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青击败日本后随感

(2006-04-27 05:54:54)
分类: 亚洲足球
(一)主力与替补

    继大连实德队主场2比0击败日本大阪钢巴队之后,87国青队在长沙又以2比0击败了日本国青队!“4.26”是值得中国球迷难得高兴的日子。不过,高兴之余,我对某些报道称国青队赢得只是“日本青年二队”或者“替补军”一说不是很感冒。似乎潜台词是:如果日本国青队派来了全部主力,国青队就难以取胜了。

    很久以来,我们总是有这样一种比较阴暗的心理:但凡国际比赛,如果赢了对手,总是习惯于先贬低对手,像这次说日本国青队有多少名主力没有来就是最典型的。可一旦我们输给了对手,我们又习惯地将自己的球队“痛骂”或者“狠贬”一番……总之,怎么说都是我们自己的球队“不是”,习惯于看不起自己。

    可实际情况是,不管日本是否真的有主力球员未到,至少这16名球员都代表着日本队,赛前奏响的是日本国歌!如同今年早些时候的亚洲杯预选赛中,当孙继海、孙祥、谢晖等主力球员因伤缺阵时,我们能说那支中国国家队不是中国队吗?我们可以要求比赛等中国队的这些伤病球员伤好了之后重赛一次吗?

    更进一步说,这次来华的日本青年队16名球员之前都曾参加过日本青年队的集训,从2005年2月份正式组建开始,他们每一次集训都会召入不同的球员。如今,哪些球员敢保证自己肯定就是绝对主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次参加中日对抗赛的87国青队就云集了全部最强阵容?像于海在美国接受手术治疗后正处于恢复时期,而于汉超在之前的中超联赛中受伤……日本队有球员缺席,同样国青队也有球员缺席,我以为没有必要过分强调或者夸大所谓主力、替补之分。
 
(二)玩与被玩

    印象之中,最近几年来,中日国字号队伍之间的较量常常是日本球员凭借出色的脚下功夫和出众的战术素养,相互之间在场上来华倒球,令中国球员狼狈不堪。因而我们每每中日之战后会说中国球员的技术是如何粗糙、日本球员的技术何等细腻。

    然观看中日之战的球迷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在这场比赛中,国青小将们也常常出现三四人、四五人之间的一脚传球,甚至还不时有漏、蹭等“玩活”。而且更令人意向不到的是,日本球员在场上居然也会出现抢不到球的情况,也被中国球员“玩”了!

    这不是这支国青队第一次在比赛中出现这样的场景。就在前不久的葡萄牙波尔图四国赛上,当时同样大部分主力缺席的国青队在比赛中也时常有这样的表现,特别是在与公认技术出色的葡萄牙青年队的比赛中,国青队在下半时前30分钟里也令葡萄牙球员防守中摸不到球!

    我以为,这并不仅仅是因为球员的基本技术有了多大的提高,而在于这些国青小将身上有一种信心,一种成年球员所缺乏的东西。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和征服对手感,所以他们才敢于在比赛中尽情表现,这恰恰是多少年来中国足球所缺少的。

    我想,通过这场比赛至少说明了一点,就是中国足球不会总是“被玩”的命,我们同样可以“玩”对手、“玩”亚洲公认技术最好的“小日本”,关键在于有没有信心去“玩”!
 
(三)由守转攻

    国青队取胜之后,高兴之余,我以为这支队伍要再往前走,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守转攻”这个环节。国青小将们在比赛中的拼抢很是凶狠与积极,而且效果也不错,因为世界上没有一支球队不怕“被抢”、“被逼”,国青队在这个环节上做得相当好,至少本场比赛如此。但问题在于“抢”下来、“逼”下来之后怎么办?

    从比赛来看,国青球员拿球之后首先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球,因而体现在场上就是要么大脚、要么长传,很快又把控球权交到了对方脚下。更有甚,则是直接回传。这个细节固然有拿球队员的问题,但其他接应球员同样存在着问题,因为接应者不会跑位、不会拉开,为拿球队员处理球创造条件。反观日本国青队,他们的战术素养高就高在由守转攻的瞬间,接应球员迅速拉开空挡,能够为拿球队员创造出多个接应点,或近或远、或长或短。

    如果国青队能够在这个细节上提高一小步,则国青队的整体进攻就将提高一大步,在今年11月份的亚青赛决赛阶段比赛中将令球迷看到另一支希望之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