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慕尼黑留学期间,我有一个小秘密,那就是在工作学习繁忙的时候,自己泡上一杯咖啡,坐在阳台上,看着楼下可爱的娃娃们。
我所住的学生宿舍一楼是专门面对正在就读大学的父母们开放的幼稚园,专门照顾3岁以前的孩子。
德国政府要求每一个老师最多只能照顾4个孩子,而德
一个朋友的儿子刚13个月,因为他是中德混血,所以在拿到入托名额之后还需要参加一个面试,原因是幼稚园的老师要看看这个混血的小宝宝和其他的孩子们能不能互相接受,他们之间是否有互相排斥的情况。面试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放他们在一块玩,老师和家长在一旁观察他们的融洽程度和用各种动作的交流程度。另外,对家长也有一个面试,家长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对教育的理解、目标和态度也影响着幼儿园的管理。幼稚园的老师和家长之间对于幼儿的教学管理必须达到共识。
夏天,我最大的享受就是坐在5楼的阳台上看幼儿园的阿姨给宝宝们“冲澡”。所有的宝宝们都全身裸体站在小花园里玩滑梯、堆沙子,每个人的头上都带着红色或者蓝色的太阳帽,这些鲜艳的颜色衬映着他们白色、棕色、黄色和黑色的肌肤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漂亮。几个老师就在旁边坐着聊天,手上拿着一个冲水龙头朝这些可爱的娃娃身上冲水以此来帮助他们降温。可爱的宝宝们有的迎着水跑过来有的为了躲避老师的龙头奔跑着,嘴里时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在这个繁忙的下午,他们的笑声和阳光是我最好的下午茶。
冬季的一天,我从图书馆回来,听见身后传来欢歌笑语,原来是我楼下的宝宝们坐在一个类似国内的木板车上,当然车的周围都用木板隔上。一个老师在后面推车,两个老师在左右两边守候,车上做着的十来个宝宝大声的唱着我怎么听也不明白的童谣,脸上露出灿烂甜甜的笑容。原来老师带他们学习认识红绿灯和投递信件回来了。
德国幼儿园大多进行的是认知教育。我为了弄清楚他们是怎样教这些孩子的,在
那天天气很好,三个老师带着十几个孩子来到一个十字路口。老师带来了三种颜色的色板,让孩子们站在街边对照着路灯和自己手上的眼色板。老师耐心的考察每一个孩子是否把路灯上的颜色和色板上的颜色弄清楚之后,就给每个小朋友解释绿灯行、红灯停。在德国过街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行人不用左顾右盼,因为有车的时候都是车让人,所以但凡过街的时候,我们只用朝前看就可以了。两个老师分别站在街的两边,接送着这些做实习的孩子们。这些孩子在老师的照顾下,每个人都在红灯停的时候趾高气扬的走了过去。当这个步骤结束的时候,我看看表,已经过了一个半小时了。
接着,老师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没有红绿灯只有斑马线的地方。德国交通规定,在没有交通灯的地方,必须是人先过才是车。对于孩子来说,身边有车过还是会引起他们的一点慌张,所以当他们的头儿,一个三岁的男孩等到红灯亮过街的时候,左边开来一辆小车,小男孩下意识的停了一下,想等那辆车先过。车主从车里伸出头来,给小孩做了个你先过的手势,小孩回头看看老师,趾高气扬的走了过去。虽然因为小孩们的实习很是耽误了过往车辆,我看到的确是每个开车的人都在很有耐心的让这些宝贝们慢慢通过。到了最后一个比较胆小的来自斯诺文利亚的小女孩,她怎么都不敢过,一个人看见车就只知道躲开。老师在鼓励了她之后,坚决的把她轻轻往前面一推,小女孩慢慢的一步步滑向街中央,这时左右两个方向都过了车。小女孩回头看看这
我很感动,这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不仅来自于家庭和学校,而且来自于整个社会的配合。
德
看着他们每天都在考虑吃什么,什么时候睡觉,玩什么的认真表情,我很羡慕他们。因为他们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生活,进行着自己的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