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文明失落之谜(下)
楼兰文明是如何失落的?
这是一个争论了一个世纪的疑问,至今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
归纳十几种说法,大约有三种说法比较有代表性:
自然环境变化。斯坦因是此说的最先提出者,上个世纪初他从楼兰考察回国后就发表了冰川退缩导致河流流量减少,土地沙漠化,楼兰废弃。
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丝绸之路使楼兰兴盛,也使楼兰衰落。两晋 以后,丝绸之路改走北道,中原在楼兰的屯兵垦田事业向北转移,楼兰转向衰落,最终放弃。
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的和谐。在创造高度文明的同时,也以惊人的速度制造着沙漠。青年考古学家林梅村认为这是“世界三代文明的共同悲剧”。人类
罗布泊近百年的变化从另一个侧面映证着林梅村的说法,近百年来,罗布泊因来水断绝,渐趋缩小,直至干涸。1921年,塔里木河在尉犁县改道进入孔雀河,向东注入罗布泊洼地,形成了近代罗布泊。1930年至1931年,罗布泊南北长约100公里,东西宽55公里,面积在3200平方公里,呈不规则椭圆形。此时人们还可以荡舟进入罗布泊。1942年以后,孔雀河水径流减少,罗布泊湖体收缩。1952年,尉犁县拉伊河口英曼里一带筑起一道大坝,塔里木河改流入故道 东南注入台特马湖,不再进入罗布泊。至六十年代初期,塔里木河下游修筑水库,孔雀河上先后筑起多道堤坝,将塔里木河的水截入大西海子水库。罗布泊来水断绝。后来连大西海子水库也干涸了造成沙漠化不断扩大。学者认为,罗布泊的近百年变化完全可以比照楼兰。
尽管可以有种种精确的论据论证楼兰文明的失落,但谁也无法知道楼兰人国破城毁四处逃散时的情景,谁也无法知道他们的哭号和眼泪了。
那些失去家园的楼兰人今何在?
为了解答这个深重的疑问,国家已经启动新疆三代居民研究工程,科学家们试图用DNA技术寻找古代楼兰人,或许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在那个活着的民族的血统里找到一丝楼兰人的血脉,发现楼兰文明的最终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