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事八卦天天评 之 交通台是广播的最后据点

(2005-12-18 12:12:12)
分类: 时事八卦天天评
时事八卦天天评 <wbr>之 <wbr>交通台是广播的最后据点(2005.12.18)
12年前的这天傍晚6点,秃哥向首都人民发出了第一声通过电波的问候。北京交通广播,用这之后的12年创造了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只属于交通台,不属于整个中国广播传媒界。广播的没落,有着一条无可挽回的下滑轨迹。它不会有终点,但将长久地徘徊于一个可以被现代都市人忽略的低点。当然,交通台是个例外。它的探索,用新闻传播的术语来归纳,可以叫做“小众独占下的大众传播”。它将自己的受众定位盯住与汽车相关的所谓小众,独占了北京交通管理领域的信息资源,又始终在大众传播手法上探索前行,最终赢得了广播在21世纪所能赢得的最大受众群和最高广告额,成为一个不可复制的大众传媒特例。
有人说,1997年以后汽车进入家庭的潮流,给了交通台最大的机会。这话不假。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紧紧抓住这一机会。北京交通台靠着第一任台长汪良,奠定了整个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新闻感觉;靠着第二任台长王秋,奠定了整个团队对市场、对受众、对现代传播规律的敏锐。从一开始被音乐台压制着势头,到逐渐成为中国广播界的老大,让其他电台难以轻易效仿自己的发展模式,交通台的轨迹值得全国广播界好好研究。其对“大众”与“小众”的辨证把握,更值得我等现在做报纸的,乃至做电视的、做网络的传媒人悉心揣摩。
12年前交通台的首发阵容,多半已和秃哥一样,流失于建外大街14号的楼外。秃哥的徒弟潮东、罗兵等,如今后浪灼人,令我等前辈欣慰。而能把节目嘉宾娶回家的主持人,12年交通广播历史上,仍只有一个。后辈晚生们,尚望尘莫及。
 
(看得出哪个是秃哥吗?那是1994年的夏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