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摄像机参数(四)机身技术综合篇

标签:
150pdvc180z5c153摄像师电视摄像培训it |
分类: 摄影、摄像技术 |
摄像机的性能由“光电器材”、“镜头”、“机身技术”三个方面决定。
在标清年代,由于画幅小,可调性不高。
无论是索尼还是松下,大家拼的都是“CCD"、“镜头”硬通货了。
例如:索尼的190和松下180b的PK。
光电器材都是1/3CCD,镜头蔡司PK莱卡。。。。。
机身技术开始成为一个重要因素了。
用大家讨论比较多的索尼“Z5C"和松下“153“举个例子
松下的153用的是1/3CCD光电器件,莱卡的镜头
索尼的Z5C用的是1/3CMOS光电器件,SONY G(美能达)镜头
抛开机身方面不提
153的ccd光电器件完胜Z5C的CMOS
153的莱卡镜头完胜SONY G(美能达)镜头(注意190年代,用的可是蔡司镜头)
所以直接拍摄结果(不动PP),153要比Z5C强。
但153的机身技术就差多了,无论是高标清兼容、还是画面参数(PP)调整方面,153都要比Z5C差的多。
两种机器最终的比较是
如果PP调整的好,Z5C拍摄的画面效果可以超过153
当然调好对摄像师的技术要求很高,呵呵。
所以在153对Z5C案例,我们可以认为,松下靠真材实料来赢,而SONY靠技术来弥补材料上的差距。
那么到了130对Ax2000E,情况就改变了。
130也是1/3CMOS,而镜头也不是莱卡了。。。。。。
所以直接拍摄不会超过AX2000E
而机身技术方面,130终于可以做到高标兼容了,PP调整也多了一个选项。
但说机身技术超过SONY,那明显不太现实。。。。。
所以选择也就很明确了。
郝老师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