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每年生日都会很早醒来,回想过去的时光,有喜有悲,时而忙碌无暇时而庸人自扰。什么样的生命是真正有意义的呢?我在每个生日问自己。去年的这一天从一个朋友得到了3H原则-HAPPY,HEALTHY
AND
HELPFUL.即是做一个快乐,健康,可对别人有帮助的人。而今年的启发来自于一对认识的制片人朋友夫妇,和他们14岁的女儿.
半年前他们送14岁的女儿到色达的五明佛学院正式剃度出家了。初闻此讯觉得很是震惊,因为一年前见到他们的女儿时只是被她的沉静内敛打动,却无法想象这个柔弱的女孩身上有如此的悟性和勇气。今天在网站上看到父女二人在发表在佛子心语上的文章,觉得是今年生日最大的感动,愿与大家分享....
以下是父亲的文章 菩提树下心清凉
2004年春,我们全家依止了希阿荣博上师,如夜海航船见到光明灯塔;三年后的夏天,我们14岁的独女美朵嗡姆从北京到康巴藏地舍俗剃度,漂泊已久的心终于归家。女儿出家前后,很多师兄尤其北京师兄们随喜,给予了我们鼓励和支持。芸芸众生中,有万千僧尼居士在精进修行,弘法利生,令人钦佩。女儿发愿为度化众生,清净六根,坚定地选择出家学佛修持,更让人欣慰!我们庆幸全家终于一起——
踏上归途 2007年6月9日(藏历四月二十五日),
上师希阿荣博堪布在自己的家乡——川藏线上的扎西持林,为四名发愿出家的弟子举行了剃度仪式。在供奉着莲花生大士佛像和法王如意宝法相的邬金任运殿堂里,四名弟子在顶礼佛像和上师后,发愿为度化众生而出家修行。上师为他们剪去顶发后,在刀登活佛的加持下,四位佛子头上的烦恼丝纷纷飘落,俗衣换成了黄衣红袍,世间又多了四名僧尼,
其中就有我们的女儿美朵嗡姆。
看到刚刚披上红黄法衣的四位弟子时,上师欢喜地笑了,一些汉地师兄却悄悄流泪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慈悲的上师前几天一直示现病态,住院治疗,他为了度化弟子信众,带病赶回扎西持林,主持金刚萨埵法会,讲经说法。看见藏医在为他输液,大家心里都难以平静。但一到法会,上师就显得精力充沛,他慈祥庄严的面容,魁伟高大的身躯,洪亮浑厚的声音,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众弟子都生起了强烈的恭敬心并坚定了学佛求道的信念。
正是这种对上师的强烈恭敬心和对佛法的坚定信心,我们全家才皈依并追随上师修学佛法。而最令我们欣慰的是,从小在北京长大的女儿,发心为了利益众生,毅然舍弃首都的舒适繁华,离开重点中学的外语特长班,放下曾在市区乃至全国比赛获奖的九级水准的古筝,告别从小酷爱的动画片和琳琅满目的大超市,远离喧嚣,到条件艰苦的藏地高原舍俗出家,安置下解脱的种子,获得自在安详。
在送美朵翻山越岭去色达五明佛学院的途中,全家时而轻松欢笑交谈,时而安静捻珠诵咒。在平原长大的美朵对三、四千米的海拔很习惯,经常有高原反应的太太居然也没有一丝不适应。山中景随路移,十里四季变幻,阳光迎送冰雹,雪山辉映绿原,牦牛安卧溪边,白塔忽隐忽现,天上云舒云卷。我的心也如云如水,起伏不定,浮想联翩:华北平原——黄河沟谷——黄土高原——秦岭蜀道——天府盆地——大渡河畔——康巴雪原,我们千里送美朵入藏,有骨肉相依之情,更有踏上归途之感。一路上,我时时刻刻感到上师与我们同在,我们心中始终充满欢喜,又都异常地平静,坚信美朵通过修持无常无我,定能了悟大乐真我,成为弘法利生的优秀觉姆。
6月初离开北京前,太太说,一想到美朵将离我们远去修行,今后难得见上一面,真有些难舍和伤感;但看到美朵,
又感到一种自在和放下。是啊,正如上师给她取的法名一样,美朵嗡姆(自在花),一朵初开在雪域的小花,自在地听堪布讲法传道,自在地挑灯夜读,自在地转绕经堂坛城,自在地欣赏雪山蓝天,自在地喝奶茶、吃糌粑,自在地说着康巴藏话,自在地成为一位真正的觉姆,把一生贡献给弘法利生事业。这时,一种幸福弥漫全身,我们的美朵从去年决定出家开始,一直发着大愿:以进佛学院学习五明为人生新起点,为利益众生而求得解脱,在雪域高原学佛修行,不畏山高氧稀,不怕艰难苦寒,终生不退缩。我合掌祈祷,因为我知道一生最重要、最有意义的选择就是——
皈依上师
2004年3月的一天,太太让我去安贞大厦拜见一位非常慈悲智慧的藏族高僧,说等不及我到场,她自己已经先皈依这位师父了。我一听,既兴奋又好奇。她如此急迫地皈依的这位师父,一定法相庄严,慈悲待人,智慧非凡。能结识这样的高僧也是我的福报。以前在四川家乡经常看见身穿红袍、自在行走的喇嘛,去藏区也喜爱当地的酥油茶和糌粑,对雍和宫喇嘛们在闹市区修法充满好奇,他们一样吗?
当我赶到安贞大厦,还没有见到上师,就已经听到他的声音,很亲切。当时师兄很多,我一直等待着。终于,上师侍者土登师让我进去,太太陪着,房间里没有别人,我看到上师后,被他的庄严法相镇住了,不敢靠近。我顶礼跪拜后,上师端坐着,静静地看着我问:“听说你是成都人?成都很好啊!”“是的,但我在北京呆了18年了。”上师哈哈一笑,又问了几个问题,我都如实回答。当我说出我想依止上师学佛时,他慈悲地点点头,开始让我单独一个人随他念诵皈依仪轨,并赐予我“工布嘉措”的法名。他浓浓的康巴藏音和不标准的川味普通话,让我感到非常亲切,竟没有第一次见面的陌生感觉。我15岁失去了生身之父,南北漂泊,寻找精神归宿,终于在不惑之年有了如此慈悲智慧的法身父亲,神情恍惚中,上师让我靠近他,突然用手重重地拍打我的头顶和脸,随后把衣袖撸到肩上,摸着我的头爽朗地笑着;我痛却快乐,被上师感染着,眼眶情不自禁地湿润了。这一刻真的几世也难忘记!
在皈依上师前,我的本性仿佛既被过去所缚,又被将来所困,进退不得,留下尴尬的当下,为了这一生的得失,为了实现所谓的人生价值,在官场上忍耐,在商界中拼命。尤如晴朗的天空被云彩遮掩,看不见本色。在生活中,我常用“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来警示自己,安慰太太。有时也看一些禅宗书,打坐求静。但平常忙忙碌碌,精神生活却没有真正的依托。经常因为工作压力大而感到苦恼,我们夫妻想放松自心,又不愿在灯红酒绿中麻痹自己,全家多次回成都,到峨嵋青城去寻找短暂的清净。2003年,我们开始参加一些寺庙举办的佛事,接触和供养僧人,刻印经书,请佛书阅读,吃素并放生,还参加了一次皈依活动。这种佛缘促使我、太太和女儿,接触了大量以前没有看到的经论讲本。但仍感到没有好导师为我们树立信心,解答疑难,心无归宿。直到皈依上师,后来在不同的地方参加灌顶,获得上师殊胜密法的传承,从此才有了一个生生世世能够依止的金刚上师,为无始漂泊的心灵找到了归宿,开始踏上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佛修持之路。
夜深人静,我们一家三口根据自己爱好选读《显密宝库》和《妙法宝库》的一些经论,并购买请回有关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士、密拉日巴尊者、格萨尔王、印光法师和虚云老和尚等历代高僧大德的传记,一家人交换体会,
女儿还开始学习藏语。为了进一步助学,我又收集诸如藏族发展史、密宗文化、川藏地理、康巴藏区价值观等书籍来阅读。慢慢地,我肤浅明白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法理教言。佛教的历史表明,佛教文明净化了人心,提升了人类精神世界,对和谐、和睦、和平理念的奠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在家人,我们按照上师的教导,把世俗的工作学习尽量当成学修佛法的种种对境,即使痛苦也是快乐的修行。因为一切缘起都是上师观察弟子的示现,一切色相都是大慈大悲的上师,一切声音都是最强烈的祈祷,一切思想都是最虔诚的恭敬心。上师是什么?就是佛法僧三宝的总集,佛陀、圣人和上师都是如来的化身,是大慈悲、大智慧的显现,示现无数方便法门和慈悲法相,引导我们回归真性。上师就是佛宝、法宝、僧宝,他用有形无形的密线将如同盲人般的我辈引上渡船,奔向解脱的彼岸。所以有很多高僧大德都强调,在传承中尊敬上师更甚于佛陀,我们通过皈依、灌顶、修行发现自己与上师紧紧相连,生生世世也断不开。我们明白一些道理时,就很欢喜,对上师的信心就更坚定。如顶果钦哲仁波切所说那样,恭敬心是修行的精要。如果我们心中只有上师和虔诚的恭敬,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把它视为上师的加持。如果我们能以这种持续涌现的恭敬心修行,本身就是一种祈祷。
不知过了多久,开车的藏族司机突然说:学院到了!将我从冥想中拉回现实。啊,五明佛学院,我们终于来到这片梦牵萦回的——
雪域净土 车一进喇荣沟,
只见公路盘旋,两山相夹,木屋并立,红衣点点,太太和女儿都欣喜地向外张望。我合掌低语:宁玛巴修持圣地,康巴雪域净土,我们三位佛子来了!美朵嗡姆终于要归家了!
在学院的几天过得飞快,每天在喇嘛美妙的晨诵中醒来,在满山点点星火中睡去。告别美朵、离开喇荣沟的这天清晨,我很早起来,做完功课,叠好地板上的被褥,在借宿的喇嘛那里就着爱吃的糌粑,喝完三碗从龙泉提来的水,很香很甜。合掌谢过善良可爱的喇嘛,我在阳光照到觉姆区前,一路小跑来到金碧辉煌的坛城下。行完大礼后,我转身静立眺望,山峦如莲,草坡似毯,天蓝云淡,旌旗灿烂,我凭直觉在觉姆区密密麻麻的红色木房中,辨认出女儿居住的那间小木屋。我依稀看见屋前房后有三、四点红黄相间的影子移动,仿佛草地上山花随风摇曳。我不禁自语:美朵嗡姆,一朵自在花,一朵雪莲花,你终于如愿开在宁玛巴净土上,融入在藏地美丽的花海中。北京与藏地虽相隔重山大江,身远心近,你出家,我们在家,同承师恩,同沐佛雨,殊途同归,正如佛陀所教言的那样:“我雨法雨,充满世间,一味之法,随力修行,如彼从林,药草诸树,随其大小,渐增贸好”(《妙法莲华经》)。我心里升起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幸福安详。这时,坛城四周开始人头簇动,我收回视线,拿起念珠,珍惜分秒即逝的时间,在高原强烈的阳光下,迈开双腿专心转塔念咒,直到下午约定分别的那一刻来临。
六月的喇荣沟,几缕阳光透过云层照在一起送行的觉姆脸上,法相庄严慈祥,岔道边一阵山风吹过,红黄相间的衣裙翩然起伏,映衬着美朵新剃度的头和几位觉姆的高原红,让人肃然起敬。车发动了,美朵一如既往的安静详和,挥手告别,仿佛她结束了一段漂泊,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正送我们远行。那种神情,那种自在,令我赞叹!也许是一个起点,又是一个终点,今生为父女,下世为什么,其实分不清,也不用分清。再见了,我的女儿--梦梦!我最后一次在心里轻轻呼唤她的乳名,
为了你能清净学佛,也许我和你很难经常见面了,但我为你祝福,相信美朵会苦尽甘来,功德圆满的!
当布满沟谷的红木房子渐行渐远,两排白色佛塔和山门扑面而来时,我蓦然从余光中发现,刚才和女儿告别时一直轻松微笑的太太,开始无所顾忌地悄然泪下。毕竟母女之情难以割舍,
何况十几年里她们一直象亲姐妹一样,相依相伴无话不谈,比普通母女更为亲密。
我想起女儿出家披僧衣时,太太说过的一句话:“美朵由两个人的女儿,终于变成了大众的女儿了!多好啊!”
我知道,太太在努力保持着平静,即使是在女儿剃度的那一刻,无论是收起飘落的长发,还是细心地整理僧衣,她始终带给女儿的都是平静和微笑。或许她内心有些惆怅,有些执着,
但一定没有后悔!因为我明了她对殊胜佛法的虔诚信念,坚信她送女学佛求解脱的决心。
第二天,我们坐上由色达经马尔康返回成都的客车,崇山峻岭中,旅途如人生,时而一马平川,时而崎岖盘旋。摇晃中,一幕幕画面在我眼前闪现:女儿贴在家中自学藏语的字条——八大处转舍利塔的人影——梵呗声声的雍和宫殿堂——五台山塔院寺供灯后欢喜的一家三口——峨嵋山金顶虔诚的礼拜——古刹万年寺母女八吉祥的诵唱——康定城度母岩画的斑斓——折多雪山云雾的静穆——塔公草原牦牛的悠闲——新都桥挑水藏姑的纯朴——甘孜城内购物僧尼的自在——措阿乡上师出生塔前的清流潺潺——德格山水间藏居佛塔的天人合一——扎西持林四臂观音下顶礼的信众——色达县城藏歌哼唱中的笑脸——喇荣沟满山木屋映衬坛城的壮观……
这时,我心中浮出一句话:“扎西持林余晖照亮归途,喇荣净土山风拂去心尘,菩提树下法雨送来清凉”。这就是我们千里送美朵出家后的心声。
祈愿上师怙主长久住世弘法利生! 藉由此修行的力量和真理;
祈愿一切众生获得快乐及快乐因; 祈愿一切众生解脱痛苦及痛苦因;
祈愿一切众生永不离神圣大乐; 祈愿一切众生了无执着和嗔恨而永远安详;
祈愿一切众生相信一切众生完全平等。 以下是女儿的文章 照 亮 归 途
顶礼大恩怙主上师!
我们坐在草地上,享受着佛菩萨的恩赐。风儿温柔地吹着,顽皮的云朵互相追逐,使得天空忽明忽暗。这圣洁的地方,就连花儿都洗去了世俗的尘垢,朝露还未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点点金光。
我就像这平凡的野花,因为受到了上师慈悲光芒的照耀,而变得不同寻常……
(一)
未皈依前的我就像一个迷途中的路人,无有依靠,就连梦境都是孤独凄凉的。其中有几个梦从小到大经常出现:
1.我走在一条被迷雾笼罩的路上,除了脚下一点地方看得见,前面的路白茫茫一片,好像无有边际,而回首走过的路,也痕迹全无。我不知何去何从,没有一个人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唯一能看见的只有迷迷茫茫的浓雾……
2.太阳早已西下没有了踪影,天空变成了淡淡的青蓝色。我再次来到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这里堆放着许多造型不一的钢筋建筑,可能是个游乐场所,但如今早已破败不堪,只剩下一堆龙骨而已。在渐暗的天色衬托下,它们显得格外荒凉凄冷。“想必这里曾经是个繁华热闹的地方吧!人们欢声笑语,嬉戏玩耍。现在,这里却变成了这副模样。而那时的人们,如今可能也是聚少离多了吧!”想到这里,我的心倍感酸楚……
每当梦醒时分,我都不住地问自己:“为什么总是出现这些梦境?难道这就是我的人生吗?它到底有什么意义?”回答却总是一片静寂……
但是,自从皈依了上师三宝后,我便不再困惑。 (二) 依靠上师无形的加持,
2003年,我们全家值遇了佛法。当时十岁的我,在父母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影响下,也渐渐对佛法产生了兴趣,开始阅读一些浅显的佛教书籍。
时间的沙漏悄悄流逝,大恩上师慈悲地来到了我面前。2006年初,我终于成为了上师的弟子。记得当我在顶礼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师父看着我,欢喜地说:“这个孩子不错!”听到上师夸奖,我信心倍增,拜得更起劲儿了。
自此以后,不知为什么,每当在上师面前,我就会变得特别笨拙,不知所措。
有一次我对几个问题很疑惑,和父母讨论也没有得出答案。这时妈说:“你不如直接问问师父呢?”这的确是个好办法。拿起手机,拨号,一切都再平常不过。可是当师父接起电话,说“喂”的那一刹那,仿佛一股电流击遍了我全身各个细胞。我像个傻子似的僵在那里,形象地说,是支在那里,紧张到了极点,胸口发热却手脚冰凉。可想而知,那次通话被我弄成了什么样——几乎搞不清师父在说什么,而自己一个问题也没问,说的竟是些语无伦次的话。等挂下电话,我才回过神来。而此时心依然还在快速地跳着……
后来,如果再和师父通电话,我都要预先做好准备,从问候语到结束语一字不漏地打好草稿,
否则到时脑子又会一片空白,弄得一团糟。
皈依后,我的梦境也大有改善。有一个梦让我至今难忘:
我来到一个大楼里,它非常宽敞,长长的楼道两边有很多大开着门的房间。可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幢大楼里面竟连一丝光亮都没有,黑漆漆的一片。我不敢走进那些房间,只好壮着胆子继续摸索着找出口,可越走越觉得不对劲。恐惧和彷徨一下袭遍了全身,我迷失在黑暗之中。就在这时,我突然听到一个急促的声音冲我这边喊道:
“美度嗡姆!”
那不是师父给我起的藏文名字吗?!我猛地回过头,远远看见呼唤我的原来是位穿着红色袈裟的出家人。我的心顿时塌实了,那种安稳快乐的感觉至今我还记得。紧接着,刚才恐怖的大楼踪影全无,四周逐渐变得光明透亮起来。我就在这金色的光芒照耀下睁开了眼。
(三)
在皈依后的日子里,我每天尽量念一些咒语,但由于刚入初中,作业逐渐增多,我每天变得无有闲暇。为了让我更加优秀,无奈的父母也不再利用难得的周末带我去游泳、上公园,而是转战各种课外班。但由于受到了上师三宝的加持,
就算遇到再不如意之事,我也不怨天尤人。偶尔闲下来,我就看看书或听听班德瑞的轻音乐。
在学校,我喜欢学习各种知识,在班里的成绩也还算不错。但有一件事一直令我不解——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吗?!我想这个问题不仅是我,也是我很多同龄人的困惑吧!
如果你在上学的时候正好路过一所学校,仔细看看那些学生,你会发现,他们的书包、鞋子、衣服和手机,都是那么高级时尚。相反的是,他们当中许多人,看上去却心事重重,皱着眉头,一副不开心的样子。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他们被厚重的课本压得喘不过气来!在激烈的竞争和升学考试的压力下,再好的物质享受,也难以弥补他们内心的空虚和痛苦。而叛逆、早恋等青春期现象的到来,更是火上浇油,让家长担忧,让老师无措。
愿上师三宝加持他们早日断除无明吧! (四)
抬起手,突然看到那串和我形影不离的念珠,黄灿灿的,晶莹剔透。那是我们在扎西持林,师父亲手给我戴上的(从那时起,它就成了我的贴身宝贝)。它让我又想起了当时美好的一切...真是不可思议啊!2006年那个夏天,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而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起我心中的净土--扎西持林,它真可谓是我命运的转折地!在那里,我终于感悟到“美丽清净”的真谛!
那里的景色,真是美得不可言喻:白天,天空蓝得耀眼,一朵朵洁白蓬松的云彩在天上悠闲地散着步。山下,是一条清澈的溪流,白色的浪花拍打着灰色的岩石,
不时发出清脆的声响。回过头,一大片五彩的经幡,在山风吹拂下静静地摇曳。夜晚,仰望天空,深蓝的夜幕镶满了密密麻麻的星星,把夜空点缀得极其明亮。偶尔,一颗流星突然划过,惊醒了在草从中歇息的小虫,惹得它们不停地鸣叫起来……
不仅是景色,那里的出家人也让我印象极其深刻。他们调柔快乐、朴实坦诚,丝毫没有世俗间的你争我斗、语言上的尖酸刻薄,更不会对人怒目相视、愁眉苦脸。每天都在修习正法,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来到这里,真的就像来到了清净刹土。我忽然发现,这正是我从小就憧憬期盼的世界。如今,我终于梦想成真,亲眼看到了这梦中的净土!我实在是又惊又喜,而这里,又怎能不令我向往呢?!想想这里的修行人,再回过头看看世俗中的人。
大多数人从一出生就琐事缠身,每天都在为无义之事徒劳奔波着。而当死亡突然来临时,就算你有再多的财产、再美的身色、再高的地位、再好的家庭,都变得毫无用处,想带也带不走。此时,能够救护你的唯有善法福德。可惜,在健康的时候,这个词却连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修习了。正如《入行论》中说的一样:“魔使来执时,亲朋有何益?唯福能救护,然我未曾修。”想想真是可悲可叹!而这种生活我又怎么能重蹈覆辙呢?!
如今,我幸遇了上师和密法,就不能错过机缘,一定要尽快修行。但如果在家,就会遇到很多的障碍,看看我的长辈们就知道:工作的繁忙、家庭的束缚,让他们很少有闲暇的时间。而就算偶尔有空闲,世间的物质享受多姿多彩,想想我曾经钟爱的动画片和电脑游戏,以后肯定还会有比这更加吸引人的事情,我说不定就会跑去玩乐,而把善法抛之脑后了。
那么怎样才能好好地专心修习正法呢?一个念头突然闪现在我的脑海——
“出家”?!
我不觉地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因为这件事对我自己来说就像天方夜谭,遥不可及。虽然以前听妈提过出家非常好,也见过一些出家人,却从没和自己联系起来。“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呢?!”想着想着,我开始犹豫怯懦了。但是,我的父母却非常支持鼓励我,认为我在世俗中是个好女儿、好学生,更相信我出家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修行人。但是他们还是有些担心我是否能够适应出家的生活,想听听上师怎么说,才能决定。但这已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如今想想,真是太感谢我的父母了!要不是他们在当初给我加了把劲,我是不可能做出这个决定的。
而真正让我坚定出家信念的,是大恩上师!
那天我们来到师父的住处,正式向上师提出了出家的请求。师父听后,抬起手示意让我过来,我马上过去跪在师父面前。上师凝视了我片刻,时间就像凝固了一般。“师父会说什么呢?”我心里打着鼓。
一会儿,师父突然抬起了头,高兴地说:“很好,没有问题!这个孩子很好!”听到这样的答复,我跪在那里,心中真是说不出的惊讶和欢喜。而抬头看到妈妈,也已是满眼泪水了。从那一刻起,我便下定了决心,走上这条出家修行的道路。
(五)
从藏地回来后,我便为出家做起了准备,每天都过得既充实又快乐:做功课,学藏语,看书记笔记……长久以来被世俗桎梏的心终于得以解脱,回归到久违的清净中去!
而转眼间,距离出家的日子也越发临近了。
回想沐浴在佛法甘露妙雨的这段时光,我的收获真是不小!我明白了,原来做任何事首先想到的都应是众生的利益!因为他们无不做过我的父母,曾经也同样百般疼爱呵护过我。如今,他们被无明蒙蔽了自心,愚痴地做着害人不利己的事,恒时遭受着轮回之苦。而这时我这个作儿女的,却早把他们抛到了九霄云外,忘得一干二净。扪心自问,我整天到底在想些什么?!原来除了“我”,几乎一无所剩!!!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肯定都是自己的利益,正好和书上的道理背道而驰!而且,甚至连学佛,连出家都是为了自己的解脱!!!我真是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但也就是在此时,我非常幸运地找到了对治我执的方法——菩提心!《入行论》云:“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唯有它才能救度苦海中的有情众生!从此,依靠上师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我慢慢改变了原先的自私发心,凡事尽量为众生而发愿、回向,尽量不伤害众生的心,为众生早日获得圆满正觉果而出家修行!
愿上师三宝加持我!
我觉得“出家”这个词的含义,就是离开了这一世的小家,而回归到佛陀的大家族中来。其实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家呀!曾经,我们被无明迷惑了自心,冒然离开了家,跑出去探险,结果却吃尽苦头,迷了路。这时,若不是上师慈悲地领我回来,想必如今的我一定还在漫无目的地到处游荡,浑然不觉地向恐怖的深渊走去……哎!上师的恩德我们如何才能报偿呢?!
再次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正写到这儿时,四周忽然亮了起来。原来是刚才的一阵风把云吹走了。灿烂的阳光立刻照了进来,温暖惬意。我突然意识到,上师不正是这金色的太阳吗?!他照亮了我们心中的无明,带领着我们踏上归途!
愿上师法体安康,长久住世!!! 愿父母众生早证菩提!!! 弟子 美度嗡姆
2007. 照 亮 归 途 如需投稿或联系编辑,请发邮件至
putibenwushu@gmail.com 顶礼大恩怙主上师!
我们坐在草地上,享受着佛菩萨的恩赐。风儿温柔地吹着,顽皮的云朵互相追逐,使得天空忽明忽暗。这圣洁的地方,就连花儿都洗去了世俗的尘垢,朝露还未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点点金光。
我就像这平凡的野花,因为受到了上师慈悲光芒的照耀,而变得不同寻常……
(一)
未皈依前的我就像一个迷途中的路人,无有依靠,就连梦境都是孤独凄凉的。其中有几个梦从小到大经常出现:
1.我走在一条被迷雾笼罩的路上,除了脚下一点地方看得见,前面的路白茫茫一片,好像无有边际,而回首走过的路,也痕迹全无。我不知何去何从,没有一个人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唯一能看见的只有迷迷茫茫的浓雾……
2.太阳早已西下没有了踪影,天空变成了淡淡的青蓝色。我再次来到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这里堆放着许多造型不一的钢筋建筑,可能是个游乐场所,但如今早已破败不堪,只剩下一堆龙骨而已。在渐暗的天色衬托下,它们显得格外荒凉凄冷。“想必这里曾经是个繁华热闹的地方吧!人们欢声笑语,嬉戏玩耍。现在,这里却变成了这副模样。而那时的人们,如今可能也是聚少离多了吧!”想到这里,我的心倍感酸楚……
每当梦醒时分,我都不住地问自己:“为什么总是出现这些梦境?难道这就是我的人生吗?它到底有什么意义?”回答却总是一片静寂……
但是,自从皈依了上师三宝后,我便不再困惑。 (二) 依靠上师无形的加持,
2003年,我们全家值遇了佛法。当时十岁的我,在父母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影响下,也渐渐对佛法产生了兴趣,开始阅读一些浅显的佛教书籍。
时间的沙漏悄悄流逝,大恩上师慈悲地来到了我面前。2006年初,我终于成为了上师的弟子。记得当我在顶礼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师父看着我,欢喜地说:“这个孩子不错!”听到上师夸奖,我信心倍增,拜得更起劲儿了。
自此以后,不知为什么,每当在上师面前,我就会变得特别笨拙,不知所措。
有一次我对几个问题很疑惑,和父母讨论也没有得出答案。这时妈说:“你不如直接问问师父呢?”这的确是个好办法。拿起手机,拨号,一切都再平常不过。可是当师父接起电话,说“喂”的那一刹那,仿佛一股电流击遍了我全身各个细胞。我像个傻子似的僵在那里,形象地说,是支在那里,紧张到了极点,胸口发热却手脚冰凉。可想而知,那次通话被我弄成了什么样——几乎搞不清师父在说什么,而自己一个问题也没问,说的竟是些语无伦次的话。等挂下电话,我才回过神来。而此时心依然还在快速地跳着……
后来,如果再和师父通电话,我都要预先做好准备,从问候语到结束语一字不漏地打好草稿,
否则到时脑子又会一片空白,弄得一团糟。
皈依后,我的梦境也大有改善。有一个梦让我至今难忘:
我来到一个大楼里,它非常宽敞,长长的楼道两边有很多大开着门的房间。可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幢大楼里面竟连一丝光亮都没有,黑漆漆的一片。我不敢走进那些房间,只好壮着胆子继续摸索着找出口,可越走越觉得不对劲。恐惧和彷徨一下袭遍了全身,我迷失在黑暗之中。就在这时,我突然听到一个急促的声音冲我这边喊道:
“美度嗡姆!”
那不是师父给我起的藏文名字吗?!我猛地回过头,远远看见呼唤我的原来是位穿着红色袈裟的出家人。我的心顿时塌实了,那种安稳快乐的感觉至今我还记得。紧接着,刚才恐怖的大楼踪影全无,四周逐渐变得光明透亮起来。我就在这金色的光芒照耀下睁开了眼。
(三)
在皈依后的日子里,我每天尽量念一些咒语,但由于刚入初中,作业逐渐增多,我每天变得无有闲暇。为了让我更加优秀,无奈的父母也不再利用难得的周末带我去游泳、上公园,而是转战各种课外班。但由于受到了上师三宝的加持,
就算遇到再不如意之事,我也不怨天尤人。偶尔闲下来,我就看看书或听听班德瑞的轻音乐。
在学校,我喜欢学习各种知识,在班里的成绩也还算不错。但有一件事一直令我不解——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吗?!我想这个问题不仅是我,也是我很多同龄人的困惑吧!
如果你在上学的时候正好路过一所学校,仔细看看那些学生,你会发现,他们的书包、鞋子、衣服和手机,都是那么高级时尚。相反的是,他们当中许多人,看上去却心事重重,皱着眉头,一副不开心的样子。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他们被厚重的课本压得喘不过气来!在激烈的竞争和升学考试的压力下,再好的物质享受,也难以弥补他们内心的空虚和痛苦。而叛逆、早恋等青春期现象的到来,更是火上浇油,让家长担忧,让老师无措。
愿上师三宝加持他们早日断除无明吧! (四)
抬起手,突然看到那串和我形影不离的念珠,黄灿灿的,晶莹剔透。那是我们在扎西持林,师父亲手给我戴上的(从那时起,它就成了我的贴身宝贝)。它让我又想起了当时美好的一切...真是不可思议啊!2006年那个夏天,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而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起我心中的净土--扎西持林,它真可谓是我命运的转折地!在那里,我终于感悟到“美丽清净”的真谛!
那里的景色,真是美得不可言喻:白天,天空蓝得耀眼,一朵朵洁白蓬松的云彩在天上悠闲地散着步。山下,是一条清澈的溪流,白色的浪花拍打着灰色的岩石,
不时发出清脆的声响。回过头,一大片五彩的经幡,在山风吹拂下静静地摇曳。夜晚,仰望天空,深蓝的夜幕镶满了密密麻麻的星星,把夜空点缀得极其明亮。偶尔,一颗流星突然划过,惊醒了在草从中歇息的小虫,惹得它们不停地鸣叫起来……
不仅是景色,那里的出家人也让我印象极其深刻。他们调柔快乐、朴实坦诚,丝毫没有世俗间的你争我斗、语言上的尖酸刻薄,更不会对人怒目相视、愁眉苦脸。每天都在修习正法,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来到这里,真的就像来到了清净刹土。我忽然发现,这正是我从小就憧憬期盼的世界。如今,我终于梦想成真,亲眼看到了这梦中的净土!我实在是又惊又喜,而这里,又怎能不令我向往呢?!想想这里的修行人,再回过头看看世俗中的人。
大多数人从一出生就琐事缠身,每天都在为无义之事徒劳奔波着。而当死亡突然来临时,就算你有再多的财产、再美的身色、再高的地位、再好的家庭,都变得毫无用处,想带也带不走。此时,能够救护你的唯有善法福德。可惜,在健康的时候,这个词却连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修习了。正如《入行论》中说的一样:“魔使来执时,亲朋有何益?唯福能救护,然我未曾修。”想想真是可悲可叹!而这种生活我又怎么能重蹈覆辙呢?!
如今,我幸遇了上师和密法,就不能错过机缘,一定要尽快修行。但如果在家,就会遇到很多的障碍,看看我的长辈们就知道:工作的繁忙、家庭的束缚,让他们很少有闲暇的时间。而就算偶尔有空闲,世间的物质享受多姿多彩,想想我曾经钟爱的动画片和电脑游戏,以后肯定还会有比这更加吸引人的事情,我说不定就会跑去玩乐,而把善法抛之脑后了。
那么怎样才能好好地专心修习正法呢?一个念头突然闪现在我的脑海——
“出家”?!
我不觉地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因为这件事对我自己来说就像天方夜谭,遥不可及。虽然以前听妈提过出家非常好,也见过一些出家人,却从没和自己联系起来。“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呢?!”想着想着,我开始犹豫怯懦了。但是,我的父母却非常支持鼓励我,认为我在世俗中是个好女儿、好学生,更相信我出家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修行人。但是他们还是有些担心我是否能够适应出家的生活,想听听上师怎么说,才能决定。但这已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如今想想,真是太感谢我的父母了!要不是他们在当初给我加了把劲,我是不可能做出这个决定的。
而真正让我坚定出家信念的,是大恩上师!
那天我们来到师父的住处,正式向上师提出了出家的请求。师父听后,抬起手示意让我过来,我马上过去跪在师父面前。上师凝视了我片刻,时间就像凝固了一般。“师父会说什么呢?”我心里打着鼓。
一会儿,师父突然抬起了头,高兴地说:“很好,没有问题!这个孩子很好!”听到这样的答复,我跪在那里,心中真是说不出的惊讶和欢喜。而抬头看到妈妈,也已是满眼泪水了。从那一刻起,我便下定了决心,走上这条出家修行的道路。
(五)
从藏地回来后,我便为出家做起了准备,每天都过得既充实又快乐:做功课,学藏语,看书记笔记……长久以来被世俗桎梏的心终于得以解脱,回归到久违的清净中去!
而转眼间,距离出家的日子也越发临近了。
回想沐浴在佛法甘露妙雨的这段时光,我的收获真是不小!我明白了,原来做任何事首先想到的都应是众生的利益!因为他们无不做过我的父母,曾经也同样百般疼爱呵护过我。如今,他们被无明蒙蔽了自心,愚痴地做着害人不利己的事,恒时遭受着轮回之苦。而这时我这个作儿女的,却早把他们抛到了九霄云外,忘得一干二净。扪心自问,我整天到底在想些什么?!原来除了“我”,几乎一无所剩!!!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肯定都是自己的利益,正好和书上的道理背道而驰!而且,甚至连学佛,连出家都是为了自己的解脱!!!我真是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但也就是在此时,我非常幸运地找到了对治我执的方法——菩提心!《入行论》云:“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唯有它才能救度苦海中的有情众生!从此,依靠上师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我慢慢改变了原先的自私发心,凡事尽量为众生而发愿、回向,尽量不伤害众生的心,为众生早日获得圆满正觉果而出家修行!
愿上师三宝加持我!
我觉得“出家”这个词的含义,就是离开了这一世的小家,而回归到佛陀的大家族中来。其实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家呀!曾经,我们被无明迷惑了自心,冒然离开了家,跑出去探险,结果却吃尽苦头,迷了路。这时,若不是上师慈悲地领我回来,想必如今的我一定还在漫无目的地到处游荡,浑然不觉地向恐怖的深渊走去……哎!上师的恩德我们如何才能报偿呢?!
再次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正写到这儿时,四周忽然亮了起来。原来是刚才的一阵风把云吹走了。灿烂的阳光立刻照了进来,温暖惬意。我突然意识到,上师不正是这金色的太阳吗?!他照亮了我们心中的无明,带领着我们踏上归途!
愿上师法体安康,长久住世!!! 愿父母众生早证菩提!!! 弟子 美度嗡姆
2007.
前一篇:埃及之行第一天
后一篇:大年三十,离开《约翰.拉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