版上竞邀京城名笔共议潮流的气魄已无,当年大仙一枝醉笔写尽体坛风华的才情不再。
北青的窘境令人扼腕,因为北青的旗帜是多么令人怀念。京城都市报市场的高端和低端都已被强者占据,北青报人因心存理想而不愿甘心为低端读者服务,因才疏识短而难以被高端读者信服。高不成、低不就的北青,若不再好好整饬一下团队,引进一些强援,拓展一下办报人的心胸与胆识,恐怕就将把未来的几年岁月,空耗在以己之手拎己之躯的游戏之中。
一个人,可以用自己的一只手,揪着头发,把自己拎起来吗?
北京青年报改版已两天,读者大哗。坚持了十几年的“浓眉大眼”不见了,改成西式排版,很像晨报,很像竞报,很像一财,很像秃报,很像很多报。这凸现了北青今日的疾患:一贯领风气之先者,如今只能以追赶潮流为乐。
当然,模样次要,内容为王。多丑、多俊的版式,看惯了都是好的。北青报刚进行了史上规模最大的改制,试图一挽被京华打压、被新京窥伺、被其他群狼蚕食的竞争位置。但北青式微的症结,不在于对手太多——竞争只会让北青这种市场化的团队兴奋,也不在于资金不足——瘦死的骆驼尚比马大,而在于人。老北青的创业中坚团队,如今花分两枝:一半流失于对手,一半衰老于岁月。正向北中、北老成长的北青,近年来人才进出口贸易呈严重顺差,大批骨干或在北青集团内被遣去主持法晚、科技等外围阵地,或转投竞争对手以谋高职,或退而修身养性、鼓捣花草美食房产。去夏虽有20新岗位5000人竞聘之盛景,但来者多为乳臭未干的名校毕业生,学历上去了,阅历下来了,读懂北京这座城市的能力空前失调。这家报纸在多个重要报道领域,如文化、体育、国际、财经等,如今囊中了无大将,才气与锐气消散,昔日左右京城舆论的大势与大气顿失。这样的团队,无论把版式设计得多么好看,把内部组合捏鼓得多么高效,都无法提供高人一筹的一线素材和一流见识。当年要闻版上牛比老记冲杀一线的劲头已被N多对手学去并超越,当年新闻图片大开大合的视觉棱角已荡涤于无形,当年文化版上竞邀京城名笔共议潮流的气魄已无,当年大仙一枝醉笔写尽体坛风华的才情不再。
北青的窘境令人扼腕,因为北青的旗帜是多么令人怀念。京城都市报市场的高端和低端都已被强者占据,北青报人因心存理想而不愿甘心为低端读者服务,因才疏识短而难以被高端读者信服。高不成、低不就的北青,若不再好好整饬一下团队,引进一些强援,拓展一下办报人的心胸与胆识,恐怕就将把未来的几年岁月,空耗在以己之手拎己之躯的游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