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突起风雷,当惊醒梦中人,但当一次次听到同样的声音,你便会麻木地睡去。我们的球员、球迷、媒体就是这样,中国足球就是这样一次次地徘徊着、彷徨着……
这也许是一篇迟到的博文。12月10日,尽管没有“主教练”的头衔,中国足协还是专门为殷铁生在八楼的会议室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安排他与记者见面。殷铁生也借此正式发表了他的“上任宣言”。殷铁生是继沈祥福、朱广沪之后,近八年来第三位站在最前沿的本帅。可以说,这三位教练是中国本土中生代教练中的精英。尽管三人的执教各有特长,但如果仔细品味三位土帅的上任宣言、执教过程中的思路以及具体的技战术要求,会有种“似曾相识”的轮回感。
这并非刻意贬低三土帅,他们的观点与要求也并非错误。然而,我们并没有从一次次更迭中发现中国足球的新意、看到明天的太阳、听到明天的声音。

一、精神作风论
“国家队短期内不可能有质的变化,但我们要建立一支擅长打硬仗的队伍。我们首先要抓好国家队的精神面貌和作风。我之前执教过国奥队,奥运会上我们队因红黄牌太多,导致整个球队在比赛中都很困难。我们要强化球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全队团结得像一个人。”——殷铁生(2008年12月10日于北京)
“我希望,我组织的这批人要让看的人和比赛的对手在赛后有个深刻的印象。这批人首先必须是打不死的!防守上,逼抢、围抢、夹抢;进攻上,在关键区域敢送进去、敢插进去。要拼,但不仅仅光拼。还要让人家感到,你这支队伍是打不透、打不垮的。上去就像是吃了疯药一样,这样的队伍,任何对手都不会小看的。先把队风整好,我要告诉他们,与外国人比什么?比技术?免了!比战术?差了!只有比这疯狗的精神!你看他们会不会怕?”——朱广沪(2005年2月16日于上海)
“一支球队的精神不是强调出来的,而是必须具备的。国奥队就是要把(阿根廷)世青赛上的那种精神延续下去。老百姓当时认可,就是因为我们这支球队的队魂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勇猛顽强、体能充沛、团队精神和整体优势。任何时候,我们都不会放弃国奥之魂。”——沈祥福(2002年12月31日于法国里昂)
【点评】足球究竟什么?简单吗?确实非常简单,但我们谁又真正明白了?任何一个中国本土教练,接手的无论是国家队还是国奥队,甚至是国青队、国少队乃至各地方俱乐部队,上任之后的宣言中第一个要强调的就是队伍的作风、精神面貌。这错了吗?没错!但回想这么多年来,任何一支队伍的兵败,今年国足的失败、国奥队的失利、朱广沪率队创中国队在亚洲杯赛27年历史上的最差成绩、沈祥福率国奥队仅仅第二轮便早早地遭淘汰,哪一支队伍又首先不是因为作风与精神方面出了问题而引起的?而且,每一支队伍总会传出诸多不和谐的声音。三位土帅均发现了问题,但解决的效果呢?
二、足球哲学
殷铁生执教85国青队期间,提出过“12字诀”战术要求,具体是把球场分为后、中、前三个区域,要求是后场“安全第一”、中场“快速简练”、前场“即兴发挥”。
朱广沪执教国家队期间提出的战术要求“十字诀”,即“防守靠纪律、进攻靠发挥”。
沈祥福执教国青、国奥时曾提出过“三三理念”,即1/3学巴西,1/3学荷兰,1/3学意大利。具体来说就是把球场划分为三个区域,在前场对方禁区前沿,学习巴西球员的个人创造力,要敢于大胆突破和即兴发挥;在中场,学习荷兰球员整体组织、发动进攻的合理性;在后场,学习意大利球员严格的战术纪律和混凝土式的防守。
【点评】现任国际足联技术委员会委员、英国人霍奇森说:“一名现代教练需要有自己的足球哲学(football
philosophy)。”什么是“足球哲学”?按目前欧洲足联现行教材中的说法(见图一),至少包括五方面含义,即1、beliefs(信条);2、values(价值);3、attidues(态度);4、ideas(想法);5、principles(原则)。而且,一名教练员的“足球哲学观”决定着这名教练的行为,进而进一步体现在他所执教的球队中,球队的踢球风格就是教练员足球哲学观的体现。我们姑且把沈祥福的“三三理念”、殷铁生的“12字诀”以及朱广沪的“十字诀”看作是中国本土精英教练们的“足球哲学”,但无论哪一位教练的总体要求,实质又有多少差异?防守上,沈祥福的“学意大利”、朱广沪的“靠纪律”与殷铁生早期的“安全第一”有多少差异?进攻上,沈祥福的学习巴西的创造性,与殷铁生的“即兴发挥”、朱广沪的“靠发挥”本质上又有何区别?中场方面,沈祥福的学荷兰与殷铁生的“快速简练”内涵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而朱广沪的“十字诀”中没有涉及中场,因而朱家军几乎没有中场、没有组织也就不意外了。
说到底,中国本土的精英教练都是在中国足球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精英,技战术指导思想不可能脱离中国足球这个大环境,在“足球哲学”方面似曾相识甚至带队风格、技战术打法方面似曾相识也就不足为怪了,甚至可以说是根本就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足球哲学。这么多年来,中国国字号队伍教练一茬换了一茬,却很难取得突破,为什么最终的结果始终逃脱不了“失败”二字?答案似乎也就不难找到了。再更进一步,中国的本土精英教练尚且有这样的“瓶颈”,更何况其他一般的普通本土教练、甚至在青少年、在基层从教的那些教练呢?
但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本土教练该如何来突破这个“瓶颈”?这才是我们在中国足球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与思考的问题。否则,中国足球就只能一直这样沉沦下去,中国的本土教练也就很难有抬头之日,始终处于球迷、媒体的怀疑之中。
三、控球论
“从技战术上来说,还是会延续过去国家队的特点,强调控制球,要始终坚持对球的控制,只有控制住了球,我们才能控制住比赛。”——殷铁生
“控球是足球比赛的关键。这支队伍从组建开始到现在,大凡打得好看的球都是地面球,很少有高球。在中前场能够把球控制住,才能组织起一些有效的进攻。——沈祥福
“无论如何,我们始终要把球控下来,只有球控制在我们自己的脚下,我们才有机会去组织进攻与防守。否则一切都免谈。”——朱广沪
【点评】2006年的欧冠联赛上,巴塞罗那队就是靠着控球,夺取了冠军。但当时的里杰卡尔德提出的是“passion
for
possession(激情控球)”。而今年的欧洲杯赛,西班牙队靠着绝对控球最终登上冠军宝座。欧足联在技术报告中明确提出“positive
possession
play(积极控球踢法)”。也就是说,“控球”本身的概念也是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的。三位本土精英教练对于现代足球的理解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为什么中国队实战中始终体现不出“控球”这个基本要求、更多的是长球与高球?即便有时在比赛中控球比率高于对手,缘何也很少能将优势转化为胜势?要求不难,难得是如何贯彻实施。
四、防反论与定位球
“国家队会强调两个边路进攻,同时在定位球的进攻与防守上重点抓一下,因为这两个环节的进失球都比较多。再有一点就是防守,我们在奥运会的防守出了很大的问题,一是整体防守的意识不足、二是队员在比赛中某一时段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如果能在短时间解决了这些问题,我相信,队伍还是能发生些变化的。有人说我的带队是防守反击,每个人都有各自看问题的角度和标准,我不会在乎别人怎么说。无论是带亚泰、国青、青岛还是国奥,我都追求攻守平衡。当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在成绩第一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对攻吗?国字号级别的队伍,成绩肯定是最重要的,所以才会“成王败寇”。——殷铁生
“足球比赛首先不要输球,然后尽量去赢,任何比赛都这样。拳击比赛中,你可以让他不断地出拳,但你要保护好你的有效部位。一旦你抓住机会就是一记重拳打在他的要害上,比赛就结束了!我们防守可能很难看,但我们不能让他们打到有效位置。没有有效点,你让他们打好了。如果他们压得靠前,只要有漏洞,我们的机会就来了。”——朱广沪
“这支球队从中青到国奥,技战术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中青阶段是第一时期,以组队为主,技战术打法是以防守反击为主;第二阶段,调整人员,加强快速攻防转换;第三个阶段,让球员如何控制局面,加强球队的进攻得分能力。”——沈祥福
【点评】三位精英的技战术构思都很好,但实践过程中,几乎全部都是防守占据绝对第一位,“防反”是“防而不反”。球队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就是进攻缺乏有效的手段,于是,最终又全部回到同一起跑线上——定位球决胜。除了定位球是唯一有效的武器外,别无他法。而更具讽刺意思的是,强调定位球时,队伍却又偏偏死于定位球!
× × × × ×
深夜突起风雷,当惊醒梦中人,但当一次次听到同样的声音,你便会麻木地睡去。我们的球员、球迷、媒体就是这样,中国足球就是这样一次次地徘徊着、彷徨着……
2008年12月12日凌晨于北京
殷家军首训独家视频
中国足球暴殓天物
20大牛人一离中国就发飙
邵佳一无缘新国足内幕
体坛周报官网—体坛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