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前,我接到一条私信,问我是否兴趣参加一个真人秀的节目,我当时很坚决的回绝了,因为需要我两个半月的时间。两个半月,对于一个每天都和孩子父母打交道的教育者来说,是一个太长的时间。几天之后偶然的机会朋友提到央视播过一档节目《supper
nanny》。此时,我突然想到那天的电话。是一个节目吗?我好奇的看了一集,让我惊喜的是,育儿师进入家庭之后,首先做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观察。这与我平时所提倡的观点一致,就是需要客观的观察,而非直接从父母那里获得结论。其次就是从全家人的角度解决问题,和父母探讨,最后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思路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可面对我已经拒绝了的邀请,我需要做什么呢?就在这个时候,IPCN(节目版权方)的联络人又一次给我打来电话。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开始了这十一年来第一次面试,而且极其漫长。
经历了7次的书面沟通、面谈、视频会话和解决实际问题之后,我成为了中国版的超级育儿师。而这时距我接到那封私信已经三个月了。
首先是家庭的挑战,这种挑战更多的来自信任。前期导演的积极沟通让我们进入的困难减少了很多。可任何一个陌生的家庭要面对二十几个人在自己的家里安装设备,数日在摄像机下的生活还是有很多的不适。而信任则是最难达到的,只有一天实地观察的时间就要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而这些原因都是父母意料之外的。我只有一个家庭会议的时间,通常三十分钟让他们意识到问题。只有建立在父母对待问题的认可上,我们才有可能继续后面按的辅导,才有可能带来家庭的改变。
其次是拍摄的艰难。9月5日,第一个家庭的观察日,从上午八点进入家庭到凌晨两点结束采访,整整18个小时的连续工作,强度已经完全超过我的想象,而这仅仅是开始,也是唯一一个我还能坐着观察的家庭,其余的家庭我都是站着完成一天的观察。
我对拍摄工作的无知给大家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我不知道应该怎么拍摄,应该如何与现场摄制团队配合。我的不会站位让现场出现很多因为穿帮而导致后期无法使用的镜头,我不知道自己需要和摄影师配合,会在不给提示的情况下做任何事,其实他们只需要一个2秒钟的停顿就已经足够,而我却不知道。我的这种随意给摄影师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想象一下在一个二十平米的孩子和父母共处的客厅,我的这种大幅度的动作让三个摄影师、一个收音师,一个现场导演怎么能够配合呢?所有我的这种不理解电视拍摄的技巧是所有人的障碍。我能从大家的脸上读出各种疲惫,而我则满是沮丧。这种超越了自己专业的困难带给我更多的否定。
在第一个家庭的任务结束之后,我甚至萌发了退出的念头。而让我坚持下来的是结束第二天的总结会,7、8个人围着我,导出我的视频资料,告诉我应该怎么站位,如何放松,如何与各个岗位配合。坦白说,当时大家说了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但是感受的到更多的是信任。也就是这样信任让我坚持下来。
最后的挑战就是“变化”。
时刻准备着,是这个团队所有人需要具备的态度。我们需要时刻准备着孩子的变化,时刻准备着父母情绪的波动,时刻准备着计划时间的变更。最后一个家庭就要开拍的前一天,所有人都不知道最后一个家庭在哪里。下午五点,我得到通知下一个家庭在天津,晚上九点接到通知家庭变更为杭州,晚上十二点,被告知有可能变为重庆。直到第二天上午八点,制片敲开每一个房门告诉大家我们1个小时后去机场,家庭定在杭州。而已经提前出发却被叫停在湖北境内的灯光车终于可以向杭州前进了。
希望八个家庭都是在中国具有代表价值的,他们都不是单纯的某一个家庭,而是一个群体的代表。
所以,我能理解下这样的决定有多困难. 因为央视、IPCN和节目组要面对这么多渴求帮助的家庭中去选择最适合拍摄家庭,他们要拒绝,要说服,要决策,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
“生活是最好的剧本。”这八个家庭真实的让我觉得太不真实。这样的真实需要的勇气。而八个家庭的改变需要的是他们毫无保留的坦诚。面对这么多摄像机,面对数十天几乎毫无间隔的驻家拍摄,会暴露家庭中的每一个细节,让每个人的性格、行为、心理状态无处可逃。但是也只有让我看到感受到这些真实的东西,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才能帮助他们。所以,八个家庭的真实和勇敢才是让他们最后发生改变的前提,而“爱”才是引发这一切的原因,正是因为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才让他们想改变,才能勇敢的把自己毫无保留的呈现。
这八个家庭是某一种社会现象的缩影,她反应着在中国父母对于生活的迷茫,对于教育的困惑。教育从来就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文化问题。我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从家庭成员的内心需求去发现问题,我们会发现全职妈妈、隔代家庭、海归家庭、多元文化家庭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上冲突和无奈,但是无一例外,在八个家庭中,都会发现以下共同的问题,我们缺乏对个体成长规律的了解,我们会单独的割裂孩子的问题,我们缺乏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更可怕的是,每一个家庭都不知道孩子到底内心需要什么?都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玩?
家庭教育是个人成长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其它一切教育选择都源自于家庭教育。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办法选择谁当自己的爸爸妈妈,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父母。而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学习,因为它一定充满了自我否定和质疑,但是它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过程,因为父母的改变一定会带来孩子和家庭的变化。
对于现代父母最大的挑战是我们需要用自己毫无经验的方法去教我们的孩子。在我们成为父母之前没有人来对我们进行考核是否有资格为另外一个生命,这是我们人生中最大的责任。所以,父母需要知“道”,知道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这同样也是一个过程。
在数月的工作中,身边的工作伙伴们都在谈论教育,都在回忆和反思自己的成长。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感受着每一个孩子,在他们身上探索当年那个年少的自己。
每个人都会本能的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去评价别人,这是对的,又是不对的。当我们能用自己的经历去评价别人时,请记住能引起的是情感的共鸣,能体会的是孩子的感受,但是我们绝对不能狭隘的用自己个人经历去评价孩子成长中的的得失。我们需要科学、客观和冷静的去分析和判断,同时有热情和温暖的感受着每一个孩子。更多的时候,我们拥有后者,而缺乏前者。
我把自己放入每个家庭,理解他们面临的种种压力。但是理解不是核心,我需要做的是激发他们的改变,因为成年人更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改变的首要责任。
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对于我来说,只能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去判断,对于其他人的想法苦衷,我知道,我理解。但,无法接受。
于参与这个项目的每个机构每个人来说,无一例外的承担着社会责任。
今天我仍然坚信,教育存在于生活的点滴之中,它绝对不仅仅是父母或教育者的事,而是每个人都在经历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又都在用自己的行为体现出某个阶段教育的成果。
教育就是影响的过程。接受影响和影响别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某个教育阶段的结果,也都是教育者。
总有人问我到底什么是成功的教育。在我眼中,教育是不能用成功与否来定义的,教育应是帮助每个孩子不断感受生命的美好,帮助他们逐渐释放生命的力量,并且获得幸福的能力。教育不应该是一个点、一个结果,而应该是一个过程,一个随着生命不断变化和成长的过程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大家看到电视节目凝结了整个团队数十天的心血,改变看上去在一瞬间,实际上是一个过程,一个充满了勇气和挑战的过程。
我们需要关注的发生改变的过程,而非仅仅的结果,需要关注的产生问题的原因,而非仅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对自己说,兰海,你真的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我找到了自己最喜欢做的事,而且还有能力把它做好。于我,《超级育儿师》并不是“拍摄”,而是得到机会如此近距离地走进八个不同的家庭。这是一份上天赐我的厚礼,它充满挑战和压力,也让我有机会更深入地认识生命。
Stefano、Yvonne、Terence、Bruce、David、Erik、Dalton,洪师傅、付师傅、义满、祖成、王斌、马可、安林、马可、马强、小孟、杉杉、子安,Ashley!还有每天时刻和我一起亲爱的李扬!还有很多我至今叫不出名字的后期剪辑师们!
没有你们的信任、支持和宽容,我无法走完这段充满挑战的旅程。
我向你们致敬!
因为有你们,才能让更多的家庭从这八个家庭改变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
感谢雨鸿,感谢我所有的同事们!你们一直在配合我的时间和节奏,一直容忍由于我的缺席而导致的各种变化!大家辛苦了,特别是雨鸿,每次我看见你,都会求拥抱,因为这种不用说话的拥抱能融化我所有的委屈和难过,因为你最懂我,最包容我。
感谢所有的孩子们,二十多岁的你们用各种渠道来给我加油,十多岁的你们默默关注不时给我一个表情,没到两位数的你们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还有不少吃醋的娃儿们,我仅把这些酸都当成爱了。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因为你们,我才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一次未知的旅行;感谢你们的爱,让我有远行的自由和力量,以及可以随时获得温暖的家。
最后,我想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个时代,它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开始关注教育这个话题,不管是中央视电视台、版权引进方IPCN,制作方八麟还是ICS团队,我们都聚焦于教育。
一位摄影师说,我们就像结伴而行的团队,哪个家庭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往哪里。
是的,对于这个团队来说,我们承担的使命就是帮助家庭的改变。
现在,改变才刚刚开始,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去创造的地方。
我们一起,创造未来!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