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他,就给他一个世界(4)

(2007-11-10 07:55:51)
标签:

教育杂谈

教育、原创

 

思绪又把我带到去年参与的一个实习。

因为课程的需要,我们必须完成两个实习才有资格毕业。一般情况下,很多同学选择美国、荷兰、英国的学校和大集团公司做实习。当然,也有几个德国人选择到非洲,参加当地的教育机构和联合国扶贫组织来完成。

 当时,我就在考虑,我到底应该去什么地方?到底去什么样的地方能够让这次的实习变得有意义?到底去什么样的地方能够让自己有更大的收获?我想到了农村。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真正到过农村,对于那边生活的人来说,我所得到的信息仅仅限于来自各种媒体杂志的报道。如果说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我也想知道教育能够给农村的孩子带来什么?

经过10个小时的汽车,我来到了贵州的织金县城。经过了一番周折,我找到了他们的县团委,在一片破烂的房子里,是他们的办公室。屋里昏暗,因为事先和他们电话里取得了联系,所以当我进去的时候,他们只是惊讶于我的“年龄”。

 因为他们的工作也很忙,通过电话找到了那边的老师,他们告诉我县城离村子里只有十公里,一想,也就是需要1个小时不到。我一上车,大家知道我是到寨子里教书的老师,都对我点头哈腰的问好,弄的我满脸通红。一会儿,这个破破烂烂的车里已经陆陆续续的装满了好多农民叔叔,和一些鸭和鸡,因为抽烟的人很多,本来就很拥挤的车里弥漫着乡下叶子烟的浓郁味道。贵州的山区是全国有名的,而我坐在这个严重超载的车上,根本就不敢往车窗外的路边看,因为周围都是悬崖。车子晃悠晃悠的,过了2个小时才走了几公里,我的妈呀,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到啊!!!

 终于,就在我抬头能够看到天上的第一颗星星的时候,我到了。欢迎我的,除了满天的星星以外,还有从远处传来的狗叫。这时,从前面传来一束微弱的灯光。

我强烈的意识到这个人肯定是来接我的,我赶紧上前:“你好!我是兰海。”

“你是兰海吗?我是这里的吴老师。”一个典型的男中音。

终于,有人认识我了。突然,我想到心理学上的“认可度”。别人知道你的名字对于你本身而言,就是一种承认和认可。就在那个时候,我又一次体会到名字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吴老师拿着手电,两个裤腿挽到小腿肚子上,从山坡上走了下来。一看,原来吴老师是和我差不多大的小伙子。爬了一个坡之后,他把我带到了“老师宿舍”。其实就是三间屋子,一间给5个男老师,一间给2个加上“我”三个女老师住,还有一间就是我们的厨房、餐厅和会议室和备课的地方。所有的人都对“我”---新入伙的家伙表示了欢迎。我还来不及有任何的反映,就被逼着吃下了很多东西,然后教给我一些课表,我的真正的教书生涯开始了。

 第二天清晨,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入睡香甜的我迎来了乡村的第一道冬日阳光,这在贵州这个阴雨连绵的地方是多么珍贵啊!

 我披了件外套,带着厚厚的围巾,开始了上课之前的“爬山运动”。从宿舍到学校需要爬山,时间大概为30分钟。一路上,都是从各个村子里赶来上学的孩子们,他们都用新奇的目光看着我的新到的老师,他们都咧开嘴朝我笑,很小心,很害羞的笑。当看见我在看他们的时候,一下子,就都闪开了。

 推开教室门,孩子们一下子都安静下来。脸上黑黑的他们和德国的孩子完全不一样,唯一一样的是他们看我的眼神,都是好奇。对于德国孩子来说,我是一个外国人,对于下寨的孩子来说,我是一个新鲜的,会说好几个国家语言,到过世界地图上很多国家的老师。

 看着挤在破旧不堪的教室里五六十个孩子,接受着他们期待的我突然不想教他们英语,我立刻把粉笔丢下,让所有的孩子出了教室,随手指了远处的一坐山。让我的孩子们带我去爬山!

山好高,山里的山更是!!!大概孩子们从来遇到过像我这样的疯老师!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是飞快的登上了山顶,我是最后到的。我让他们每个人坐在地上,把随身都带着的世界地图铺在土地上。

 

我大声的告诉他们我们在贵州在哪里,中国在哪里,德国在哪里。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告诉他们应该到外面去,告诉他们山的那边有什么,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直到最后,我看到了他们眼中燃起了火花,我希望能够这种火花能够燃烧起来。

 

自从那次以后,我的课开始轮流在各班进行。几乎我呆在那里的时间没有上过专业课。毕竟,我的停留是短暂的,课程上的知识他们还有机会学习,但是我希望能够给他们的带来一些能够让他们有所感悟,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想法,能够让他们在多年以后还记得在那个冬天,有个“新鲜老师”给他们讲的故事,带着他们做的活动!

村子里的日子过的丰富而单一。每天给孩子们讲述各种的新鲜的故事,尽我所有的努力把我所知道的世界传递给他们。

贵州的山是全国有名的,孩子们的家都分布在山的各个地方。每次家访光是路就要走上四五十里,但是这四五十里却给我带来了很多的东西也让我刚刚萌芽的教育理念变得更加清晰明朗。

首先带给我强烈感触的是李好,他们家在村子里算是条件比较好的家庭,而且人口相对来说也比较少,只有他和妹妹两个,并且都在上学。他们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1年前回到村子里开始务农。因为在外面呆的时间很长,他爸爸的语言和观念都非常进步。他就认为家里孩子多并不是一件好事,认为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非常好,并且家里就算是再困难,也要让孩子上学,因为他在城里看到了并且理解了只有读书只有走到外面的世界去才会有收获,才会种出更好的庄稼。

 

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一个学生。在我到后的几天,突然他就不来上课了,接着我听见孩子们在议论说他要结婚了。一个15岁的孩子要结婚了!!!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在一个煤窑找到了他。他告诉我因为他是他们家唯一的男孩,现在家里经济不景气,希望他能够早点结婚,然后早点有孩子。当时,他的妈妈就在旁边,看着他妈妈被煤灰弄得黑黑的脸,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我没有力量去说服他相信他的儿子还能有其他的选择,因为她从来没有看见过。当时的脑海里,就只有一个念头,我一定尽我的所能把这个世界带到他们的面前,让他们知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够拥有这么多的选择。

 

让我感受最深的我给他们上的最后一堂课。那是我要离开下寨的之前,我要让他们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目标,更重要的是我要告诉他们每个人的理想都是可以实现的。

 

我走进教室,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你的理想?”。

 

第一个孩子站起来:“兰老师,我要做一个农民!”。听着这个非常朴实的答案,其他的孩子都在笑,有的说:“当农民也叫理想?”。我制止了孩子们的议论。我让他们闭上眼睛,说道:“让我们来想想,现在你们都25岁了,都好高好高了,比兰海还高。王一已经长大了。我们大家都来到了王一的家,他们家好漂亮,王一的地里除了种土豆,还有好多其他的东西。谁能告诉我你们都看见了什么?”。

“我们看见了王一在傻笑。”

“我们看见王一穿着很好看的西装。”

“王一好骄傲!”。

“睁开你们的眼睛吧!”我说道:“谁说当一个农民不是一个理想?理想是不分职业的,我们会成为农民,工人等很普通的人,但是这些都是我们各自的理想。真正最棒的是干任何事都会干得最好的,最优秀的人!做优秀的自己!”

 

接着孩子们给了我很多让我非常吃惊的答案,有孩子说,工人,当老板,做警察,好多好多,还有孩子说要和兰老师一样到德国读书。听着他们的理想,我很开心,敢想,就是他们开始奋斗的第一步。

 

我在黑板的最左边写下了“你现在是。。。。。。?”。[MS3]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孩子们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人发言,教室里静悄悄的我们都能听到彼此的呼吸。终于,有个脸上还是黑黑的男孩举了手,他小声的说:“我,我现在还是一个农民。”

 

在他的带领之下,孩子们都开始发言了,但是随着说话的人多了,大家的声音又越来越小。因为随着问题的深入,他们渐渐的明白了自己目前的弱小,明白了自己所处的位置。看着孩子们埋得越来越低的头,我等着,等着时间这样流过,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才在思考,才在真正的思考。沉静了一段时间过后,我在两个标题之间用粉笔非常用劲的划了一道箭头,又用力的划了一道又一道。我大声的告诉他们:你们可以跨过去,用你们的头脑,用你们的手臂,用你们的腿,用你们的全身,用你们全部的力气,非常用力的,我们可以到达对面的!!![MS4] 

 

孩子们的眼睛挣得很大,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我的身上。我想我做到了自己想在村子里给孩子做的事情,我想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有了基本的了解,他们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对未来有了更好的憧憬和理想。

 

 

当我离开下寨的前一天,孩子们来到我的宿舍,我们都哭了,我想并不是为了分别,而是我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谢谢孩子们,你们让我坚定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你们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人生的第一步,就是首先我们要认知。

 

想到这里,我抬头看见窗外的月光已经透过我专门买的透明窗帘射到屋内。知识结构的丰富,思想方式的改变,首先要让孩子们认识到外面的世界。在孩子们接受力最强的时候,打开视野。

我要用自己一切的力量让孩子们能够认识到这个世界。孩子的眼界决定了他未来的世界啊!

 

我把门打开,常松还在一旁折腾我们的设备和陆续邮寄过来的资料。

 

“我下定决心不仅是为了这次的项目研究,还有就是我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能够认识整个世界!!!!”

 

在我如此豪言壮志的激励下,常松居然无动于衷的仍然忙着手上的活。

 

“你听到没有?你到底明白了吗?”我几乎发怒。

 

“知道了,那个是目标,我必须把这些设备搞定,你搞定你的,我搞定我的。”常松抬了一下眼皮。

 

 轻松,轻松轻松。

 

 从乱如麻多如丝的内容中清楚的理出了这条思路,感觉真是太棒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