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2年关注南池子拆迁系列报道之二:北京城居词典

(2005-10-29 17:23:53)

  作者: 驻京记者张捷整理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 2002-07

http://www.southcn.com/weekend/tempdir/200207040073_2114.jpg

未拆的四合院(乔得龙绘)

http://www.southcn.com/weekend/tempdir/200207040073_2115.jpg

  被毁的南池子院落

http://www.southcn.com/weekend/tempdir/200207040073_2116.jpg

  被毁的南池子院落

  北京旧城

  50年前,北京城是世界上惟一保存完整的中世纪古城。按照《周礼。考工记》规划建设,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更以其雄浑壮美,令人震撼。建筑大师梁思成称其为“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北京明清古城共有四重城,中心是故宫,又名紫禁城,再往外是皇城,然后是内城、外城。旧城内建筑包括宫廷建筑群、寺庙建筑群、民居建筑群。

  四合院

  四合院由元代开始盛行,通常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合围成口字形,中心是种植树木花草的庭院。四合院有着体贴的建筑设计,比如大门开在东南角,因为北京城东南方向来的是暖湿风。西北方向的墙高,是为了挡住凛冽的西北风。屋面设计成曲线,雨水流下来时可以顺着曲线往边上走,不会滴下来溅在人身上,也不会损坏柱子。

  连排四合院之间的路称为“胡同”,俗语说“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没人能准确统计北京究竟有多少胡同。一种说法是:1944年至今,北京被直接称为胡同的街巷,已从3200条减少到990条。而包括四合院在内的老房子,现在约存500万平方米。

  今天北京出现了一些新四合院,一类是海内外富商在旧城内购买旧有院落整治入住,另一类是开发商规划建设高档四合院出售。

  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

  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占地10.38平方公里,占旧城总面积的17%。皇城中有14片,皇城外的内城有7片,还有4片分布在外城。其中包括传统文化街、居住区、商业街区等。保护区里共划分了15178个院落,其中现状尚好,而且保持原有风貌风貌的有5456个。

  北京的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国务院1993年批复的《1991—2010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1998年开始,北京市再次调整、明晰25片的范围,并着手编制《北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并决定投资3.3亿元用于保护工作。随后,2000年,北京市提出5年基本完成危旧房改造的计划。

  南池子

  南池子位于故宫外东南侧,皇城内。一道高墙屏蔽了长安街的车水马龙,街区在喧嚣的都市中不失幽静与安宁。

  明清时期,凡皇家所有的生活、供应和服务,都是太监掌管和内务府管理的。内务府系统所属机构,主要设在皇城,相当于皇家生活服务乃至保卫的外院,在明、清是禁区,民不得出入。明朝有二十四衙门,清朝有三院七司。皇城里面还有很多专门供应皇家的仓库、作坊,极少量的王公贵族的王府,也有一些四合院是太监、宫女的居所。

  今天的皇城基本保持完整。东西宽约2500米,南北长2750米,呈不规则的方形。现在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总面积0.34平方公里,居民4351户,南池子地区内曾有缎库、灯笼库、瓷器库、捷报司等。一些人家世居于此,比如一王姓人家祖上曾被乾隆帝赐匾“烧饼王”。

  2001年底,当时北京主管城建的副市长、现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主抓了南池子的保护规划,准备作为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试点。当时汪市长提出“以民为本”,“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争取100%回迁”的规划原则。规划将院落分为三类———保留:房屋质量好、风貌保持好的力争做到文物般保留,偶有整修也要“修旧如旧”;修缮:质量尚可、院落完整的允许居民自己修葺和翻建,但是必须依照原平面和高度“原拆原建”;改造:质量、风貌较差的院落拆除重建,可以重新调整布置院落,高度可适当增加到两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