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术“简单化”的结果——观中叙之战有感

(2008-01-28 04:25:10)
标签:

体育

分类: 国家队

    2比1!


    福拉多和他的国家队在出征前对叙利亚队的最后一场热身赛中,终于打破了进球荒,终于用胜利缓解了压力。不管如何,用一场胜利来为出征送行总是好事。我们甚至可以用一种“阿Q精神”自慰一下,请注意一下这样一个事实:从2000年开始,过去几次大赛中,国家队的最后一场热身赛常常有着“指示性”的意义,即最后一场热身赛的结果常常预示着大赛第一场比赛的结果。


    “米家军”:在2000年亚洲杯赛前最后一场热身赛以1比1战平约旦队,随即在亚洲杯小组赛第一场2比2平韩国队;2002年世界杯赛前最后一场热身赛以0比2负葡萄牙队,随即在小组赛首仗以0比2输哥斯达黎加队。




    “汉家军”:2004年世界杯小组赛前以一球胜芬兰队,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赛首仗以一球胜科威特队;2004年亚洲杯赛前最后一场热身赛2比2平阿联酋队,亚洲杯小组赛首仗以2比2平巴林队。




    “朱家军”:去年亚洲杯赛前,“朱家军”末仗战胜了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胜利队,随即在亚洲杯小组赛首仗中以5比1大胜马来西亚队。


    尽管这多少有些“自欺欺人”的意思,但很多时候,足球比赛中总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此番击败叙利亚队之后,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国足出征前的一个好兆头。每一个中国球迷当然都希望中国队能够在与伊拉克队的比赛中奏凯。


    不过,在为这个所谓的“定律”感叹之余,我们恐怕还是要搞清楚:中国队究竟是如何拿下这场比赛?尽管在整场比赛中,身为总教练的杜伊一直都坐在福拉多的身边,但除了就比赛过程中的一些场景进行议论之后,杜伊并没有给福拉多以任何指示,福拉多还是在按照自己的思路在指挥、换人。但是,上、下半场出现截然不同的局面,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恐怕还是从4231(或曰433)回归到了442,而且中场还是菱形站位。


    本场比赛中,国足的首发阵容还是沿用了之前热身赛的习惯,中场还是安排了三名中场,采用了4231的站位方式,即李彦和肇俊哲两人在后、郑斌位置相对靠前。但国足的表现着实令人不敢恭维,相信除了门柱和门楣挡住了双方的几个必进球之外,印象最深的还是李金羽那张黄牌以及随后主裁判跑到中国队替补席边上与国足方面人士的交流……


    在熬过了难堪的45分钟之后,从下半时一开始,朱挺换下李金羽、刘健换下郑斌。中国队的场面开始出现好转。第8分钟时,王栋换下杜震宇。2分钟之后,周海滨又换下了肇俊哲。在这四次换人之后,中国队在整个场上的阵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中场,呈现出这样一个菱形的队形:李彦位置明显靠后,成为了防守型中场(即后腰);王栋按说应该司职杜震宇的左边锋的位置,但却经常活动的中路,成为攻击型中场(即前腰),刘健和周海滨两人的位置分别靠左和靠右。在比赛现场,这样的站位清晰可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王栋的位置,据事后的采访了解,他出场后是自己打破了赛前的部署,往中路更多地活动,扮演了前锋与中场之间的连接人的角色,而且还让刘健有意识地往左侧靠,以帮助他在左路防守。从福拉多上任以来,国家队的分队对抗训练中,从来就没有采用过这样的站位方式进行过训练,可在比赛中的实际效果却相当明显。而且,恰恰是王栋在中路的分球,传给了右路的朱挺,朱挺才起脚被对方后卫阻挡,才有了曲波射门进球。


    对照上半时,三名中场球员李彦、郑斌和肇俊哲在对方强大的攻势面前被压扁,成为了四名后卫身前的三名“中后卫”,与前场的杜震宇、曲波和李金羽完全被割裂开来,中国队的进攻自然只能是后卫大脚向前场吊!即便是曲波那次单刀机会,同样也是长传的结果。


    也就是说,中国队下半时“自做主张”改用菱形站位打法的实际效果,反而要比坚持“三中场”的效果更好。这从一个侧面验证了这么长时间以来国家队内部有关“三中场打法位置、职责不明确”、“不知道如何去踢”、“不知道如何去轮转”等说法是有道理的。在改用菱形中场站位之后,尽管国家队并没有在以往训练中练习过,但因为位置职责明确,相对要求比较简单,更何况球员在各自的俱乐部球队中也习惯采用这样的打法。于是,球员至少清楚在各自位置上该做什么。其实,这才是为什么最终中国队赢球的根本。


    前面说了,中国队用一场胜利为自己送行,总归是好事。但这场比赛胜利的背后,很多东西值得国足内部进行很好地总结。将战术“简单化”,这是中国队迎战伊拉克队之前最需要、也是最应该、同时更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

 

                                                         2008年1月28日凌晨于中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