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视摄像学习的几个问题

(2012-05-24 22:17:49)
标签:

电视摄像培训

电视节目

电视剧拍摄

新闻专题拍摄

电视栏目拍摄

教育

分类: 摄影、摄像技术

提起学摄像,这个概念挺抽象的。

目前学摄像有以下几种方式:

1、理论为主,不上手

目前国内的传媒类大学都有“摄影专业(叫影显的档次高些)”、“摄像专业”。

也有传媒类学校办的短期培训班,我们可以称之为“学院派学习方式”

这种摄像学习以理论学习为主。

教学内容包括“摄像机的结构”、“原理”、“发展历史”、“素描”。。。。。。

摄像机参数控制方面基本没有系统的学习。

授课的老师一般是职业的教师,也并不掌握实战中摄像的“标准”。

上机操作一般称为“实验课”,由“实验老师”授课。

结果就是“行业相关知识一大堆”,但拍不好一个最基本的画面。

当然,这也是目前我国大学的常规弊病,学生缺乏基本的动手能力。

摄像专业也不能免俗。。。。。

 

2、跟师傅学徒,只上手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

这是很传统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很久以前,每个行业的学习都是采用这种方式。

但这种方式有一个缺点,就是“需要的时间长”。

一个人从徒工学到自己能上手,没有三、四年时间没戏。

原因很简单,“师傅”没时间教你,他的工作是干活儿,捎带手给你说几句就不错了。

另外他也不会教你,“师傅”只是干活儿的摄像,他并不懂的如何教你。

还有一些就是不想教你。。。。。

俗语说的好“学会徒弟,饿死师傅”。

徒弟和师傅处于直接的“同业竞争”状态,徒弟成长起来对师傅并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这种模式现在已经很少了。

信息年代,有谁能等的起三、四年的时间。。。。。

 

3、自己摸

这是最常规的一种方式,买台机器自己慢慢不就会了?

这是最差的一种方式。

摄像是一个学科,综合性很强,而且每一块都有明确的控制“标准”

如果你不通,就不可能拍出好画面。

举个例子:

光圈是多简单的概念呀,你拧不就可以了。但拧到什么程度呢?

如果你控制不好,画面就曝了或者暗了,不能用。

就是控制不精确,画面都不好看。

有时候可能就是半个参数你的画面就是不行。

白平衡更简单,拿白纸一对不就行了,分分钟的事儿。。。。。

但同一台机器,你拍出来“画面发黄”,

人家拍出来,画面亮丽,就是你白调的不好。

。。。。。。

这种模式的后果就是,N年后你也无法拍出好的画面。

那就把问题怪在机器上,摄像机不好。。。。。。

换台机器,可能结果更糟。

 

4、参加系统的培训学习

从前面的模式可以看出,光学理论不上手不行。

天天上手,没有学习指导也不行。

自己看书,拿着机器摸还不行。

原因何在呢?

主要是这几种方式都缺了一个东西“实战标准”。

这个东西无论是“摄像教科书”或者是“摄像说明书”都没有提供的。

即使老师告诉你,没有实战练习的辅助也理解不了。

而参加培训班系统学习的好处就在于

老师可以教你实战的标准,你再通过练习来掌握,有问题老师再指导你。

所以可以短期掌握。

当然,前提是你得练。

如果只听老师讲,记下来,不练根本无法体会。

更别说学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