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比0!这是一个赛前并没有料到的结果。这个结果不仅仅让球队上下松了一口气,也让球迷见到了久违的真正的足球。不过,这个结果其实真正的意义还是让中国足球管理者们有了一种“如释重托”的感觉,上半年两支俱乐部球队在亚冠联赛中小组双双未能出线、国家队在亚洲杯赛上小组至少出线的任务没有完成、女足作为东道主在世界杯赛上未能完成四强任务,如果这支新组建的国家队再无法取胜、特别是一场大比分的胜利,作为足球管理者恐怕无论如何是无法向“上”的交待的,至于向“下”给球迷、给百姓们给一个说法,趁早还是免了吧。
× × × ×
×
不过。面对7比0的比分,面对福家军首场比赛中表现出的追求地面配合的踢法,再扯那些令人扫兴的事情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所以姑且暂时抛掉这些不快。还是说说比赛本身吧。我想,看过这场中缅之战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这几年来,似乎还没有看到中国男足国家队踢过这样的“球”:足球是在地面上滚动的,而不是在空中飞的!在整个90分钟比赛里,国脚们相互之间连续传接球超过四五脚以上的,有些让人数不清究竟有多少次了。所以,正如福拉多赛后所说的,“有的时间段里,中国队是这么体现的,踢出了西班牙式的足球。”
我知道,相信几乎所有人都不会认为缅甸队是一支强队,而且恰恰是由于对手实力较弱,才使得中国队队员在昨晚的比赛中可以如此“放纵”自己,去尽情表演。而且,更多的人也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对手换成是韩国队、日本队、伊朗队甚至更弱一些的卡塔尔队、阿联酋队等,中国队还能够踢出这样的足球吗?此疑问当然有道理。不过,我想说的是,这场比赛其实只是告诉我们:足球就是应该在踢的,而且中国球员也是可以这么踢的!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有这样的观点,就是“中国球员的技术很糙”,尤其是中国的教练员、中国的球迷、中国的媒体、舆论界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所以,更多的时候,当听到外国教练说“中国球员技术不错”时,我们常常报之一“笑”。我觉得这其中就存在着一个理念上的差异问题。即为什么我们认为中国球员技术不行、而老外却始终认为中国球员的技术可以甚至不错?
造成这样的差异,恐怕关键还是在于我们对“技术”的这个概念理解上的差异,我们国内足球界所说的“中国球员技术差”,恐怕还是指“运用”上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教练员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的球员如何在实战中去运用!同样是一批中国球员,为什么在福拉多指点下可以踢出这样的配合?而换成中国教练却踢不出来?从福拉多上任的第一堂训练课开始,看看福拉多教队员们在训练中如何停球、如何摆脱、又如何传球、接球,从踢球时触球的部位到身体的体形位置等等,这恐怕就是差距!当运动员的时候,福拉多就是位技术出色的球员,而且平时训练中的脚法就已经显示出他的功底,这就是福拉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想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我这么说,并不是因为这一场比赛,就认为福拉多是一个出色的教练了,而是单纯从“教”的角度去说。看看我们现在的国内教练员,尤其是青少年足球的教练,在这方面显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其实也是我在很早之前的博客中所说的一点,就是中国的青少年球员其实更需要外教的原因!另一方面,福拉多现在所要求的,或者说率中国队所追求的,应该是中国足球今后的发展方向——让中国足球多一点技术含量!
× × × × ×
在这场比赛中,我觉得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镜头:一个是下半时第35分钟时李纬峰在对方门前马特拉济式的进球。一个是下半时第39分钟时李纬峰在本方禁区内倒地铲球化解缅甸队的一次绝好得分机会!我之所以说这两个镜头,是因为我觉得在这场比赛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队所需要的真正的李纬峰!
从当年霍顿时代开始,我就跟随那届国奥队采访,8年时间里与李纬峰少不了打交道。尽管这几年面对面采访的次数和机会少了,但我觉得在李纬峰的问题上,不少时候、不少情况下,我们做得有些过了。我知道,当我这么说的时候,一向对李纬峰没有好印象的人肯定会反对我这样的说法。
就像我在今年3月份李纬峰重新归队、第一场比赛之后所写的《矫枉与过正》那样,“对待任何一件事情,我们应该从历史地、全面地、客观地、辨正地来进行分析,不能过分受到情绪的左右。站在球员的角度,球员只是一个踢球的人而已,是人都会犯错误,即便是做人再失败,这样的错误恐怕还不至于威胁到国家、社会,更没有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李纬峰有李纬峰的问题,但李纬峰球场上的红牌与做人方面的失败,与我们的那些足协管理者们这些年来在中国足球水平大滑坡、大倒退上所犯的那么多的错误相比,根本就不算什么,可是,哪一次见到我们的足球管理者们站出来公开通过媒体向全国关心、热爱中国足球的球迷们认过一次“错”?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折腾我们的队员呢?
站在竞技层面,中国队需要李纬峰,但需要的是一个怎样的“李纬峰”?需要的是一个敢于在比赛中开口“叫喊”、敢于在比赛中指挥队友协防、敢于在比赛中负责任的李纬峰,是一个“拼命三郎”的李纬峰,而不是一个“闭口不说话”的李纬峰。在与缅甸队的比赛中,我们所希望见到的那个李纬峰又回来了!那个有“血性”的李纬峰回来了!
说实话,当李纬峰戴着队长袖标出场的时候,我有些不敢相信!因为这么多年来一直跟随国足采访,我很清楚“上层”对李纬峰究竟是什么态度。不过,这一次,不管是什么原因,李纬峰在福拉多“谁代表国家队出场次数最多、谁就当队长”的要求下,最终戴上了袖标,这也算是一件欣慰的事。而更令人欣慰的是,李纬峰用他的行动证明了自己无愧于队长这个称号。
我想,可能李纬峰在今后的比赛中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但我觉得我们用人是“用其所长”、“补其缩短”。李纬峰这些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相信他自己也更趋成熟。那么,对待其他球员呢?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有一颗宽容之心、包容之心,去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包括现在的中国足球!
2007年10月22日凌晨于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