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峡 涪陵篇(最后)

(2005-11-16 21:47:06)
分类: 我的新闻作品三峡系列

站在历史肩膀上的城

 

我们一进涪陵就看见了它,只不过不知道它已经有600岁了。

涪陵的青石板墙多的是,因为在这样的山区,每取一块平地,都要在下坡的方向垒一堵石板的高墙。

但它的样子极为特殊,一眼就能看出它和所有的墙都不同,那是岁月的颜色。

它的很大一部份已经不在了,长江的防护大堤已经通过了它的身躯,整齐的巨大的方条石翻倒在深坑里,它们被拆了很大一部份。

它的另一部份混杂在殘桓断壁,垃圾和棚房之间,人们用它做墙搭棚子来住,用它挡风架炉子生火做饭、在它下面支桌子打麻将,它已经和人们的生活混杂在一起。

它就是涪陵的老城墙。

涪陵人说,涪陵依山而立,傍水而生,是一个不设重防的城。

在水边的城都是向水敞开胸怀的,长江和乌江是涪陵的生命之源,它怎么能向它们锁闭自己呢?

在明代以前涪陵无城,后来有城也是以竹栅为城的。后来是土城,再后来才是石头城。

三峡库区的所有城池大约都是如此,涪陵的这座明代石头城是三峡库区保存最完整的,现在它还有15000米。

一块块的方形巨石垒起有67米高,墙体上布满青苔,斑斑驳驳,水不断的从墙上流下来,墙缝里长着一些花花草草。没有水泥构缝,它的石板更象是一块一块摆上去的,彼此之间似乎没有粘合。

但是它们却牢牢地勾嵌在一起,只要看看从它躯体里生长出来的树,就可以感觉到它的坚固,可以直视岁月和时间流逝。

这是一种叫黄果树的古树,它们就长在城墙的墙体上,躯干从石缝中冒出来,根暴露在墙外面,粗大的根蚯盘着扭曲着,象瀑布一样向四面八方散去,它们生命过程中和每一个细小的细节都清楚地展示在城墙上,它的生命纹理应该就是城墙的生命纹理,虽然石头不会生长,没有生命。它们应该是600岁城墙的胡须和飘然的长发。

我们看到,在它78米的顶端,修起了更高的楼,有的楼的基础用的就是老城墙。城墙的对面,也是高耸的楼房,两高挟持,是峡谷一样幽深的街道。仅有的一线天,也被长在城墙中的黄果铺展的枝叶占据,太阳永远也不会晒到街道上来,仿佛它永远沉在时间的水底。

巴山的雨把城墙和街道搞得湿漉漉的,深深的小巷里烟雨濛濛,空无一人。很多楼都已经拆成了殘桓断壁,到处是垃圾,空气里弥漫着臭气。小巷显得很破败很老旧,仿佛它也经过了几百年的岁月。

  下午雨停了,小巷有点了生气。人们搬出了椅子,三三两两的聊着天,麻将桌子也塞在狭小的巷子里,安在城墙上的炉子开始冒出青烟,建在城墙上的小棚屋理发店有了生意,几个孩子在垃圾堆里翻拣着,一个面如菜色的疲劳的妇人抱着婴儿沿着窄窄的巷道溜达。

  涪陵设县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了。公元前280年秦灭巴国,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在此设县,名字叫

  涪陵设县的历史比中国的统一史还要长。在三峡库区它是最早也是最长的。历史在涪陵一层层地叠加,就像这建在城墙上与城墙溶为一体的高楼。这应该就是涪陵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最好的表达__涪陵是一座站在历史肩膀上的城。

  曾几何时,船行长江,远远看到一个状似大龟的城时,涪陵就到了。

    古时候人们把这座城叫龟龄城,一是它的形状象一只蹲伏的长江上的大龟,另一是涪陵的山上确实产巨龟。史书记载,涪陵山储大龟,其甲可卜,其缘可作钗,这种灵龟被贡献到商周,给天子占卜用。最近几年涪陵总有发现大龟的报道,1995年搞建设时挖出一只大龟,居然活着,每天还要吃十多斤红烧肉。

  现在在江上已经看不到龟状的城了。迎面而来的是灰暗陈旧的高楼。将来那些楼会更漂亮一些,但那只伏在长江中的龟城是不见了。其实长江三峡大坝二期蓄水的时候,江防大坝将挡住江水,大部份老城墙并不受影响,但不知为什么它们还要被拆除。

  现在的涪陵给人的感觉是太新了,处处高楼大厦,在楼群之间能找到多少和历史相关的东西?有多少可以让你发千年幽思的地方?

这座站在历史肩膀上的城,越往上长,脚下历史陈迹却在悄悄逝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丰都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