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孩子的后门处,人行道很窄
自从园方接到教委通知,不准家长进教室接孩子,园方就很坚决地执行起来,下午接孩子甚至不让家长踏进幼儿园一步,直接改为在操场上的后门及幼儿园的大门口接孩子。其实,之前,凭接送卡到各班的教室门口接孩子,从理论和原则上讲,家长并没有踏进教室一步啊!不知道教委的通知是不让家长进幼儿园,还是不让家长进教室?

大门口,下午5点不到就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

后门也来了不少家长了

小朋友们由老师带领着从教室里出来了
家长们迫不得己勉强接受后,大家纷拥地挤在两个门口,都想早点把自己的孩子接走。那位家长不心疼自己的孩子站在冷风里等待啊!
可是,偏偏门只有那么大,立足之地又那么小,门外就是公路、三叉路口,车来车往,非常危险,叫我们的家长立在何处啊?所以,不得不把接孩子的时间提前再提前,这样,至少可以早点去排队,还可以排在前面一点啊!不然,去晚了,可是连站立的地方也没有了啊!
就是这样,每天下午接孩子就成了一个体力活儿,简直和冲锋陷阵差不多。妈妈有好几次接到孩子后,抱着孩子往外面挤的时候,差点一脚踩空摔倒,因为挤出一点点立足之地台面后,公路要比台面低几寸,假如不小心,顾头不顾脚,就很有可能一脚踩空摔倒。

家长与小朋们隔着铁门而望

看见自己妈妈的小朋友开始喊妈妈了

排在后面的小朋友焦急地张望着、寻找着
特别要注意的是穿高跟鞋的年轻家长们,要小心啊,自己摔着了还没有什么,孩子摔出去可是跌在水泥地上或石阶哟!如果接孩子的是老人,那就需要更加小心慎重了,一转身,就是公路,虽然仅仅是小区里的公路,但是,小区里的车流量一点也不小啊,更何况,除了小车,还时不时蹿出几辆摩托车来。
有很多次,都想问问教委那些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的人,如果你的孩子也在幼儿园读书,你能体谅咱们这些做父母的心情吗?你也来试试,这样接一次孩子!这样的规定究竟是在为了孩子的安全作想还是在制造安全事故?
无论家长们怎样愤怒、抗议,园方都很坚决地执行着这一规定,为什么就不能依照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而执行呢?寒冷的冬季已经来临,让孩子们站在冷风里等待,家长们个个心疼啊,所以,更是人人都想早点把孩子接走,未接孩子时都争相往前挤,而接到孩子又要抱着孩子往外面挤,天啊,每天下午接孩子就这样成了一场肉摶!

队伍开始走形了

老师叫到名字的小朋友从队伍里走出来,再由家长抱离后门口

实在太挤了,为了保护小朋友,家长们个个都是抱起小朋友的
再说一件与接孩子有关的小事吧!
今天晚上妈妈洗澡时才发现,自己白天戴在脖子上的一条水晶项链不见了。仔细回忆,出门接孩子前,妈妈还在镜子前臭美了一会儿,咱虽是全职妈妈但是咱也不能不顾形象啊,所以,出门前照照镜子,理理头发,整整衣服已成习惯。妈妈记得很清楚,出门前,那条项链还在脖子上挂起的,结果,接了孩子回家后,项链就不见了。很明显,项链时接孩子时挤丢了。唉,虽然不值几个钱,但是,它挺有纪念意义的啊!

站在公路边,汽车旁,两个好朋友聊了起来

不急着回家,先吃点零食

妞妞说:我是小豹子

人小书包大
加载中,请稍候......